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数学活动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或数量关系,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于空间,数学的概念就是从现实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既非物质知识(物体外部特征的知识),亦非社会知识(社会公认而形成的知识),而是观察不到的逻辑数理知识。而人们一提到数学,与之相联系的往往是枯燥、乏味之类的词汇。由此,数学活动也经常让人提不起兴趣。但成人的自控能力较强,有意注意的时间也较长,因而能够较自主地进行学习。然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幼儿数学启蒙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认知倾向,属个性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其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决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或得满足感。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在平常与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听故事。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我尝试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我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如教幼儿学习认识“1”和“2”时,我编了这样的故事:“今天小兔到小二班作客,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一本书,一盒蜡笔,一盒彩泥。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认识“2”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教师以小兔的口吻、小兔的角色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但是,同样的角色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小兔到小二班作客这样的故事出现,那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此时,我把小兔这一角色改为布娃娃,以布娃娃过生日为题材,布娃娃买了许多东西来请客人们吃,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布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二、请幼儿担任故事中某个角色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因此,在设计某些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如教幼儿学习分类,我请幼儿为故事中的大象和老虎分饼干,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促使他们认真听清楚分类的要求。因为只有听清了要求,才能当好饲养员。幼儿在担任饲养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类。再如,在复习认识数字1~5,并学习用点子表示数量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担任故事中的主角,请他们去公园看花。看到了漂亮的花,学着用点子表示花朵的数量。再让幼儿看了点子猜猜有几朵花开了。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在参观公园的情境中,不仅听了故事,而且,积极地参与了故事,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三、幼儿担任的角色有操作机会

  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我在设计故事情节时,尽量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前面的例子:给老虎、狮子分饼干。再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比较多少时,我还是请幼儿担任饲养员,按照一定的要求给小动物喂水果。在喂水果的过程中,幼儿很轻松地学会了对应比较多少。再如,前面的参观公园看花等也是如此。

  四、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每次的数学活动,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懒得理会,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我在编故事时,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交替排序时,我就以布娃娃爱吃排好队的饼干为由,要求幼儿发放饼干,圆饼干交替排好队,幼儿为了让布娃娃乐意吃自己的饼干,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教师出示布娃娃,拿着布娃娃来到幼儿中间,排好队以布娃娃的口吻表扬幼儿,如此一来,小朋友特别的高兴,排饼干也更起劲了。

  再如,学习正逆向排序时,以三只小熊的口吻请小朋友帮忙排排队,幼儿都很乐意帮助可爱的小熊,也就自然而然地认真听清楚了排队要求,帮小熊排队时认真、负责,当三只小熊感谢小朋友的帮忙时,他们笑得那么开心。

  五、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当幼儿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玩游戏时,那就更高兴了。如教幼儿学习按大小和颜色分类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鱼游的游戏,老师拌演故事中的鱼妈妈,小朋友自然就是各种各样的小鱼了。在游戏时,小鱼听好鱼妈妈的要求,根据各自的特征,按鱼妈妈的要求做相应的事情,在快乐的游戏中,幼儿轻松学会了按大小和颜色分类。再如,认识白天、黑夜的活动,老师拌演兔妈妈,幼儿当小兔,兔妈妈和小兔一起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给认真动脑筋的小兔戴上小体头饰,于是,在游戏中,努力想戴上头饰的幼儿积极地跟着兔妈妈一起玩,不知不觉中,可爱的“小兔子们”也逐渐认识了白天和黑夜。

  以上就是我在小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尝试采用的一些方法,通过将故事与数学活动的巧妙结合,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活动变的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并学好数学。

(0)

相关推荐

  • 中班数学活动:快乐的小鱼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复习认识以上三种图形: 活动难点:掌握以上三种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拼成的小鱼 ...

  • 如何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导读:当前数学教育已经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幼儿主动学习:从重视学习的结果转向重视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知识和概念传授给幼儿,而是提供各种材料,通过观察.引导.支持幼儿操作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在活 ...

  •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8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通过对实际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实际含义: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8'的数字卡片,邀请8位大班幼儿 ...

  • 幼儿数学活动材料的再思考

    <纲要>"总则"部分表明:"幼儿园教育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瑞士心 ...

  • 培养幼儿成为数学活动中的主人

    导读:根据<新纲要>的要求,要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围绕教学目标,本次活动采用了情景学习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 永嘉县实验幼儿园:邵丹 一.教材分析 <幼儿园 ...

  • 小班数学活动的游戏化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易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 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 ...

  • 中班数学活动:感知6以内的数量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其他活动进行了整合.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 ...

  • 中班数学活动:分类

    活动产生的背景: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