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体育与心理

  本文就学前儿童体育与心理发展的练习问题做了具体的论述。指出学前儿童体育中渗透了儿童的认知、思维、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并与幼儿的心理发展相辅相成。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

  学前儿童体育

  学前儿童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前儿童集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前儿童体能、提高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体育活动是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动作的练习、基本体操的练习、体育游戏、运动器械的活动等等。

  体育与心理

  体育并非仅仅是人体运动或物理运动,我国古代思想家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体育应当极端恋人的身体,也训练人的心理品质的先进思想。例如《黄帝内经素问》上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于步庭,披发缓行,以使生志。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应也,养生之道也。”也就是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进行身体锻炼,不完全为了健身,而是为了壮志,养成对人协助,不为私利而争夺,使自己的性情和春天样,这就是体育锻炼中的养生之道。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学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人的心理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练习,体育心理学应运而生。

  学前儿童体育与心理

  学前期使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儿童的身体运动队儿童的认知、情感、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幼儿的体育发展水平其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前儿童体育中的感、知觉——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的定义与意义

  运动知觉是指,“人脑对当前运动课题或自身动作在空间、时间上位移的反应。”[1]运动知觉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外界的客体如运动的物体、同伴等,一种是自身的运动。对于儿童来说,没有正确的运动知觉,就不可能准确的反映出外界运动客体、控制自身行动,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例如,一个拍皮球的孩子,如果他不能准确的知觉到皮球的运动方向、速度等特制,他就不能顺利的拍球;如果一个荡秋千的孩子不能准确的知觉自己身体运动的方向、速度,他就很可能会从秋千上摔下来。所以在体育运动中,总是包含着儿童的心理因素。

  运动知觉的形成

  运动知觉是各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产物,其中运动分析器提供的动觉信息是构成运动知觉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平衡分析器,视、听及内脏分析器等。由于儿童的生理差异,去个体运动的速度知觉存在着差异,而不同的体育活动对运动知觉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运动物体的形状、照明、运动的背景、运动的方向以及幼儿的个体状态都是形成并影响儿童运动知觉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儿童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上几个因素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适应,以促进其运动知觉的准确性发展。

  运动时空知觉

  运动时空知觉,“是人脑对当前运动客体或自身运动的大小、形状、方向等外不空间关系的反映。”[2]。运动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直接反映”[3]儿童对客观物体或本体运动的空间知觉主要是通过视、听觉以及内部感觉所组成的。对形成准确的时空知觉需要儿童对运动的方向、大小、运动的时间间隔以及运动的节奏有很好的把握。这就要求并锻炼幼儿的感觉、知觉、注意以及记忆的发展。例如,在3、4岁的孩子练习纵跳拍物的时候,不仅练习了孩子跳的基本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观察物体的高度,感觉与自己的距离,并控制自己跳跃的高度。这其实也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认知。

  学前儿童体育与思维

  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儿童的去自我中心化。我们知道儿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倾向于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认识为起点和原因。学前期尤其是幼儿期是儿童实现去自我中心的关键时期。而学前儿童体育对帮助幼儿的去自我中心画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要进行一项成功的体育活动,仅仅从儿童自身的角度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儿童集认识自身,又认识事物,并能将自己与客体项区别,从客体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来进行思维活动与体育活动。例如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年龄小的孩子常常指把自己的头藏起来,就以为别的同伴都看不到自己,但经过游戏的多次的进行,孩子就会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了。

  学前儿童体育中的情感——运动情感

  一切与幼儿体育运动相练习的情绪、情感体验都可以称之为运动情感。幼儿运动情感的特征:

  1、鲜明性、强烈性。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幼儿的生理、心理负荷量都比较大,所以其情绪体验就会表现得非常鲜明、非常强烈;

  2、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根据体育活动的内容、难度的不同,幼儿在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情绪也是多样的易变的。

  心理学中把情感的表现形式分为心境、激情与热情三种。儿童在体育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也可以归为这三种:运动心境、运动激情、运动热情。

  1、运动心境运动心境是儿童较持久的涉及到其整个运动状况的情绪状态。例如某个幼儿的基本运动素质比较好,那么该幼儿很可能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运动心境,喜欢运动,能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引起运动心境的原因主要有幼儿的身体基本素质、一段时期内的身体状况或者一次成功的体验、开心的体验或失败的伤心的体验都可能是影响幼儿该段时期内运动心境的原因。

  2、运动激情是指幼儿在运动中强烈而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引起运动激情的原因可能是有意料之外的强烈刺激所引起的。比如某个平时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在某次运动中以外的获得成功,并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慕,很可能引起该儿童的狂喜和激动。

  3、运动热情食油而对于运动肯定、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体验。

  幼儿对体育运动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他们对一切形体的、运动性的活动有着无法抑制的热情。

  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体验各类情绪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具体来说:

  1、兴趣兴趣是儿童天生的一种情绪,可以让人在没有任何生理需求的情况下运动,兴趣就是一种内在的动力。

  2、快乐当儿童运动的需要得到满足,当儿童的运动充满趣味,都会让幼儿体会到愉快的情绪。

  3、成就感对幼儿来说,每一种体育活动都可能是富有挑战性、都是有一定危险的,但只要幼儿造运动中取得成功,哪怕是一个2岁的孩子成功的爬上一段台阶,也会给幼儿带来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就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0)

相关推荐

  • 石家庄市学前儿童家园英语学习环境现状调查

    导读:在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最好由带班教师组织实施,因为带班教师不仅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在教学中便于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把幼儿英语学习的内容延伸到其他各项教学活动中,提升幼 ...

  • 浅谈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

    导读: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 纵观我国 ...

  • 皮亚杰关于学前儿童时间认知的研究及教育含义

    一.学前儿童时间认知的特点 (一)时间的次序关系和绵延关系 学前儿童必须应用次序关系和绵延关系来协调两种运动,才能理解时间概念. 实验活动:下图为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瓶Ⅰ和瓶Ⅱ.瓶Ⅰ中注满有颜色的水,每 ...

  • 兼谈大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观,提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的对话,意味着合作性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 ...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观争议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黄瑾 数学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儿童是怎样获得概念的?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对这些人们颇为关注的问题,两种来自心理学界截然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 ...

  •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解释学思考

    现代解释学把人与物.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概括为"理解"与"对话"的关系,理解过程就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就是一个艺术品本 ...

  • 山东严禁幼儿园选小学化,给学前儿童"减负"

    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严格禁止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给学前儿童"减负".通知规定:幼儿园不得搬用小学教材,不得进行奥数.珠脑心算.拼音.写字等教育内容, ...

  •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对话法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 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提出对话法,其依据之一是现代解释学美学关于"艺术作为文本是无限开放的"的观点.德 ...

  • 如何对先学前儿童进行艺术教育

    儿童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内容,他既能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感受的能力,学习对美的对象的形态描绘和表现: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孩子的审美素质,塑造良好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形成一种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