质疑是乱收费 "家校通"成隔阂家校关系罪魁祸首?
“家校通”又名“校讯通”、“阳光通”等,目前正被全国众多中小学广泛使用。它是为实现“学校、家庭和老师之间快捷、实时沟通”而研发的一种教育网络互动平台,集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讯和考勤信息化技术于一体。
老师叫好,家长质疑,学生反对
“家校通”为何打不通家校关系
现代化教育辅助手段,需要现代化教育理念相匹配
这学期开始,由于家长反映收费问题,长春某重点高中分校取消了使用两年的“家校通”。刚宣布这个消息时,学校出现了戏剧化的“两边倒”局面:老师们为少了一个“得力助手”长吁短叹;学生们则欢呼雀跃,高喊“解放了”。
“家校通”又名“校讯通”、“阳光通”等,目前正被全国众多中小学广泛使用。它是为实现“学校、家庭和老师之间快捷、实时沟通”而研发的一种教育网络互动平台,集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讯和考勤信息化技术于一体。
虽然“听起来很美”,但“家校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遇到“老师叫好,家长质疑,学生反对”的窘境。不少学生和家长向记者抱怨:“‘家校通’根本就没‘通’。”
只需6元钱的短信却要掏100元
家长质疑“家校通”是乱收费
一年前,金先生突然收到一条来自女儿学校的短信:“×月×日将收伙食费××元”。对此,金先生一直很纳闷,后来,他才从其他家长口中得知,原来学校使用了“家校通”。
作为“家校通”的重要功能之一,班主任可以通过这一电讯系统,将学校通知、学生表现、考试指南以及学校收费等信息,以短信形式群发到家长的手机上。
“以前和家长联系,要挨个打电话,费时费力,还要花不少电话费。使用‘家校通’后,老师们方便了不少。”长春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张老师告诉记者,“家校通”把老师们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了。
然而,多数家长对这个“家校通”并不认可。一位小学生家长直言不讳:“‘家校通’发过来的那些短信,我根本就不需要。”金先生也有同感:“多数短信缺乏实用性,‘家校通’没给我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据家长描述,他们一个学期内收到的信息主要有:放假通知,收费通知,考试成绩通知。“偶尔能收到老师对孩子近期表现的评价,但总体上缺乏孩子在校期间的个性化信息,更没有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引导。”
“我们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乖不乖、与同学相处得是否愉快,孩子身上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家长该怎么引导等等。至于那些收费、放假之类的通知,反正女儿回家也能告诉我。”金先生的话,在家长中很有代表性。
按照厂家介绍,“家校通”具有强大的“互动交流”功能——利用该系统的短信平台和网络平台,家长和校方可就“学生表现、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敞开式交流,“老师可以指导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家长可以发短信主动查询学生在校的各种记录和信息,还可以对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教育格局”。
不过,这些动听描述,在现实中都成了“空头支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老师对“家校通”并不十分了解,自然谈不上“充分发挥”其诸多功能。一位老师明确表示,用“家校通”就是冲着它群发信息的优势,至于反馈互动,她却觉得没必要,因为可以通过电话和家长交流。
据观察,目前各校使用“家校通”,主要是向家长“单向发送”学校通知。有些曾尝试过“双向互动”功能的家长告诉记者,因为老师总不及时回复,他们慢慢也不用了。
“一年花100多块钱,就收到些有关作业、收费的通知,性价比也太低了点儿。即使一学期能发60条信息,手机短信资费也只要6块钱。”一些家长甚至因此质疑学校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