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宝宝挑食厌食

  导读:肉类可从鱼肉开始,例如用红烧调理让鱼腥味消失,或者鸡肉撕成丝状有香味,孩子的接受度就会提高。

  不吃青菜或不吃肉的孩子

  孩子不吃青菜或不吃肉,部分原因是天生气质接受度较低,但绝大部分是因为“咀嚼能力不佳”或是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

  例如吃稀软食物期间太长的孩子,例如孩子已经满1岁还在吃稀饭或者吃流质食物期太长等,都会造成孩子的咀嚼能力差,因而不吃青菜或肉(纤维多或纤维较粗的食物)。

  所以,要改善孩子不喜欢咀嚼的状况,就必须以渐进的方式开始。

  解决方法

  从较好咀嚼的食物开始,把青菜煮软像卤白菜、高丽菜;而不适合久煮的青菜如菠菜、空心菜则切碎再炒,或将炒好的菠菜切碎等即可。

  肉类可从鱼肉开始,例如用红烧调理让鱼腥味消失,或者鸡肉撕成丝状有香味,孩子的接受度就会提高。

  避免让孩子吃味道太重的配饭料理:盐、糖、酱油加太多如肉松拌饭,很容易造成口味偏重,也缺乏纤维质,将来容易造成偏食。

  对正餐没兴趣的孩子

  孩子喜欢吃“非正餐食物”,大致上有以下几个原因:

  Check1:有吃零食的习惯:饭前吃零食或〈家中经常有零食,零食供应量很多〉。

  Check2:喜欢喝含气泡或含糖饮料:汽水、果汁等含糖饮料供应量很充足。

  Check3:已养成偏好口味:例如垃圾食品吃太多,而且都是太甜、太咸、辣的食品。

  Check4:活动量不足: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机会,胃口就不开。

  Check5:缺乏良好的吃饭气氛:如经常让孩子独自在一角吃饭,或者家长喜欢在吃饭时间纠正孩子的举止,像“坐好!不要动来动去!”“你看你,头发掉进碗里头了!”“筷子拿好!手指头不要指着别人!”弄得孩子觉得吃饭是在上“训话”课,视吃正餐为畏途。

  解决方法

  饭前二小时禁吃零食,并且随时预备可替代正餐的食物,如面包等。

  1。从小不要养成喝含糖、含气泡饮料习惯。

  2。如果已经养成习惯,可先改成奶茶、果汁、鲜奶、低糖饮料,再逐步减少,搭配喝开水,最后再改成喝开水的习惯。

  先改成口味较淡的,再改成小饼干或水果,并运用奖励表,从鼓励减量开始,再慢慢减到最少。

  活动量的问题~养成运动习惯,如果不能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可以买个弹跳床、跳绳,或在家中跟孩子玩卧倒、爬行游戏等,都是增进体觉协调的室内活动,也能增进孩子的食欲。

  吃饭气氛的问题~父母要成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质,自然不会让孩子的吃饭变成一种压力。

(0)

相关推荐

  • 对一个挑食厌食幼儿的个案研究

    凉凉,3岁,小班幼儿,2003年9月入园,第一周她妈妈着急地告诉我们"凉凉只吃小菜,其它菜一律不吃,并要大人喂,不喂就不吃".我们对她进行了两周的观察,的确如此,每餐饭都要老师喂, ...

  • 宝宝夏季厌食罪魁祸首是冷饮

    夏日即将来临,宝宝一般都会被口味多样的冷饮所吸引.然而,宝宝的健康会不会被这降温食品所影响呢? 宝宝夏季厌食罪魁祸首是冷饮 炎炎夏日,冷饮无疑是最直接的降温食品,而且它们品种繁多,口味多样,往往深受孩 ...

  • 宝宝炎夏厌食要怎么办呢?

    炎炎夏日来临了,宝宝有可能会患上夏季厌食症.什么是夏季厌食症呢?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故事:娇娇是个活泼可爱的Baby,皮肤白白,眼睛大大,长得就像画出来的洋娃娃一样.可令娇娇爸爸妈妈焦头烂额的是,每到 ...

  • 怎样解决宝宝挑食问题

    导读:儿童问题饮食行为,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系列健康问题.而对于挑偏食,药物治疗疗效甚微,行为矫正更加重要. 孩子偏食怎么办,"我每天不得不追在宝宝屁股后面喂他吃饭!".& ...

  • 10招轻松解决宝宝挑食问题

    你的宝宝有如下表现吗? 1.吃饭的时候,只吃两口就不吃了. 2.只吃某几种食物,你家饭桌不得不每天重复那几种东西. 3.他说吃这个,等你准备好了,他又改主意吃那个了. 4.你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追着哄着 ...

  • 16.应对宝宝厌食挑食的"战术"

    16.应对宝宝厌食挑食的"战术"

  • 夏天宝宝厌食的原因

    夏季宝宝容易厌食,妈妈着急焦虑,生怕宝宝饿着了,于是想尽办法让宝宝多吃一口,可是,宝宝一看见妈妈端碗拿勺,扭头就跑.有的妈妈只好学猫叫学牛叫,逗着宝宝吃,结果大人累得焦头烂额,宝宝还是不肯吃. 厌食原 ...

  • 宝宝突然厌奶爸妈该咋办

    无论母乳还是牛奶,对婴儿期的小宝宝老说是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如果突然间他喝奶的量大减,爸妈一定非常着急!成长过程中,有些婴儿会出现对吃奶不感兴趣,甚至"厌奶"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 ...

  • 解决宝宝厌食的方法

    不少父母几乎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吃好三顿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孩子大多有某种程度的厌食现象,常常弄得家长不知如何是好.为此,科学家根据大量调查研究资料与临床试验,针对孩子的种种心理特点,提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