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伪教育的危害及根源
导读:反思文化,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做清醒的反思者是我们改变伪教育的措施。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自觉地加入到消除“伪教育”的行列,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离理想的教育境界更近些,为新文化的建成培养更多的新人!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生命的需要,是儿童成长甚至生存的一种形式。“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全系于良好的教育。”①教育从本性是“成”人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有些所谓的教育,实际上是在打着教育的旗帜做着伤害儿童的勾当。这里我把这种行为称为“伪教育”。伪教育是伪装过的,戴着神圣徽章,潜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赋教师以权威而做着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的活动。现在,在幼儿园里伪教育不再以体罚的姿势出现,更多是在对儿童进行着精神伤害。
一所幼儿园中,一些幼儿不能很快午睡,窃窃私语或做些小动作。教师说道:“谁说话,我就送他去三楼办公室睡,那里都是死老鼠,死猫头鹰。”一名幼儿午睡时说话,老师罚他站在房间中央。这名幼儿大声哭着,其他孩子都被吵醒,躺在那儿看着他。这种局面持续了五分钟,直到我把那个泣不成声的幼儿带出去。第二天,这位被罚站的幼儿,看到老师在搬桌子,主动过去帮忙。老师很凶地说道:“去去,谁稀罕你!”孩子的手放开了。
这是我偶然纪录下的一个教育事件,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不可否认,对儿童造成伤害的伪教育活动一直存在,旧的不合理的师生关系以新的面貌延续着。从现代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维持正常教学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威是必要的。但老师的权威到底应该有多大?这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有一个精确的标准答案,尤其是在判断教师的行为是否对儿童的精神造成伤害时,更没有标准尺度与规范。教师的哪些行为是真教育,哪些是伪教育;伪教育行为的恶果是什么,它存在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本文将尝试着对这些问题做些思考。
判断真教育与伪教育的标准——能否实现儿童的幸福
儿童期是生命发展的起点,在人的一生中有着重要意义。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但儿童主要的和根本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长大成人。对于儿童来说,不受任何阻碍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活动之中,就是最大的幸福。教育使儿童幸福的关键在于:运用隐藏在儿童内心深处的力量,协助儿童实现幸福,这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师漠视儿童自身的成长力量,滥用权威对儿童过度压制,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对其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布卢姆曾经指出,现行的学校教育是有组织地破坏、削弱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社会装置。就是说,现今的学校教育剥夺了每一个儿童的自信,使他们学会悲观地看待自己,相信自己终究是微不足道的无力的存在,破灭了儿童的未来之梦。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课上,洋洋把目光转到了窗上贴的彩色塑料贴画,他的注意力离老师越来越远,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老师发现后忽然厉声大吼:“洋洋,你眼往哪瞅的?”洋洋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吓地身子一抖。这是我们教育活动中很常见的现象。因为孩子走神了,老师督促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暂且不对教师的行为给予评价,先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段话:“你还不必惊奇:在课堂上,儿童盯住了树影投在教室墙壁上的跳跃的光点,看得入了迷,所以对你所讲的东西一点也没听进去……我劝你轻轻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他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②
对比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大家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如此地尊重儿童,尊重未成年状态,尊重儿童的生命法则。只有教师尊重儿童尊严时,才能创造一种更和谐的教育氛围和环境,保证儿童选择的机会。在受到充分尊重的条件下,儿童自身创造与发展所包含的丰富的可能性才得以实现,最终成为独立的、自觉的、理性的人。
伪教育的危害——“开发”国民劣根性的有效工具
伪教育不仅伤害着儿童的精神,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当儿童从小就目睹着人与人的不平等、人对人的不尊重,当他在耳濡目染的求学过程中,学习阿谀、奉迎、卑微、虚伪、察言观色和告密,学习成人世界的某种经验、某种生存策略,一批低眉顺眼的小奴才产生了。鲁迅先生曾精辟地概括出中国的国民性,例如“瞒和骗”、“做戏”、“精神胜利法”。这些总结今天依旧适用,伪教育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开发”着国民劣根性。
1.“奴才似的顺从”——中国儿童创造力与批判力的缺乏
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曾说:“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教师时时处处摆着“师道尊严”的架子,凭借权威强迫学生遵循自己的意愿,无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无法促使儿童形成独立的人格。伪教育中,儿童长期处于不被尊重的环境中,无条件地顺从下去,收获的只是嗫嚅、隐忍、自卑和人格的萎缩。
在幼儿阶段,儿童独立判别事物和做决定的能力很有限,他们的人格发展正处于形成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氛围中,孩子的创造精神才会不断得到发展。而伪教育行为却与此背道而驰,教师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儿童,发号施令,求全责备,儿童循规蹈矩,不能够站出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思想完全被老师的“圣旨”劫持。
笔者:“你喜不喜欢自己的幼儿园生活?”
幼儿:“喜欢。”
笔者:“那你觉得老师批评你应不应该啊?
幼儿:“应该。”
笔者:“为什么应该啊?我觉得老师也有错的时候啊。”
幼儿:“因为老师是对我好。”
这名幼儿回答我的提问,干脆而响亮。事实上,他前几天曾因为课上插话,被教师推搡,并严厉批评,据家长反映:这位一向正常的幼儿,当晚尿床两次。
当幼儿知道自己处于一种被监视的环境中,他们内在的动机会被严重地压抑,独立的创造意识也被压制,如果压抑过重,甚至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幼儿身心受到了伤害,还要以“因为老师对我好”来维护教师,实在令人心酸。
长此以往,儿童无法形成自立的精神,更谈不上高度的创造力与批判力。伪教育不断扼杀具有创造力与批判力的新人。
2.“瞒与骗”——中国儿童的集体失语症
还记得《皇帝的新装》中,当成年人昧着良心,言不由衷时,孩子却能够直面现实;揭破假象。然而,我们的孩子正不断失去诚实的宝贵品质。伪教育中,儿童在诸多不公面前,经历了短暂的迷茫、惶乱、沮丧、失措、踌躇之后……他便开始了“生命丢失”。
某幼儿在参加毕业演出的那晚,因为没能按要求排队,受到老师批评。笔者看到她一脸恐慌,与她进行了一次谈话。
笔者:“老师对你好吗?”
幼儿:“好,非常好。”(回答得很干脆)
笔者:“以前她不是罚你到厕所吃饭吗,还有上次你午睡时说话,她不是惩罚你,把你的被子拿走了吗?”
幼儿:“老师对我很好,老师还给过我饼干吃呢。”(幼儿再次夸了老师一遍,还为老师的好找到了事实依据。)
笔者:“是不是老师说过‘别人问老师对你好不好时,一定要说好’”?
幼儿:“老师说过谁不这样说,以后就不让他升小学。”
孙云晓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儿童已经患上集体失语症。他们说着成人希望他们、要求他们说的话。“瞒和骗”不是与生俱来的,伪教育促进着集体失语。
3.“看客似的无聊”——中国儿童同情心的缺乏
同情心是儿童很小时就获得的一种情感,儿童对弱者的同情和救援之慷慨、施舍之大方是最令人动容的,堪与最纯洁的宗教行为媲美。儿童的同情心转化为行为,会受成年人的评价和情绪表现的影响,或者是以成年人为榜样,模仿榜样的具体行为。试想,当教师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需要帮助的人缺乏同情心,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的爱心也会不断磨损,变得迟钝、麻木。
毛毛在上大班,和父母相处时她常会冒出这样的话:“你又不听话,走,跟我到办公室!”看到爸爸把杯子里碰翻了,水溅湿了书,毛毛说:“我跟你讲多少遍,你怎么没长耳朵啊?”“书湿了,活该!”家长了解后发现,这是她在模仿教师的口吻。
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有一类典型的国人形象,缺乏同情心的无聊看客。可怕的伪教育正把孩子们塑造成为缺乏同情心、缺乏爱的人。
伪教育溯源———文化土壤
任何教育理念都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土壤的。例如,闻名世界的瑞吉欧方案教学法,它的产生与实施,是植根于小城瑞吉欧文化传统中的。坐落在亚平宁半岛的小城瑞吉欧,市民们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大众组织,不同社会阶层经常通过政治活动或经济合作解决问题,居民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公共社区观念。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平等、民主的瑞吉欧理念才真正得以实现。
而忽略学生自尊、无视学生人格的伪教育则是不以人为本、不尊重生命的劣根文化的怪胎。如果我们不对劣根文化进行反思,反科学的教育只会继续下去,造就更多缺乏批判性与创造性的个体。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教育与文化是互相牵制的。教育是改变文化状况,促进文化进步的途径;教育又必须在现有的文化中进行,文化的品性决定着教育的品性。对二者的反思与变革应当是同步进行的。
反思文化,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做清醒的反思者是我们改变伪教育的措施。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自觉地加入到消除“伪教育”的行列,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离理想的教育境界更近些,为新文化的建成培养更多的新人!
注释
①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主编:《解读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l页
②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苏)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版,第75页
来源:《学前教育》2007.7、8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张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