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教改:最新合并校及直升校盘点
2015幼升小已经基本落幕,2016年幼升小的家长也已经开始提前做好相关入学准备。那么,关于海淀区2015年的入学政策,今年更新的合并校及直升校分别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就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帮助2016年幼升小的家长们。
北京市户口幼升小入学政策:
小学入学条件。
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凡年满6周岁(200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在海淀区申请入小学,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海淀区户籍;
2.具有本市其他区县户籍,实际居住地在海淀区(需提供适龄儿童监护人的房产证明);
3.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区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我区接受小学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需提供在京暂住证、在京合法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
下列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按照海淀区户籍对待:
持有区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海淀区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等证明的适龄儿童少年。
小学入学方式
按照北京市教委文件要求,凡符合入学条件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通过北京市小学入学服务系统,参加海淀区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持全家户口簿、住房证明等资料,随监护人到责任学校进行信息审核,办理登记入学手续。
凡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需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相关证明材料按照《2015年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细则》,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通过后,按要求取得《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在规定的时间内,随监护人到居住地对应学校联系就读。若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由学区协调解决。
凡属海淀区及以上人民政府人才引进计划的海归人员、各类引进人才等人员的子女入学,按相关规定,由区教委协调解决。
驻区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举办的子弟学校,其主办单位的职工子女可按单位与学校商定的条件进入学校学习。
对持有烈士子女、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以及台籍学生,按相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海淀教改,合并校及直升校
学区划分:
将122所小学、77所中学划分为17个学区,对应29个街镇。17个新学区为:羊坊店学区、万寿路学区、永定路学区、紫竹院学区、八里庄学区、四季青学区、北太平庄学区、花园路学区、海淀学区、中关村学区、青龙桥学区、上地学区、学院路学区、清河学区、西三旗学区、上庄西北旺学区和温泉苏家坨学区。
海淀教改:
一、撤并学校
1、红山小学并入中关村三小,撤销红山小学建制。原校更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红山校区
2、北洼路小学并入海淀区实验小学,撤销北洼路小学建制,原校址更为“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
3、陶行知中学并入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撤销陶行知中学建制,原校址更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东校区”
4、由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承办105中学,105中学仍保持独立建制,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5、八一学校承办67中,67中仍保持独立建制,更名为“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6、北大附中承办北京医学附属中学,北医附中仍保持独立建制,区属公办中学性质不变。
二、八对“对口直升”学校,实行对口直升的“小升初”政策,对口直升政策6年后正式实施,按照40%左右的比例直升。但这一政策调整过程中,小学和中学仍保留独立建制,不涉及人事调整。
1.民族小学和交大附中
2.双榆树一小和中关村中学
3.培英小学和育英中学
4.八里庄小学和首师大附中
5.和平小学(温泉中心小学)和一○一中学温泉校区
6.北医附小和北医附中
7.万泉小学和理工附中
8.九一小学和北医附中
三、新建成学校
1、101中学温泉校区,今年投用;
2、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今年投用;
3、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今年投用;
4、二十中附属实验学校二期工程完成,明年初中部开始招生;
5、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2016年建成招生。
6、改建育英中学,2017年竣工;
7、与首师大合作,建成“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
8、加快航天城配套学校建设,将建成一个72个班,占地90多亩,12年一贯制学校。将由名校承办;
9、加快首师大附中西北旺校区建设。
四、更名学校
1、育英中学:加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校牌
2、万寿寺中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
3、万寿寺小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并将魏公村小学并入北外附小;
4、田村中心小学,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