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活起来

  “活教育”理论是老一辈知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又融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这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是很有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的。我园组织全体保教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陈老的教育思想,将原有的常规教学和主题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将原由的预成活动与生成活动有机结合,倡导让孩子在“做中学”,使孩子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改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先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感受。

  一、生活即教育。

  小孩子一般不喜欢主动去喝水,有时候大人硬要他去喝水的话,他可能应付你喝一点点,有时会偷偷的把水倒掉了。有一次在做早操的时候,外面突然下起了雨,孩子们特别感兴趣,都围在窗户边看着,看着滴滴答答的小雨落在草地上,小草显得绿油油的。想到陈老说的——生活即教育,我马上联想起孩子们喝水的情景,立即对孩子们说:“看,小草喝足了水,长得怎样呀?”“小草喝了水,就会长大了,长高了。”马上我的问话得到了孩子们的响应。于是我又问:“那么小朋友喝了水会怎样呢?”孩子们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为了长得更高更大,他们也拿起茶杯喝水去了,而且还主动地端着杯子给我看:“彭老师,我喝了一大杯水。”以后每次请孩子们去喝水的时候,我都提醒他们和小草比赛,看谁喝水喝得好,谁长得高。孩子们慢慢地都能自觉去喝水了。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中生成活动,鼓励孩子主动探究。

  二、在游戏中让孩子练习集合。

  陈老认为: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游戏能锻炼儿童的身体,养成其公民应有的品质,能使脑筋锐敏,为休息之灵丹。

  以前在对孩子们进行听琴声集合的常规训练时,我们总是反复地弹“坐好了,坐好了。”老实的孩子听到了琴声会马上坐好,稍有个性的孩子却总是慢吞吞的,或者干脆好象没有听到一样,照样玩自己的。学习了陈老的教育思想后,我将“找小熊”的音乐游戏和集合训练结合起来,这样,孩子们象是在和老师玩游戏,等音乐结束后,我就去找谁是慢吞吞的小熊。孩子们都不愿当小熊,当然很快就坐好了。

  三、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中挖掘有价值的教育活动。

  陈先生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他批评当时幼稚园的课程,“天天走朝会圈,玩蒙台梭利恩物、福禄培尔恩物,就是学校生活和实际生活截然分做两途。儿童走出学校大门又换了一个生活,这种教育则是不切人生的教育”。切合人生的课程内容应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我们知道,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儿童所熟悉时,儿童将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更积极主动地运用其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去寻求对自己所熟悉的世界的更深刻的理解。

  有一天早上坚坚小朋友带来的一只“蝈蝈”引起小朋友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因为不知道这个爱叫的小家伙的名字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佳佳小朋友说那是一只“小鸟”,诚诚小朋友说那是一只“知了”,舟舟小朋友却说是一只“蟑螂”,滴滴呢,肯定地说那是“蜘蛛”……听到孩子们有趣的争论,我没有立即纠正,而是因势引导他们自己寻找答案。于是,一个关于“昆虫”的主题探究活动因此生成了。

  以后几天,孩子们陆陆续续找到了答案,他们有的是从父母那儿问到了“蝈蝈”的名字,有的小朋友则是回家将所有有关动物的书籍翻了个遍,有的孩子是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询的。诚诚小朋友还将他所查到的图片和说明剪了下来,并告诉大家“蝈蝈”还有一个名字叫“昆虫”。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孩子们已经学会想方设法地寻找答案,并且在交流答案的时候了解了可以通过图书、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录像、照片、玩具、网络、访问相关人员、探索实录等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知道了“蝈蝈”的名字后,有的孩子对“蝈蝈”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他们发现了蝈蝈有六条腿,有两条触须,还有两对翅膀(孩子们说的是四个翅膀),身上还有硬壳。舟舟小朋友问:“老师,蝈蝈吃什么呢?”,孩子们马上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吃青菜,有的说吃苹果,还有的说吃西瓜皮、土豆等等。最后,在孩子们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园园提出了请大家带这些食物来亲自试试的建议。第二天,孩子们真的带来了各种食物。在早餐结束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催促我让他们给蝈蝈喂食。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将各种食物塞近蝈蝈的嘴边;有的孩子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所有的食物都一咕篓地全塞进蝈蝈那小得可怜的笼子里;刘亦昂小朋友则一边自己吃着带来的苹果,一边咬一些碎片去喂蝈蝈,那样子真是可爱。最后,孩子们发现,这个贪婪的小家伙,居然什么都吃。

  知道了“蝈蝈”是“昆虫”后,孩子们又对各种昆虫萌发了兴趣,他们纷纷找来了各种昆虫的图片、标本、影碟、故事磁带等。孩子们在观看影碟时,非常认真,全然没有以往的那种兴味索然。看完影碟后,孩子们又记住了他们以往不知道的几种昆虫的名字,如:白蚁、放屁虫、蜉蝣、瓢虫、象鼻虫等,并知道了蜘蛛、毛毛虫为什么不是昆虫。这时,孩子们的兴趣点已不仅仅是了解“蝈蝈”的名字,他们对“蝈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以及所有的昆虫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昆虫”的主题。以前由老师出示图片,进行观察和讲解的一堂索然无味的认识昆虫的活动,变成了由孩子们自己查找收集资料,并相互交流的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学习仿佛变成了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

  所以,陈先生关于源自生活的课程内容观能够尊重儿童的特点、兴趣、爱好、动机,是建立在儿童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真正体现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课程内容选取的儿童适合性原则。

(0)

相关推荐

  • 让"活教育"更"活"

    "活教育"理论是老一辈知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 ...

  • 运用"活教育"理论为幼儿创设安全探究氛围

    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幼儿探究和认知的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基本的满足.这一点,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又更为集中地体现出来了.出现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简而言之,就是孩子缺少一个安全的心 ...

  • 一次"活教育"启发下的活动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课程思想中强调:幼儿园的课程必须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要尊重幼儿对于事物的认知特点.为了让幼儿体验盲人的感受,我让他们用一块布把眼睛蒙住走路或拿东西,然后说说自 ...

  • 散步中活教育的实践

    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一贯主张"活教育",我现在也真正体会到了"活教育"的好处. 周一,我和赵老师带孩子们外出散步,想看看孩子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幼儿园是坐落在梅园小区, ...

  • "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认识文字之前,都先以极大的兴趣,拿起笔涂涂画画.一个点.一段线.一个圆.纵横交错.满纸涂鸦--.这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他们认识生活.观察事物.加上奇异想象的一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幼 ...

  • 什么是"七活八不活"

    长期以来,在我国民间,尤其是农村广大地区,关于胎儿的性别和孕期一直有许多的说法.这些 说法家喻户晓,不少人还真信.那么,这些说法是否真的有医学上的依据呢?其实不然--- "酸儿辣女" ...

  • 运用活教材的教育原则在美术中因材施教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是陈鹤琴先生在长期的儿童心理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体现了陈老对"做"的内涵和精神的深刻理解,包含了他对学生主体性和教师指导性的辨证认识,以及他对儿童心理特 ...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与活动材料浅谈

    导读:数学教育活动材料适合儿童的需要是活动材料提供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在同一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对新活动能很快理解,做出反应,并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