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态理论"与"多世界理论"对儿童教育的
导读:不同的“世界”,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教育方法。老师即使教同一门课,面对不同的学生,也要用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启发式。这就是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叠加态理论”与“多世界理论”,是量子物理学(量子论)阵营里出现的两种理论构想。目的是用以解释微观粒子的特性。我们之所以要来议论它们,是因为这两种理论对于儿童教育极有启发价值。
先要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两种理论。
在物理学史上,关于电子是波还是粒子这个问题,经过了几个世纪反反复复的争论,以至于把如牛顿、胡克、惠更斯、托马斯-杨、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数十位大科学家尽数裹挟其中。到20世纪初,在量子论的背景下,终于形成了波粒二象性这样一个统一的认识。
所谓波粒二象性,就是说电子既是波,也是粒子。波和粒子这两种存在形式,是并存的,互补的。最后出来什么结果,要看实验的目标。例如,如果采用康普顿效应的观察方式,必定出来粒子的结果。而如果采用“双缝实验”,则必然出现波的结果。
所谓“双缝实验”,这可是物理学史上最经典的五个实验之一。1807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ThomasYoung)在他的《自然哲学讲义》里介绍了“双缝实验”,来解答电子是波还是粒的问题。实验其实很简单:在一只蜡烛前面,放两张有一定间隔的纸,前一张开一个小孔,后一张开两条狭缝。蜡烛通过第一张纸的小孔,形成了点光源,然后穿过第二张纸的双缝,投到屏幕上。这时候,屏幕上能够形成一系列明暗干涉条纹。用这样简单的办法,托马斯·杨试图证明光的本质是一种波。了解了这些背景后,我们就可以大致明白“叠加态理论”与“多世界理论”。
什么是“叠加态理论”呢?电子是波还是粒子,在采取某种确定的实验方式观察之前,可以说,它有两种并存的可能性,或者说,有两种“叠加”起来的状态,这就是“叠加态理论”。
那么,什么又是“多世界理论”呢?这要说到一个人,叫休·埃弗莱特(HughEverett)。他提出了一个很独特的观点,认为当电子穿过双缝的时候,整个世界分裂成了两个独立的世界。这样,在一个世界里,电子通过了左缝,而在另一个世界里,电子通过了右缝。但是,因为我们只是处在其中的一个世界里,所以我们只观察到电子或者过左缝,或者过右缝。而按照埃弗莱特的说法,其实左缝右缝都有电子。不仅满世界都是电子,而且满世界都是“世界”——不断分裂的独立的世界。
“叠加态理论”也好,“多世界理论”也罢,都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争论颇多。我们不想“陷”入其中,而只是在乎它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什么启发呢?
第一.对于个人而言,每个人的精神领域都是一个“叠加态”,教育的使命就是让其中最好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我们过去有“性善”、“性恶”之说,大家争来争去几千年,其实,这不就类似物理学上的“波一粒之争”吗?谁能说服谁呢?善之性、恶之性,都是作为潜在的人性并存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中的。我们又说,人都是双重人格,其实,何止双重啊,应该是多重的。多重的人格怎么存在呢?就是“叠加态”呀。若干可能性,若干潜能,都“叠加”在一个人身上。那么,在现实中个体究竟表现出什么样的人性、什么样的人格呢?这就要看教育的作用了。教育能做的,是把“叠加态”里最好的、最善良的、最精粹的潜能,集中起来,抽取出来,强化、扩大并巩固,使之变成现实的能力与品质。
用“叠加态理论”看儿童,我们很容易理解儿童成长中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反复性。儿童今天表现好一点,这当然不错;明天表现差了,也可以接受嘛。因为他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和特点,这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第二,对于集体而言,每个人的精神领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人更是一世界!用“多世界理论”看儿童,也应该是非常适宜的。
不同的“世界”,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教育方法。老师即使教同一门课,面对不同的学生,也要用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启发式。这就是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这一点,我们现行的教育应该说做得远远不够,我们还是模具制造、批量生产。批量生产的结果,就是忽视儿童的个体差异,抹杀儿童的个性特点。
来源:《学前教育》2007.0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陈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