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多元学习空间,发展幼儿音乐潜能

  江南艺术幼儿园 曹宇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幼儿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MI)来看,每个幼儿天生都应该是个音乐家,每个幼儿都喜欢在音乐中畅游,幼儿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

  音乐又是实践的、表现的艺术,根据MI的论述,所谓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允许人们能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了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可以说,音乐的创作自由度是众多艺术门类中最高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要成为幼儿对音乐的认识与实践相融合、相统一的过程;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幼儿的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要体现出其特有的多元性。结合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提出的“元素性音乐活动”的有关理念,我们认为,多元的音乐活动,应为幼儿创设广阔的音乐学习与音乐表现的空间。为此,我们在音乐活动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多元音乐氛围,培养灵敏的音乐感受。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优美的音乐环境能陶冶幼儿爱音乐的情操,促进幼儿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注意创设优美的音乐环境并开展活动。在班内,我们注意创造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培养幼儿“音乐的耳朵”。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于生活”,我们努力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和生活的多方面联系、相互作用及影响,让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这种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它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活动室墙壁上挂着高雅、优美的音乐旋律图谱,意境图谱,并设立了音乐角,在里面放置木琴、各类节奏乐器、以及有关的书籍、图片和一些简单的乐器等,让它们成为幼儿感受音乐美的园地。在活动衔接环节中,老师会在钢琴上弹奏(或放磁带)与课堂内容相吻合的曲子,使幼儿一进入活动室便感到音乐的气氛,诱发幼儿学习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是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增强幼儿对音乐敏感度的必要前提。

  二、开设多元游戏活动,发展自由的音乐想象。

  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人的幼年期是生命力最活跃的成长期,也是接受音乐教育的最佳期。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幼儿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寓学习于游戏玩耍之中。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活动,诸如《兔子和狼》、《三只猴子》、《朋友,你好》等,都有角色、有故事、有剧情,带有强烈的童话色彩,再配以幼儿于语言、美工等游戏活动中习得的儿歌、故事表演、头饰、道具、服装等,以明确的形象性、情感性向幼儿展示了一个瑰丽的音乐世界。我们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让幼儿“闻乐而思”,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把音响转化为形象,然后在头脑中反应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情节。当幼儿自由地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主题时,我们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造,引导幼儿同伴间的合作。不但丰富了情节,而且还充实了音乐形象。尤其在参与角色表演的动态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以音乐剧为主要表现方式的音乐游戏中,我们放手让幼儿自己组织游戏的开始、角色的确定、组员的分工、道具的摆放等工作,使幼儿的科学、人际、空间等智能亦呈多元的发展态势。愉快而有益的游戏活动,不仅使幼儿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幼儿对音乐更大的兴趣和更强烈的喜爱,让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自由想象音乐、创造音乐,激发幼儿尽可能多的音乐潜能。

  三、依托多元教育媒体,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音乐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成了音乐活动中必要的手段,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学生获得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电化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视听结合,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的广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教学电影、电视、录像,采用活动图像与声音相结合的方式传递信息,比传统的教学,感受更清晰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想象,从中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使音乐欣赏更具可观性、形象性,为幼儿积累丰富的音乐感受。

  伟大的作曲家根据故事而创作改编歌剧,这是需要坚实的艺术功底,强烈的创作欲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及创作能力。作为幼儿,还不可能具有这种能力。但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事物,或是编成一段小情节,一个小故事,是他们能做到且较为喜欢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对幼儿来说,难以完全记录下来,这时,就需要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的力量,将幼儿的肢体动作、角色语言情节想象等音乐表现进行现场记录。这样,一方面可以留下较多的音乐活动资料,以备幼儿今后的学习、模仿和再创造;另一方面,当幼儿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现在“电视”中,心中会涌现强烈的自豪感,也会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创造与表现音乐、丰富自己的音乐经验的强烈愿望,从而使幼儿的音乐潜能得到多元化的发展与表现。

  音乐的乳汁哺育着幼儿天真烂漫、活泼愉快地成长,它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活跃的创造力。在我们与幼儿共同的努力下,更多的多元学习空间将被开拓,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将得到更好的发展。让音乐插上它灵性的翅膀,带幼儿在美丽而愉悦的音乐世界中快乐飞翔!

(0)

相关推荐

  • 注重音乐欣赏中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导读:各种乐器因其构造.发声的动力,共鸣腔体的不同而形成乐器音乐的不同特点.平时,我就注重让幼儿在比较中辨别乐器的音色,感受其艺术表现力,由于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用风琴上音乐课,幼儿对风琴的音乐比较熟悉, ...

  • 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总结

    导读: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善于为幼儿提供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 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开展 ...

  • 公文式学习法在幼儿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导读: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我这几年的公文教学中,我发现公文式学习法是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公文式学习法为幼儿创设了 ...

  • 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自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以来,广大幼教工作者在幼教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中央教科所幼教室和北京市教科院学前室合作进行了"提高我国幼儿园师资素质的 ...

  • 构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的实施,今天的音乐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追求"成品"的灌输,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中的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教育更以它独特的方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 ...

  • 幼儿艺术潜能开发的初探

    幼儿艺术潜能开发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和审美素养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公民.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审美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自我表现欲望.其核心是启发.关注每个孩子以其独特的视角,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对事 ...

  • 融创造力的培养于幼儿音乐活动之中

    导读: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音乐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良好途径.首先孩子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其次,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 ...

  •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潜在能力的培养

    潜能,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而未现的,具有特殊性的潜在能力.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存在着这种潜能.医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组织的发育成熟,百分之八十在六岁之前就基本定型.可以说零岁的儿童即具有无限的智慧能力.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