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7招让宝贝拥有健康牙齿
乳牙的好坏可能影响日后恒牙的发展,所以要小心呵护宝宝的小乳牙。
婴幼儿长牙的特点
婴儿乳牙一般在6、7月开始成对萌出,并按一定次序萌出。萌出的次序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下颌牙常早于上颌牙萌出,至2岁半左右所有乳牙萌出。影响乳牙萌出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个体之间的时间差异均属正常。
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早,营养好的比营养差的早。
对于极早萌出的牙齿,尤其是刚出生就萌出的牙齿或者在3个月内萌出的,需要注意观察牙齿有无松动。有些极早萌出的牙齿牙根尚未发育好,有松动,容易脱落,脱落的牙齿易入呼吸道,影响宝宝呼吸,所以发现萌出的松动乳牙要及时找医生处理。
长牙期间可能的不适症状
最初几个乳牙的萌出一般称为“出牙”,可能出现牙龈红肿疼痛、不能平静、易怒、发热和饮食睡眠习惯的不规律,甚至引起消化不良和便稀。然而,出牙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期间家长注意保持婴幼儿口腔清洁就可以。如果婴幼儿遇到不适,请与儿童牙科医生联系咨询和获得推荐的处理方法。
长牙后的护理
人的一生中只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虽然宝宝到青少年期乳牙全部被恒牙替代,但宝宝的乳牙也非常重要,所以只要宝宝的乳牙一萌出,就应该保持清洁。
1.擦洗牙齿。一旦乳牙萌出,细菌开始在口腔聚集,可以分解糖,产生酸。只要第一颗乳牙萌出,就暴露在含糖食物环境中。最初,牙齿可以用一块纱布或清洁的毛巾擦洗。在宝宝习惯于每天的牙齿清洁后,可以开始用小的牙刷,但不一定要用牙膏。
2.避免含奶瓶入睡。频繁的糖摄入和含糖的食物存留在口腔内很长时间,是牙齿龋坏的最大因素。要避免这龋齿形成,就不能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饮料和牛奶含有对萌出牙齿有害的糖,而乳牙龋坏中的严重情况是喂养龋齿。奶瓶仅能被用作喂养工具,不应该被用作安抚物。
3.临睡前清洁口腔。如果孩子在临睡前吃了糖果或甜食后不漱口,这些食物残渣就会在口腔形成静止的有利于细菌生长的酸性环境,从而增大患蛀牙的几率。
4.避免整夜喂养。喂养龋齿同样能够发生在不适当的母乳喂养。要安排合理的喂养计划,避免过长时间的喂养,避免让婴幼儿整夜喂养。宝宝吮乳时,舌系带和下切牙摩擦,容易在舌系带处形成溃疡,这时应改用汤勺喂食,溃疡处涂龙胆紫可愈。
5.避免选择含糖过多的食品。3~6个月的宝宝会逐渐添加固体食物(辅食),在添加时要避免选择含过多糖份的食品。蔬菜和水果中已经含有宝宝需要的所有天然糖份,婴儿食品添加糖份是不必要的和不值得渴求的。如果自己制备婴儿食品,请不要添加糖和盐。
6.练习刷牙。孩子应从2岁开始学习刷牙,每天清洗牙齿至少两遍,父母可以自己给孩子做示范。首先将牙刷头斜向牙龈,使刷毛贴附在牙龈上,稍稍用力,使刷毛顺着牙缝的方向旋转下去。刷上牙时要由上向下旋转着刷;刷下牙时要由下向上旋转着刷;刷上牙内侧时,由上向下拉动;刷下牙内侧时,由下向上拉动。刷牙的时间应为2~3分钟,这样才能达到较为彻底的效果。每天至少早晚两次,饭后亦可进行。
7.做好宝宝的牙齿保健
在宝宝一岁时,父母和宝宝必须看儿童牙科医生。伴随着更多的牙齿萌出,也可能需要使用牙线,儿童牙科医生能够示范婴幼儿牙齿清洁的适当方法,提供有关牙线是否需要,帮助掌握这项技术。
另外,氟化物是防止龋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中氟化物的含量随不同地区和不同饮用水源而变化,就有关宝宝对于氟化物补充的需求,应该咨询儿童牙科医生。
正确应对宝宝的口腔习惯
吮指。对于婴幼儿来说,吮指是一种自然和正常的需要。在婴幼儿前几年的生活中,相当大的满足感来自吮指,如果婴幼儿已经有吮指习惯,不应该遭到喝斥。如果这种习惯持续到4~5岁,就应该咨询儿童牙科医生有关这对口腔发育的影响,获得推荐的处理方法。
安抚物。安抚物并不是每个宝宝都必需的。争议在于拇指或安抚物是否是最好的,这由父母决定是否适合。如果觉得宝宝需要安抚物,应向儿童牙科医生或医生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但要避免放糖、蜂蜜等在安抚物上来刺激宝宝使用。
TIPS:摔倒、碰撞和挫伤在婴幼儿生长过程中属于常见现象,在宝宝12~18个月学习走路时,损伤到口腔和牙齿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如果出现出血不止的损伤、牙齿折断或牙齿脱出时,就应该及时去看儿童牙科医生。
◎文/杨朝辉(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