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当孩子在公共场所故意犯错时
爸爸妈妈带着4岁的凡凡在公园玩电子射击游戏。上一次来公园,凡凡的命中率还低得可怜,10靶碰上一两靶就算不错了,但是这会儿凡凡的命中率已经达到70%,并且一直呈上扬的趋势。凡凡的小脸激动得红扑扑的,每中一靶,他都会得意地学着电视里的镜头向爸爸妈妈所在的方向举一举他那胖乎乎的小拳头,然后兴高采烈地大喊一声“Yeah!”。
随着命中率的进一步提高,凡凡的欢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远远盖过了气球爆裂的声
音。爸爸妈妈微笑着欣赏凡凡一点点的进步。他们已经数不清凡凡究竟发射了多少颗“子弹”,也记不清自己等候了多长时间。不知不觉,太阳逐渐西斜,工作人员要下班了。“凡凡,把枪还给叔叔。叔叔要回家了。”一向还算比较听话的凡凡仿佛没有听到爸爸的话,第一次有失水准地犯起了牛脾气。不管爸爸如何劝说,凡凡死死抱着枪就是不肯放手。最后,甚至倒在地上打起滚来。“我不走!我不走!我还要玩!”凡凡的尖叫夹杂着令人恐惧的哭喊,在即将关门的公园里不屈不挠地响着,引得游人纷纷驻足。一直很绅士的爸爸终于失去了耐心,一把夺下凡凡手里的枪,将他夹在腋下带出了大门。
爸爸在离公园门口稍远处一个比较僻静的位置将凡凡放了下来,然后将双手搭在凡凡的肩头控制着这个暴怒的小家伙。凡凡无法与爸爸那双有力的大手对抗,只好一边委屈地抽泣,一边梗着脖子恨恨地瞪着他面前这个一脸严肃的人。爸爸妈妈都沉默着,耐心地等着凡凡平静下来。暮色四合时分,凡凡终于哭累了,渐渐平息下来。通过与凡凡平心静气的对话,爸爸妈妈这才明白凡凡发这一通牛脾气的真正诱因。原来上周爸爸答应带凡凡到公园玩射击游戏,但是因为临时有事,取消了这项活动。于是,爸爸的不守信用使凡凡看他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戴上了有色眼镜。今天,凡凡正好趁着机会好好地发泄了一通。
找出孩子故意犯错的诱因
3-5岁的孩子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增强,他们通过倾听和交流来学到更多的东西,按说他们已经到了可以较好地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年龄。但是,只要稍微留心,像凡凡一样利用公共场所故意犯错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平时在家表现不错的孩子也会在公共场所一反常态,坚持要做一些明明知道不该做的事情,让爸爸妈妈下不了台。孩子们究竟怎么了
?
诱因一:父母食言,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孩子是天真的,他相信他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可更改的,因此一旦父母食言,孩子会满心疑虑,继而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但他们还是不懂得艺术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常常会采取无理取闹的方式来表达他对父母的不满。
诱因二:父母过分娇惯孩子或者因为顾及面子,为了避免孩子哭闹,总是在公共场所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孩子只要有一次哭闹便达到目的的体验,他就会将在公共场所哭闹作为要挟父母的有力武器,并且经常使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诱因三:孩子身体状况欠佳或者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
饥饿、疲惫、疾病,家里发生重大变故或者周围环境的转换,比如搬家、新换了幼儿园、家里新换了保姆等等,这些突然变化的情况都可能导致孩子心情紧张,从而产生对抗情绪。
诱因四:父母情绪不好,对孩子态度恶劣。
父母因为情绪不好而忽视了孩子的感情,甚至无端地责骂体罚孩子,都可能使孩子的抵触情绪升级,导致孩子在公共场所故意犯错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对策:
出行前给孩子打预防针
事先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十分重要。一般来说,4-7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一定的道理,也比较在意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出行前把不能在公共场所无理取闹的道理跟孩子讲透,对孩子可能遭遇的诱惑以及他面临那些诱惑时可能提出的要求也要尽可能考虑到,然后事先跟他商量好,给他一个心理准备。比如带孩子逛商场就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好准备给他购买的物品,并且一定要记得跟他说清楚只能购买商定的物品。经过这一番工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的可能性就有可能大大降低。
提孩子力所能及的要求
父母给孩子提要求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否则,父母提的要求根本无法实现,最终又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不仅起不到本来的作用,反而可能给孩子一种错觉,即父母提的要求是可以更改可以不遵守的,从而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父母管教原则保持一致
一旦孩子在公共场所故意犯错,父母双方的管教原则应该要保持一致。不应该一个在严厉地管教孩子时另一个却在袒护孩子。这样只会使孩子亲近一方而疏远另一方,使爸爸妈妈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出现更多的问题。孩子面对对立的父母,一方面,他可能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他也可能从父母的这种对立中发现漏洞,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使父母的管教形同虚设。
给孩子提供选择的可能
一般来说,孩子对父母强硬的态度以及那种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比较难以接受,这无疑相当于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可以仿效的反面形象,只能助长孩子的抵触情绪。要让孩子心甘情愿听从,父母可以采取选择式提问的方式,给孩子一个回旋的余地。“凡凡,一会儿公园要关门了,关了门我们就出不去了。你是愿意晚上待在黑咕隆咚的公园呢还是先回家下次再来玩?”如果凡凡的爸爸一开始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凡凡放下手中的枪,收到的效果也许要好得多。
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
如果孩子正在兴头上,想突然让他收敛情绪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在给孩子提出某项要求之前,一定要先考虑孩子当时所处的状态,提前给他提示,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这样你的要求在孩子看来就不会那么突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一些。“凡凡,再玩5分钟我们就得走了。”如果凡凡的爸爸在提出离开公园之前给他一个预警,凡凡也许就不会那么没命地折腾了。
坚持原则,不给孩子可乘之机
坚持原则是制服孩子在公共场所故意犯错的有力武器。一旦跟孩子协商好的事情,不管孩子如何吵闹,作为父母都要坚持原则,无论如何都不能更改。否则父母的管教就没有说服力,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