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怕羞孩子进行心理调适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很怕羞的孩子,这些孩子不敢在人多的场合发言、讲话、朗读、表演,在大庭广众中活动时脸红心跳,碰到陌生人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只喜欢在小圈子里活动,只愿意同熟人接触,总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可是,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人际交往愈来愈广泛、频繁。显然,怕羞的孩子不容易适应社会生活,家长应当注意帮助孩子克服怕羞心理。

  怕羞又称羞怯,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逃避行为。怕羞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个人的气质特点有关外,主要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有位心理学家指出,有成绩时得不到奖励和无成绩时受到惩罚的孩子是最怕羞的,这说明教育对怕羞心理的形成有作用。另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的父母开朗、善交际,并且经常在人多的场合露面,那他们的孩子则较少怕羞,往往也愿意与人交往,这表明家庭和环境对怕羞心理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既然环境和教育是形成孩子怕羞心理的主要原因,所以,帮助孩子克服怕羞心理,也要着重从改变环境和教育方法上入手。

  1.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怕羞的孩子最大的心理问题是自信心不足,往往过分注意自己的缺点。因此,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千万不要为自己的短处,缺点而紧张,而要多想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相信自己是一个受人重视,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起来自信心,孩子就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并且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仔细分析那些怕在大庭广众前讲话,羞于同人打交道的孩子怕羞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怕的是会得到别人否定性的评价。而且,往往越怕越羞,越羞越怕,形成恶性循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受到别人的评论是正常的,每个人都要受到别人的议论,“哪个人后无人说”,不必过分看重。家长还可以向孩子指出一些新闻人物,虽然他们常常得到别人的批评和否定,可是他们照常出头露面,并不为批评影响情绪。另外,家长还应教育孩子,应当把否定性的评价作为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动力,推动自己前进。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年轻时演说曾被人轰下台去,但他并不气馁,发奋努力,终于成为演说家。

  3.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在熟人的范围内多活动、多发言,然后在熟人多、生人少的范周里练习,再发展到生人多、熟人少的场合里活动,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对羞怯的心理抵抗力。另外,家长还应当注意,每当带孩子去一个新场合活动时,事先要充分准备,有备无患。这样,孩子取得成功后就可以增强信心,提高锻炼勇气的自觉性,逐渐消除怕羞怯心理。

  4.教给孩子在感到怕羞时进行自我暗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当到了陌生场合心情紧张时,可以自己对自己说:“没事,这些人和熟人一样,都很喜欢我”,或者“这些人是向我学习来的,他们同小孩差不多,是些大孩子”等等;暗示自己镇静。把生人当作熟人,小孩怕羞的心理就能减少大半。有位心理学家认为“怕羞者当他在陌生场合讲出第一句勇敢的言语后,随之而来的将不是新的羞怯,而很可能是顺理成章的语句。”用自我暗示来突破讲话、交际开头时的阻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5.帮助孩子分析别人的活动。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同龄孩子的活动,事后同孩子一起分析那些开朗、大方、惹人喜爱的孩子的活动,向孩子指出,那些孩子的能力、水平和你差不多,他们也有失误,但他们照样使人喜欢,你如果也那样活动,同样会得到人们的喜欢,没有理由,没有必要怕羞,使孩子逐渐明白怕羞是一种没有必要、毫无意义的负担,应当及早把它抛掉。

(0)

相关推荐

  • 注意"乖孩子"的心理损伤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也许,应该再加上一句,解放儿童的心理--家长,当心" ...

  • 孩子胆怯心理怎么形成的

    儿童胆怯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 交往欲受抑制:二. 自主性发展受阻:三.自尊心受挫. 孩子胆怯心理怎么形成的 一. 交往欲受抑制 孩子出生以后,需要与别人交往,首先是父母,然后扩大到亲友 ...

  • 家长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要点

    导读: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一生.家长要掌握要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1.保持父母与孩子有效不间断的对话,保证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幽默风趣的对话.戏谑).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

  • 孩子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的更多关注

    导读:孩子的心理其实是很复杂的,当然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家长应及时发现及时帮助解决,莫让心理问题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儿童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爱和他人交往,可称之为社 ...

  • 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小学新生入学测试是否叫停?

    "小学入学测试只是当前义务教育应试教育化的一种显性表现,要想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政府可借助教育投入这个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范先佐 一个6岁的孩子尚未跨入小学门槛,在入学测试 ...

  • 我们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吗?

    对于儿童教育的目标,西方家长认为是"快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家长则认为是"成功".由此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良好的教育应建立在对受教育者心理的准确把握 ...

  • 怎样解读两三岁孩子的心理

    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不听大人使唤了,搅马桶是他们的强项,冰箱上有他们的手印,时不时要噘 ...

  • 2到3岁孩子的心理解读

    导读: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 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 ...

  • 孩子的心理世界你了解多少

    孩子有孩子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绝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儿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