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预防针后需给宝宝戒口吗?

  导读:防疫针的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细菌或病毒的免疫力完成的。死疫苗通过直接注射足够数量的抗原,使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活疫苗是通过细菌、病毒在体内生长、繁殖达到一定的数量完成抗原作用的。

  有些父母认为,打完防疫针不能给孩子吃鸡蛋、鱼、水果等食物,认为这些食物可影响免疫力的生成,这是毫无道理的。

  有些家长,特别是年岁较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喜欢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等发物,意思是让防疫针发出来,效果好。还有的家长做法则相反,他们认为必须忌口才有效果,不敢给打完防疫针的孩子吃这吃那。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科学根据。

  防疫针的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细菌或病毒的免疫力完成的。死疫苗通过直接注射足够数量的抗原,使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活疫苗是通过细菌、病毒在体内生长、繁殖达到一定的数量完成抗原作用的。不管是哪一种疫苗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抗原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了“发物”也不可能使死疫苗中的菌量增多,更不会使疫苗中已死亡的细菌、病毒复生,因此抗原量就不会达到要求的标准,故吃“发物”也不会使体内产生更多的免疫力。

  忌口是不能吃某种食物。有些父母认为,打完防疫针不能给孩子吃鸡蛋、鱼、水果等食物,认为这些食物可影响免疫力的生成,这是毫无道理的。打防疫针后,身体内产生免疫力是人体的正常功能,就好像出汗多了会口渴,吃饱了食物就会消化、吸收营养一样。这不同于疾病,自然也就不需要忌口。相反,免疫力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本身就是蛋白质。如果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增多,会促进免疫力的产生。同时,蛋白质等物质的增多,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相反,打完防疫针就不吃这,不吃那,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供不应求,就会使免疫力产生得少。特别在儿童期,接种那么多的疫苗,若要忌口很多次和持续一段时间,务必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疫力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接种次数和注射数量。这样既可达到防病目的,又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不过,在儿童接种疫苗的一周内,一些刺激性强的饮食,如浓咖啡、浓茶,带有酒精的饮料、酒心糖等确实不宜食用。因这些食物会增加预防接种的反应,使症状加重。

(0)

相关推荐

  • 打预防针后需不需要戒口

    有些父母认为,打完防疫针不能给孩子吃鸡蛋.鱼.水果等食物,认为这些食物可影响免疫力的生成,这是毫无道理的.有些家长,特别是年岁较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喜欢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等发 ...

  • 当宝宝龄满三个月后需打肺炎疫苗

    导读:肺炎球菌是儿童获得性肺炎的最主要致病菌之一,也是婴幼儿和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可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散布在空气中的飞沫微粒进行传播,约1/4健 ...

  • 断奶后怎样增强宝宝免疫力?

    一位妈妈询问:自己的小宝宝1岁半了,近来经常生病.原来喝母奶的时候身体非常壮实,但妈妈要上班,在孩子1岁时停掉了母乳.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的免疫力得到提升吗? 以往家长重视的营养素,大多是强调怎样让宝宝 ...

  • 早产儿出院后需注意的问题

    经常得到爸爸妈妈抚摸并得到慢言细语抚慰的早产儿,发育程度都比没有接受过精神抚慰的早产儿好. 早产儿出院后,爸爸妈妈不要以为宝宝就平安无事了,更精心的培育还在后面呢.由于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因 ...

  • 4个月后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随着孩子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完善.营养需要逐渐增加,第五个月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孩子都应按照下述方法添加辅助食品,为孩子做好断奶准备的,使孩子适应各类食物,慢慢过渡到年长儿成人饮食. ...

  • 药物流产后需注意的问题

    药物流产具有简便.不手术.无痛苦.舒舒服服终止妊娠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完全流产率低于手术流产率,出血量多,出血时间延长等,这为发生感染留下了隐患. 前两个月,我不慎怀孕后,采用了药物流产终止妊 ...

  • 产前需为宝宝准备些什么?

    产前怀胎十月,肚中的小生命就要跟你见面了.作为准妈妈的你,随着预产期一天天临近,想想生宝宝后又不能很快出门,肯定已开始发愁准备哪些新生儿物品了?尤其是面对诸多的物品清单,再看看自己越来越笨重的身躯,没 ...

  • 打预防针后发热如何处理?

    预防接种是用人工自动免疫的方法,将菌苗.疫苗.类毒素等制剂应用于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抗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侵袭. 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注射于人体后,对人体形成一种外来刺激,可使机体产生发热等全身 ...

  • 如何照顾灾难后的幸存宝宝

    照顾幸存儿童的人,也需要心理调节.儿童对成年人的情绪特别敏感,并且会模仿他们的反应,一些负面的情绪会借此传递给孩子. 和孩子一起缓解情绪,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说出来,和孩子一同分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