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孩伤热多发的危害
在冬天,因为天气寒冷,很多家长生怕冻坏孩子,衣食住行都处处保暖过度,物极必反,结果导致孩子伤热而影响健康。
●导致孩子伤热的三大因素
婴幼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由于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极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异常的情况,如体温在37℃以上就属于过热,比较常见的原因有:
1、保暖过度。家长生怕冻坏孩子,在室内给孩子穿上厚厚的棉衣,睡觉时再铺上电热毯,在环境温度过高的情况下,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多余热量蓄积在体内,极易使孩子发生伤热现象。
2、偏食。许多孩子爱吃煎炸烧烤、饮料、糕点等食品,对杂粮、蔬菜一口不沾。影响脾胃功能,致使代谢失衡,体内产生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蓄积在体内而生热。
3、不常活动。过冬天,有些家长不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身体得不到锻炼,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就会失灵,既无法适应忽冷忽热气候的变化,又妨碍体内热量的散发,因伤热而上火。
●孩子伤热主要有哪些危害
高热惊厥。俗称“抽风”。孩子体温上升到39℃以上时,极易引起全身肌肉强直,肢体抽搐,双眼上翻或凝视,神志不清,一般几秒钟神志会很快恢复。如果反复发作,抽搐时间长,则会使大脑受到伤害。
感染性疾病。孩子伤热后,抵抗力下降,受到冷空气侵袭,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先天性缺陷等病的孩子会频繁反复发作。因病毒与心肌有亲和性,易并发心肌炎;有的患儿会引起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免疫性疾病。病毒随血流侵入到脑子,引发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细菌性感染易引起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病而危及生命。
窒息综合征。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妈妈对刚出生的婴儿搂着睡在一起,易发生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
●孩子伤热后怎么办
及时降温。首先是物理降温,如打开窗户,空气流通以降低室温,利于孩子体内热量的散发;如果新生的小宝宝体温超过39℃,可以用温湿毛巾擦前额、颈部、腋下、四肢及大腿根部,以促使皮肤散热。
周岁以上患儿可用冰袋裹一层布敷前额,冷湿毛巾擦颈部、腋下、四肢及大腿根部。若高烧不退,可适当服用退热药。退热时且忌过快过猛,以免发生意外。
纠正脱水。婴儿发生脱水热,可喂5%葡萄糖水或糖盐水,如脱水较重,需给予静脉补液。
快速镇惊。高热惊厥,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处理。立即将宝宝平放于床上,头偏后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舌根后倒及牙齿咬伤舌头,应以纱布或布条包绕的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齿之间。
护理好口腔及皮肤。孩子发热可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的细菌会加快繁殖,易引起口腔炎症。因此,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3~4次。用温湿毛巾给孩子擦身子,既利于体内热量随着水分的蒸发散出去,也避免了因皮肤汗腺阻塞而导致细菌感染。
饮食清淡。伤热发烧时体内消耗大,胃肠道运动功能减弱,消化酶分泌减少,食欲差,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要给孩子吃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稀饭、蛋汤、面条等;水果中可吃一些苹果、梨或荸荠汤等,以利身体恢复。
抗感染。孩子因伤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不要乱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药物,如继发细菌性感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生素。
●预防孩子伤热,生活各方面要适度
保暖适度。婴幼儿代谢旺盛,在穿戴方面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既防寒保暖,又要注意衣着不宜过厚。
室内温湿度适宜。冬季,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在45%~55%左右为宜。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既能清洁室内空气,降低过高室温,又能增加室内湿度。
合理喂养。母乳营养齐全,能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因此,对宝宝最好要母乳喂养,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如米汤、稀粥、新鲜的水果泥、蔬菜泥、蛋黄泥、鱼肉泥等;孩子吃饭后,要粗细荤素都吃,营养均衡,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补充水分。一般婴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要120-150毫升水。每天要给孩子喂几次白开水,每次50-100毫升。
户外活动。冬季,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周岁以内的小儿可抱到外边晒晒冬阳,已经能走路的孩子要常到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