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择校家长最担心的四件事
导读:面临幼升小,很多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名校,甚至不惜花巨资买学区房或者支付高额的择校费,可是究竟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小学呢?这所学校是否适合孩子的成长呢?很多家长有些矛盾了!下面是一位想让孩子回国读小学家长的一些择校观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些启示!
现在一说择校,家长都感觉是被逼无奈。其实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理念的一致性。孩子在学龄前的6年时间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已经在孩子心里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这个时候,如果因为上小学之后与学校的理念不一致,那么“犯冲”是不可避免的,而犯冲对于孩子不好,家长和老师也会感觉不舒服。
从我个人来讲,过去这些年里面,在孩子的发展方面,我对动手能力、体能训练、性格培养以及各种活动等方面都非常重视,我希望孩子的将来是一个open的人。如果用一棵树来形容,那我希望他都够有充分的营养让他枝繁叶茂,而不是为了片面地让他长高。
因为这样的想法,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风格相近的学校。这样,孩子的心理不会有太大的冲击。有人说,应该去国际学校,这样风格最接近。但是我觉得回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接触中国文化,国际学校30%的中文教学,感觉和我的想法不大一致。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公立学校,当然是我认为的素质教育名校。
要说我根据什么选学校?我感觉最主要的还是理念。在择校的时候我最怕的就是这样几件事:
第一,害怕学校只重视成绩,把孩子变成学习机器。
我知道即使同样在一个区,不同的学校教学理念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尽管他们可能都是家长们趋之若鹜的名校。比如,有的学校作业超多,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家长是能接受的,因为它给孩子带来了好成绩。好成绩最后能为小升初增加砝码。但是,我恰恰是害怕孩子整天脑子里都是唯一答案的试卷,泯灭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的学校因为各方面原因,限制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孩子的成长,体育活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了这个,再好的升学率,我也不敢把孩子送进去。
第二,害怕老师集权,对于不同风格的孩子缺乏包容。
社会能进步,在于它的多样性。人也是一样,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人,不会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差异性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东西。如果学校的理念中只有成绩,那孩子的差异性不可能得到尊重。那就好比把孩子放错了位置,最终只能是孩子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被塑造成一个代号。国外的孩子为什么比较快乐?我感觉老师对于他们差异性的赞赏和鼓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国内也有奉行快乐教育的学校,只不过少一些,所以要去挑才行。
第三,害怕学校不重视多样性的活动,孩子找不到特长团队。
其实说到特长,我知道很多人都是在外面报班学习。很多特长的证书也都是参加外面的考级获得的。对于考级,我不排斥,但是如果特长仅仅为了考级,那就大大降低了它的价值。如果校内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小组,不管是乐队也好、剧团也好还是别的什么组织,能让孩子在校内和不同年级的孩子多多交往,对孩子的快乐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对于学校所有美好的回忆基本都是那些组织和活动。就是在高中最忙的时候,我自己也没有停止过这类活动,而且我发现,自己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恰恰就是课外活动最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