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所必需的好奇心

  人从出生起就有好奇心。孩子想要探索他的周围环境,这是一种天生的行为。所有的动物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需要,这些需要将打破当前的平静状态,迫使他们去满足。饥饿驱使动物去猎物或者去觅食。一般动物吃饱后就会平静。动物的活动不会无缘无故,没有一项活动不是出于本能。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本能。

  人类与动物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其中有一个决定性的差异是:人类有精神上的好奇心。这是一种引导我们去研究事物和世界的力量。这也是一种使人们超越身体需要的力量。一旦这种好奇心被唤醒,人就会产生焦虑,驱使我们采取行动。如果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我们又重新归于平静。也许我们也需要休息。当我们理解了一件事情之后,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把头往后一靠,让自己休息一下。

  触摸意味着体验

  许多父母亲对是否允许孩子动手拿他够得到的所有东西是有所保留的,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们可能会打破东西或者因此以为自己得到了拿东西的永久许可。儿童只是出于好奇。如果一个儿童要去触摸一样东西,母亲正好在场,那她会留心那个中国花瓶是否安然无恙,这时儿童很快就会离开那个东西,因为他从中没有发现任何乐趣。随后,他就会转向其他也许更令人期待的物体。

  儿童触摸物体是为了感受它,但他对此的兴趣不会保持很久,他马上就会转向其他东西。

  一个儿童寻找活动和可活动之物,因为活动能带来信息,活动能产生变化;而变化又能使人产生新的经历、新的状态。这是产生发现新事物的动力。

  用眼睛去发现

  婴儿早就开始用眼睛去搜寻那些活动的物体,无论是光和影的变化,还是随风舞动的窗帘,一切都能引起他的兴趣。所以建议在婴儿的小床上挂一些能活动的东西,这样能让婴儿的眼睛一直可以追逐某种活动的物体。如果他的视线中没有物体在活动,他会自己通过左右转动他的脑袋来制造。这样就有了光和影的游戏,或者婴儿以他们的方式来看待周围事物的更替变化,这反过来等同于一种运动。

  强烈的活动本能要求有发泄的空间。孩子的目的在于唤醒并支持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及对世界的兴趣。如果他的好奇心没有施展的空间,他会感到不愉快,这确实让人伤感。活动就是孩子了解世界的途径。

  我们称那些对周围环境表现出兴趣的儿童为头脑清晰的儿童。如果一个儿童对周围环境失去了兴趣,那我们知道:什么地方不对劲了。他毫无兴趣,无精打采。

  我们把儿童的好奇心评价为完整的积极性。这种好奇行为的减少被视为是行为障碍。事实上这些儿童的交际能力也在下降。因为一个人从出生后的那一刻起就需要相互交往,需要与周围的人交流。

  所以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娱乐,需要和成年人玩,因为在游戏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新的世界。他在自己的身上,在自己的活动中,以及在周围的环境中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些新世界。亲身经历对于婴儿来说也是全新的,这是他在母亲肚子里无法做到的。婴儿发现了他的手指、手、手臂和腿的运动和可动性,有触觉,能感受到冷和热。只要他还对这些全新的体验感兴趣,他就很高兴。

  极度的无聊

  对幼儿来说没有比感觉不到任何刺激更糟糕的事了。一个感到无聊的孩子就会用他的不安来引起别人注意。成年人总会说,这孩子真吵!但实际上孩子不是爱吵闹,而是期望获得新的经历,有新的体验。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常常会听到他们这样说:“爸爸,我现在很无聊,”“妈妈,我们现在做些事吧!”实际上这就是在简单地表达:现在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这种无聊让孩子感到烦躁,不仅能表达自己这种心情的大孩子会这样,即使婴儿也同样会如此。人们不应该忽视向他们提供游戏的机会。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时是不是也会“无聊得要死”?好奇心是充满生命力的,比如搞研究和发明,信息源的枯竭就等于死亡。

  在现实中无聊不应被看作是疲惫,虽然这常常发生。儿童在外表上有各种疲乏的表现(如两眼无神)。事实上这同时也是无聊的信号,尤其在那种极度无聊时,疲乏和空洞的眼神会让人看来毫无生气。

  儿童学会一样东西很快,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断地向他们提供新的玩具,对一件玩具他们一开始会很有兴趣,但时间长了那种新鲜感就没有了。另外仅仅向儿童提供玩具是不够的,因为很快他们就“腻烦”了。所以我们要么用其他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要么用另一些他们不熟悉的东西去唤醒他们的好奇心。一只盆,一个汤勺,一块木头,一只塑料球,一个松果,任何东西对儿童都是新鲜玩意儿,他先是整个儿地观察物体:他把那个东西摇来摇去,上下左右摆弄,自然也少不了把它塞进嘴里。

(0)

相关推荐

  •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渗透环保教育

    导读: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材料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为幼儿提供宽松环境,让他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这样不仅使孩子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还学会了利用资源. 环境对幼儿的身体 ...

  • 大班主题教案:生活中的防盗

    一.设计意图: 清晨,明明一来园就同大家介绍昨天在公共汽车上,妈妈手记被偷,以及众人帮忙抓小偷的事情.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并自发地加入讨论.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自然就产生了"生活中的防盗 ...

  • 让教育在生活中"活"起来

    无锡市江南艺术幼儿园 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看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句话不禁自己嘀咕,"学校不成了多余的吗?"随着一年又一年的工作经历的增长,一点一点工作体验 ...

  • 生活中的学习

    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教师应慎重考虑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选择,并激发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幼 ...

  • 大班安全教案:生活中的防盗

    一.设计意图: 清晨,明明一来园就同大家介绍昨天在公共汽车上,妈妈手记被偷,以及众人帮忙抓小偷的事情.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并自发地加入讨论.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自然就产生了"生活中的防盗 ...

  • 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它不是一般地看,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孩子的智力有着重要意义.观察力强的孩子往往能发现别人所 未能发现的问题.而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得 ...

  •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评课:生活中的数字

    导读:"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 结合主题我们大班本次的"跟进 ...

  • 大班其他教案:生活中的防盗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