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热疖头",别用手挤
热疖头是毛囊及所属皮脂腺和周围皮下组织急性发炎引起的一种化脓性疾病。夏天天气炎热,细菌繁殖旺盛,最容易发病。热疖头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背部、臀部及会阴等处。病菌局限于浅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痛。如皮肤不干净,没有及时清洗,尤其是没有用流动的水清洗,使用了不干净的毛巾擦洗等,就很容易出现毛囊发炎,进而发炎形成热疖头。当宝宝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贫血时也容易生热疖头。
切忌用手挤热疖头
脓液是细菌和体内白血球决战的结果,这时没有死亡的细菌正被白血球等“卫士”团团包围,正苦于不能突围,此时如果妈妈用力挤压疖子,把脓液挤出,正好助了细菌一臂之力,使细菌突破包围圈,进入血流,酿成败血症。
面部的血管非常丰富,尤其鼻子下面的部位,医学上称为“危险三角区”。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如被挤压,容易促使细菌沿静脉向颅内扩散,引起化脓性炎症,使感染越来越严重。
正确的处理方法
处于硬块阶段的处理方案
1.用碘酒擦抹,每日3~4次;
2.用中草药,如蒲公英、菊花、小青叶等任何一种捣烂外敷,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3.外用鱼石脂软膏、红药膏或百多邦等抗菌素软膏,使硬块自行消失。
出现脓头的处理方案:带宝宝上医院,请医生进行排脓引流,促进伤口尽快愈合。
出现发热寒战的处理方案:让宝宝多休息,限制活动量,并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诊治。
预防重于治疗
避免皮肤损伤
从物理因素来看,皮肤非常容易被抓破、划伤,所以妈妈一定要帮宝宝修指甲,平时多细心照看宝宝,教给宝宝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
从化学因素来看,出汗时会分泌酸性物质,如果使用不恰当的清洗用品,如碱性、酸性及质量不好的肥皂,都会引起皮肤损伤而被感染。
从感染因素而言,自然界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如不洁皮肤不经常清洗,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从点滴做起
居室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宝宝出汗;
减少宝宝外出活动时间,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
勤给宝宝洗澡、换洗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不宜搽用过多的爽身粉,以免堵塞汗腺孔。洗澡后将皮肤褶缝处用细软纱布将水擦干;
宝宝皮肤瘙痒时,可擦点清凉油,千万别让他抓破患处;
宝宝衣着柔软宽松,避免穿戴尼龙等化纤衣物品;
宝宝的饮食宜清淡,少吃过热及辛辣食物,多吃丝瓜、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鲜蔬果;尽可能多地补充水分,多喝绿豆汤、菊花茶、大麦茶、百合汤等清凉饮料,不吃过多甜食。
注射疖病疫苗
疖病疫苗是预防热疖头的良方。一般在夏天来临前的1个月(5~6月份)起,每隔7天注射1针疫苗,5针为1个疗程,一般需1~3个疗程。发热、急性感染、活动性病变(肝炎、肾炎、结核)的宝宝禁止使用这种疫苗。
六神丸不能预防热疗头六神丸对喉痛、扁桃体炎效果好,并非是预防热疖头的特效药。正常健康的宝宝没有病原菌的感染,根本不需用六神丸来杀菌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