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培养习惯比学知识更重要

  新学期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不少小学生特别是刚从幼儿园升学的一年级学生感到不适应:上课迟到、昏昏欲睡、铃声响了不知道该干什么、放学文具丢了……教育专家表示,这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学习、生活习惯问题”,家长要协助老师帮孩子尽快适应,习惯比知识更重要。

  最好晚上睡早点

  开学当天,汉口百步亭一小学一年级教室门口,8:30晨会铃响后,有近十名小学生陆续赶到。班主任王老师表示,除了因为天气下雨,孩子还不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也是一个原因。她说,小学一般要求在8:30以前到校,而且要在家吃早饭,这样孩子早晨起来的时间就提前了。中午,小学的休息时间一般是2个小时,不能像幼儿园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午睡。所以孩子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很困乏,听课质量也不理想。

  对此,有专家称,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让刚入学的孩子在晚上8点半左右入睡,到高年级也不超过9点钟。

  用铃声培养时间观念

  “上小学以后,多了一种声音——铃声(现在通常以音乐代替)。有的孩子不知道铃声是干什么的,有的听到铃声还想再玩一会儿,不愿意进教室”,武珞路小学一年级雷老师表示,这是由于刚入学的孩子时间观念还不够强。

  市教科院专家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除了要教会孩子认识时钟,可以在家刻意地强调一下时间的概念,比如,2点了,该睡午觉了;5点了,该吃晚饭了;8点了,该洗澡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就会明白,到什么时间就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够拖拖拉拉,也不能够随意改动。

  让孩子独自处理自己的事

  上学以后,需要自己保管和记住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许多,许多小孩子以前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缺乏独立意识。武珞路小学一年级雷老师介绍说,常有学生橡皮擦、铅笔等掉了不愿意去捡,这样一学期下来老师那里有大量的文具没有人认领。

  市教科院专家称,有些父母对这些现象并不重视,觉得一支铅笔没有多少钱,丢了可以再买,但自己的东西自己独立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父母可以让幼儿自己收拾和摆放自己的玩具,同时让孩子独立去记住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明天的作业和要带的东西。即使孩子忘记了,家长最好也不要提醒,老师会批评他,有过几次教训后,孩子就会明白,记住老师交代的任务是自己的事情。

  参加班级劳动让小手灵巧起来

  汉口百步亭某小学一年级王老师称,从上课第一天的班级劳动情况看,大多都是家长替孩子在做。她说,孩子入学后,还是要参加一些班级劳动,如擦桌子、扫地、擦黑板等。

  市教科院专家称,孩子如很少参加班级劳动容易遭受挫折。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应该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们的小手灵巧起来。

(0)

相关推荐

  • 宝宝早教不等于早期"学知识"

    目前,随着80后渐渐为人父母,他们中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比较能够接受早期教育理念. 但大多数家长对早教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早点让孩子学知识"的层面上.对此,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 ...

  • 纠正母语比学外语更重要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纠正母语比学外语更重要.因为3岁是语言纠正的良好时期,3岁以前幼儿的大脑言语中枢还不成熟,发音不是很清楚.孩子2岁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后,第一件事就是在老师帮助下纠正他的方言说准 ...

  • 可爱可亲的幼儿教师--传递爱比传递知识更重要

    她是孩子们眼中可爱可亲的大姐姐,她是爸爸妈妈眼中负责任.耐心十足的好伙伴.她的名字叫祖继娜.祖继娜老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善于关注孩子作为个体人的思想.行为动态: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让祖老师更加深刻的 ...

  • 幼小衔接: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许多家长都很担心孩子能否顺利"过关",有的甚至在暑假期间提前为孩子恶补小学知识.其实,幼小衔接中"能力衔接"比"知识衔接" ...

  • 幼升小面试:思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2个苹果和1个梨等于11个玻璃球,其中1个梨等于3个玻璃球,那么1个苹果等于几个玻璃球? 小铭前面有3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请用7根小木棍,分别摆出2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图案 ...

  • 儿童节前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专家:培养财商很重要

    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理财要从娃娃抓起"这样的字眼已经遍布网络.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理财产品和线下活动,来吸引家长的眼球. 秉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家长们为孩子们挑选起& ...

  • 暑假兴趣班:学知识还是玩兴趣

    暑假到了,很多孩子忙着上各样的学习辅导班和兴趣班.兴趣班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能力,拓宽知识面等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一些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喜欢"跟风"报班,对孩子可能 ...

  • 6岁前亲子关系比知识更重要

    导读:健康的亲子关系比让孩子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尤其在六岁以前. 当下的社会氛围有很强的紧迫感,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生活压力很大.因此家长都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然而中国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