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校长刘长铭:未来科学家需要少年时"纯洁教育"

  由王绶琯院士倡导成立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已走过第十个年头,我称之为纯洁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因为它没有功利目的,只为“将立志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送到通向科学事业的路口”。

  这样的教育在眼下很难得。说它难得,是因为许多活动初衷也很好,可是一旦跟升学挂起钩来,就难以绕过应赛教育、应试教育的陷阱。而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例如课外阅读、生活实践、体力劳动等,则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冷落。

  大量研究发现,人是能动、混沌的系统,会不断主动适应环境,调节自己,追求自我完善。持续对一个人施加的影响,未必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孩子的发展,不一定是刻意影响和追求的结果。

  那么多孩子学奥数,他们都成为数学家了吗?没有,绝大多数不往数学方面发展,这很正常。现在的学校、家长刻意做很多事情,不如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尊重孩子的发展意愿。科技俱乐部里的很多孩子过去从来没有搞过科学实践,完全是在活动中受到激发,打开了这扇门。

  老说给学生打开一扇门,现实却是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硬往门里推,或是专门去找已经打开门的学生去培养,那教育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十几年前高考不考生物,但北京四中的生物选修课非常火爆,那段时间四中毕业的学生考大学,23.4%选择了与生物有关的专业。这就是教育的魅力。

  王绶琯先生说,他是很反对“争光论”的。科学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事业,历史自然会记住每一代人的贡献和光荣业绩,不用刻意去追求。不然,就偏离了人类探索自然的本来愿望。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抛弃了功利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有持久的生命力。相反,一味应赛、应试,只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更遑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道德理想高尚。

  人生之路犹如马拉松比赛。学生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难题,能取得比别人高得多的分数,这表明他们在1000米、2000米甚至5000米的位置上遥遥领先,但是举目远望,在2万米、3万米和接近终点的那些梯队中,有多少是我们培养的运动员呢?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在过去和今天,我们为这些运动员提供足够的营养、过人的勇气和持久的力量了吗?作为教育者,当我们把眼光投射到2万米、3万米以外的地方,这样的教育才是纯洁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有希望。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

(0)

相关推荐

  • 刘长铭:教育需要追求高贵的品质

    导读:课堂无小事,教学关人生.这句话的寓意十分深刻.今天的教育关乎着人类的未来.越来越喜欢四中,不是因为它的高考成绩多么出众,而是因为:很多我30多岁才明白的道理,这个学校在人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去教了. ...

  • 刘长铭:不要把孩子当成你生活的全部

    不要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活伴侣更重要--也就是说,在妻子的眼中,最重要的是丈夫:在丈夫的眼中,最重要的是妻子.同时,具有教育智慧的家长一定会让孩子懂得,家里最重要的成员不是自己.我知道,这个观点可能不 ...

  • 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刘飞:让教育回归简单

    导读:垂杨柳中心小学是一所以"易知易行,和谐发展"八字箴言为管理理念的学校,如一股深邃而绵长的清泉,从源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中走来,一路撷取古典文化和现代教育的精粹,然后走过过去 ...

  • 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走自己的寻常路

    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曾说:"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对于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刘畅而言,走上这条教书育人之路无疑也是正确的.近30年来,她一直淡定地走在属于自 ...

  •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创办世界一流学校

    新时代的教育家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成长的路径在哪里?如何发挥教育家办学的示范效应?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从刘彭芝校长的成长历程中总结出了答案:教育家身上应该有时代气息,即国际视 ...

  • 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介绍

    刘 畅 校长 教育管理学硕士 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十余年,担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级重点课题负责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海淀区普教系统青年标兵.中关村地区十佳党员.在教育教学与学校管 ...

  • 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什么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品质

    在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分组论坛中小学教师组的讨论会上,中关村一小的刘畅校长发表了名为"师德建设新尝试"的演讲.演讲中提到,该校在教师中开展了"了解学生需求,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

  •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探索超常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天赋与才能存在着差异,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其智能分布总体是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超常儿童是极少数,智障儿童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正常儿童.作为世界一流学校,其生源应该也是一流的,应该探 ...

  • 草根的均衡与权贵的减负

    我上中学的时候,在学校里有句流传的俗语是:海淀看家长,西城看老师. 大意是说海淀的家长里面高知多,对孩子抓得紧,而西城既有百年老校的历史积淀,又有师大体系诸名校的驻扎,师资强悍.不过当年还是以4中.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