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件事扭转隔代教养的困境

隔代教养是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教养话题。前几日就听两位妈妈聊及这个话题。

甲抱怨:

我婆婆太溺爱孩子了,搞得我对孩子严格一点,就像是虐待孩子了一样。只要我去管孩子,婆婆就护着。难受极了。孩子似乎现在也是跟她更亲一些。

另外一个就在边上劝解:

看开点,孩子反正是你的,别跟婆婆抢了。要知道,你俩关系搞僵了,家庭氛围满是硝烟,反而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婆婆一把年纪,不可能变了,但你可以。

劝解的不无道理。在一个家庭内部,无论是父母关系紧张,还是父母与老人之家的关系紧张,这种紧张和冲突都会给家庭内部爱的流转造成阻滞,并容易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困扰,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然而,有一点似乎劝反了。我宁愿去这样陈述这个家庭中的事实:是老人在跟妈妈抢孩子,而不是妈妈在跟老人抢孩子。即使老人带孩子再有方法,但妈妈永远是孩子的最佳抚养人。把孩子和妈妈刻意分开/隔离,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尤其是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而言,就是一个严重的创伤事件。

在这个问题上,妈妈们出于直觉,对于孩子主要抚养权的坚持是正确无比的。但是如果的确遇上了顽固的老人,这位老人一定要跟妈妈养孩子的方法反着来,甚至刻意“离间”妈妈和孩子间的关系,那么直接跟老人发生冲突、甚至争吵绝不是个好方法,干脆把孩子拱手交给老人更不能行。

下面所要分享的一个故事,是我自己的一个小故事。供有隔代教养困惑的父母参考。

我家的小男孩如今4岁。孩子出生以后,公公婆婆过来帮我带孩子,虽然会有一些小分歧。不过,总体上还算和谐,我并没有因隔代教养的问题而操心太多。这一点,我要特别感谢老公的支持。他一直在自己的父母和我之间扮演润滑剂的角色。遇到冲突,一般都会站到我这一边。不过不用力过猛,不会让老人不舒服。而我也总是见好就收。

但是去年寒假我遇到了问题。孩子幼儿园的寒假即将来临,我早早把孩子交给奶奶、爷爷。他们一起回老家待了两个月。两个月后,孩子变化很大。

在此之前,他早已可以自己吃饭、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也可以自己独自入睡……我以为,只要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好,并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就足以抵挡得住两个月的分离。而且在这两个月里,我每天都会跟他通电话,并通过电话跟爷爷、奶奶沟通一些教养问题。

然而我低估了老人对孩子的溺爱程度,事情慢慢地脱离了我的掌控。老家买不到儿童用的小马桶,怕蹲久了孩子的腿会麻,于是开始给儿子“把臭臭”;因为天冷,所以开始全权替孩子穿衣服;因为老家里啥都新鲜,孩子吃饭不专心,怕吃到冷饭,于是开始喂饭;因为孩子喜欢,所以隔一天就给他买一个玩具……慢慢地,刷牙、睡觉等各种好习惯被一一打破。

当我对这些教养方式提出质疑和反对时,得到的回复是:老家环境和北京不一样,等回了北京再按以前的方式办吧。我深切体会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困境。

回京后,爷爷代替妈妈,成了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吃饭必须要爷爷喂,洗澡必须要爷爷洗,睡觉必须要爷爷陪。而且去任何地方都要爷爷陪同,如果爷爷不去,就不出门……他似乎已经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独立完成,而且在家时离开爷爷5分钟就要哭得撕心裂肺,甚至幼儿园开学了都拒绝去上。共情、转移注意力等各种方法通通无效。而爷爷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因为不忍心看到他哭。

我陷入了隔代教养的困境。我要把孩子“抢回来”。于是,我做了下面几件事:

第一件事,开一个家庭会议,说服爷爷和其他家庭成员与我的教养观念保持一致。

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孩子重新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涉及到对孩子重申规矩。给孩子立规矩最合适的人就是和他关系最好的人,因为建立了情感联结,立规矩会变得简单很多。当然,我也可以变得严厉,凭借威严让他害怕而强迫他按照规矩做事情,但却不能让他从内心里认同。这样做的后果是,规矩只能建立在表面,而孩子会离我越来越远。

现在给孩子立规矩最有效的人就是爷爷,所以我必须要爷爷的教养观念与我保持一致。还有家里的其他成员,如果有任何一个人因为溺爱而妥协,规则建立都可能进行不下去。

于是,一天晚上,在孩子睡着之后,我们坐到一起,召开家庭会议。

虽然一开始,讨论得比较热烈,意见分歧很大,好在孩子爸爸力挺下,最终我毫无争议地被选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在讨论具体育儿问题时,我也知道了,老人并不是不知道溺爱的危害,只是他们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于是,我又将可能存在的育儿问题和应对方法等详细地列了一张表,贴在墙上。这么做的好处是,给老人提供了一个细致可行的育儿参照标准。

这么认真、正式地聊育儿问题,我家还是第一次,感觉效果不错。尤其是第一责任人的确立,会让隔代教养问题变得简单很多。接下来,再碰到问题时,不会你一言我一言地讨论不休,不用担心孩子成为心机宝宝,不好管教。

第二件事,高质量陪伴,尽快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

其实,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习惯培养,而在于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在老家已经习惯了爷爷的百般呵护,习惯了依赖,可回到北京,却要严格执行各种规则,一宽一严两个不同的环境让他不适应,只有爷爷的宠爱才能让他获得安全感。而要他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我必须与他重新建立情感联结。

还有一点很重要,虽然家庭会议确定我为第一责任人,但在我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之前,我都只是隔山打牛,很被动。如果孩子撒娇、哭泣,就很有可能让爷爷心软,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而最好的办法是,我重新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直接影响他。

为了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我每天下班到家,不看手机,不看电视,全心陪伴孩子。在增进亲子感情上,亲子阅读和游戏是两个非常好的工具。所以,我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他喜欢的科普类绘本——《第一次发现》丛书,和一本情感培养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我妈妈》等。我还会和他一起摆积木,玩开火车等他喜欢的游戏。

除此之外,每到周末,我和孩子爸都会带孩子出去玩,不是去爬山,就是去郊野公园,或者博物馆。就这样,断裂的情感联结在一点点修复。虽然他睡觉还是要爷爷陪,虽然刷牙时还需要爷爷在身边,虽然出去玩的时候他还是要爷爷一起去,但是渐渐地他可以和爷爷分开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我对他的影响力也渐渐增强。

第三件事,给爷爷找件他喜欢的事情做,转变他对孩子的依赖。

当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不能独立去完成一件小事情,离开一个人还会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时,除了安全感的问题,更多的是大人的问题。孩子是敏感的,他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可以和大朋友一起玩;奶奶每天跳广场舞,和其他奶奶们一起玩;唯独爷爷一个人在家,爷爷的生活重心就是他。所以,他会认为“我和爷爷是最好的朋友,我必须时时刻刻陪伴他。”从这个角度上说,与其说孩子依赖爷爷,还不如说是爷爷依赖孩子。

所以,必须给爷爷找一件他喜欢的事情做,这样既可以让他重新找回自我,生活更加丰富,又可以减少他对孩子的依赖。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在办了一张健身卡之后,爷爷每天都积极地健身锻炼,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孩子自然看到了爷爷的变化,他知道爷爷已经找回了自己的生活,他也需要独立了。那段时间,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孩子对爷爷的依赖在减少。

就这样,一方面爷爷减少了对孩子的陪伴时间,一方面我增加了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间。一个半月后,他终于可以独自玩积木半个小时以上,我终于又可以单独带他出门玩,上幼儿园时他又能很愉快地和我说再见了。两个月后的一天,他跟我说:“今天我要和爸爸妈妈睡”“我最喜欢妈妈了”……以前那个可爱的孩子又回来了。

现在,虽然他有时候还会边吃边玩,或者贪玩不肯睡,但这些都是小问题。重要的是,通过努力,我现在又重新成为他“最好的朋友”,对于我的话,他会听。这会让以后的教养变得容易很多。

我想,阅读这篇问题的人大多数都面临隔代教养的问题。有的人可能还需要处理更复杂的婆媳关系,有的可能还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但不管怎样,隔代教养的关键问题都是建立情感联结,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和老人建立情感联结。愿我的经验能给你以启发。

(0)

相关推荐

  • 十招沟通"必杀技",隔代育儿没问题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一个人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常常因沟通而受到影响.在隔代育儿的大家庭里,沟通就更是格外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还可以让一个家更和谐.更美满. 在养育孩子这件 ...

  • 家长必须知道的33件事

    家长必须知道的33件事

  • 30件事改变你的生活

    导读:不要以为生活总是一成不变,缺乏变幻,没有什么激情,其实在一些小细节上做点变化,稍微加点改变,生活就会很不一样!30件事改变生活,30秒就足够! 1.改变你的语气.只用30秒,使用更柔和.更冷静的 ...

  • 隔代抚养易致儿童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多得.就目前看 ...

  • "隔代亲"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年轻父母因工作繁重,没有功夫去管孩子,就都交给了爷爷奶奶们,但是实际上,"隔代亲"给教育孩子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很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一是纵容孩子的欲望.邻居王女士和儿子一道上超 ...

  • 隔代喂养宝宝经验是把"双刃剑"

    现如今,年轻一代父母"只生不养"现象普遍,据上海市妇联等单位近期发布的<京沪穗家庭隔代喂养调查报告>显示,49.9%以上的家庭,幼儿的喂养和照看依赖于(外)祖父母.虽说 ...

  • 隔代育儿问题妙解

    有着不同经历和习惯的两代人生活在一起,各个方面都有差距.在育儿问题上,这种差异显得尤为突出.不过,这些问题并不致命,而且,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巧治呢! 问题一:冲奶粉的水总是太热 老人的理由:温水冲不开奶 ...

  • 教育孩子,只要做好三件事

    不要拿你的孩子跟更优秀的孩子比,你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是不能比的,美国有两个孩子,都12岁在同一个班级,一个是比利,一个约翰,比利是第一名,约翰是第35名(全班就35人),而这个孩子的爸爸都在同一个单位工 ...

  • 新妈妈应知产后抑郁5件事

    第一件事:产后抑郁症能够而且经常发生,许多有关孕妇和分娩教育的书都忽略了产后心理失调,他们只用很少的篇幅来描述这种综合征,10%至15%的新妈妈可能面临这种疾病,有的研究认为它的发病率可能高达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