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应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三至六、七岁的孩子处于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的长托在幼儿园,有的仍在家里。家庭和幼儿园都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

  首先要让孩子摆正在家庭中的地位,“扮演”好他应当担当的“角色”。存在决定意识,存在也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幼儿正处于性格勾画蓝图的时期,也是个打基础的时期,家庭成员对他的态度,尤其是把他摆在什么位置上,让他担当什么角色,都对他的性格形成起巨大作用。出于母爱之心,人们对独生子女尤为珍爱,这是人之常情.但不少人往往把母爱和溺爱混淆起来,以孩子为核心,娇生惯养,要啥给啥,说啥是啥,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子。这从眼前看,孩子随心所欲,欢欢乐乐,父母快慰,心情舒畅。但从长远观点看,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尤其有害于孩子但心理健康。因为这样娇惯的孩子,大都任性,自我中心、自私、无礼,缺乏独立性,怯懦等。这样一些不良的性格特点一旦稳定下来,就会变成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将来一旦失去家庭的保护,父母的仗恃,就会变得胆小、畏缩,人际关系紧张,势必在心理上遭受更多的冲突与创伤。另外,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性,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顽强精神,这对他们长大成才也是有影响的。搞好幼儿心理卫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温暖。这个问题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性格都有重要意义。在一个和睦家庭里,人们敬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种和谐而又温暖的气氛,是有利于幼儿心理卫生的。有人甚至认为,这对形成他终生的道德情操都有意义。相反,有的家庭今天吵嘴,明天打架,有的还拉着孩子盲目参战;还有的夫妻不和,把孩子夹在中间,拉来推去,弄得孩子无所适从,恐惧不安。有人研究证明,这样的孩子易患口吃、夜尿症和胃病等。尤其是破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据一项少年犯罪的调查来看,少年犯罪出现率最高的是四岁丧母或丧父的人。另对135名少年罪犯调查,其中有40%的人出身于破裂家庭。在破裂家庭中,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更坏,因为丧父母的孩子常受人同情,而离婚者的子女易受人歧视,更有害于心理卫生。

  2.正确对待相处理幼儿的口吃和遗尿等疾病,口吃多是因幼儿模仿或精神突然紧张造成的,男孩大约有4%,女孩大约有2%。口吃看起来是件所谓“小事”,可对孩子的心理挫伤很严重,往往形成孤独、退缩、羞怯、自卑等不良性格待征。所以.家长要防止孩子口吃,患了口吃不要讥笑他,更不要打他骂他,要鼓励他树立信心,精神放松,慢慢纠正。再是五岁以后的孩子尿床,这叫患遗尿症。遗尿症除少数是生理原因以外,大都是由于精神紧张造成的,也有的是父母对孩子溺爱不加训练造成的。五、六岁的孩子尿床,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家长万万不可再用羞辱甚至责骂的办法来企图治好他的遗尿症。因为孩子越紧张,遗尿症越难治好。同时,因遗尿而受责打很容易形成、孩子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性格。

  3.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孩子小,知识经验少,能力不强,许多是非不清,因而出现过失和犯错误都是不奇怪的。成人尚“吃一堑,长一智”,孩子更是在过失和错误中不断学习增长见识的。基于这个道理,对于孩子的过失和错误要心平气和,教育要耐心细致,尤其要讲清道理,不要让孩子心里感到委屈。打孩子,骂孩子,都不是好办法,因为经常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更不易接受批评和教育,甚至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人格。批评教育孩子时父母口径要一致。假如一方批评,一方袒护,就会使孩子非混淆,不愿接受教育。批评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父母出气,或是让孩子服软,而是要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鼓励孩子心情舒畅地改正错误。

  4、支持孩子多做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的天职,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让孩子多玩自己爱玩的游戏,要支持孩子们在一起玩,成人不必多加干涉。孩子们多在一起玩,就是学习,就是交际,而且更能饱尝游戏中的乐趣,这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最后,不要无视孩子的独立愿望。幼儿在心理发展上有个自我中心时期,三岁就可表现出独立的愿望。虽然他们本领不大,但往往这要自己来,那要自己干,显得不太听话了。常听有的父母说:“真气人,才三、四岁的孩子就有主意了,就不听话了!”其实,这正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是独立性开始发展的表现。有人称这时为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提法也好,有助于提醒家长和教养员对孩子独立性的重视。这时孩子要求独立,有时不太听话,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只宜因势利导,切不可违背规律硬是要治服孩子的“强劲”。否则,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会留下精神创伤,等长大成人易罹患某些心理疾病。

(0)

相关推荐

  • 父母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偏离

    所谓幼儿心理偏离,是指幼儿在心理和行为中表现出的偏离正常的倾向.如爱发脾气.行为古怪.注意力障碍.强迫倾向等.幼儿的心理偏离虽然在程度上不如成人的心理疾病那样表现明显和稳定,但如果不及时采取矫治措施, ...

  •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所谓健康心理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控制 ...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导读:养成性教育模式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这种矛盾从婴幼儿期 ...

  • 幼儿心理健康维护和增进

    [内容提要]: 幼儿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提出一些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建议,希望能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 ...

  • 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

  • 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苏州彩香一村第二幼儿园 黄美玉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

  • 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世纪健全人才

    导读: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让他们有成功的快乐体验,使他们能较长时间专注于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他个性 ...

  • 浅议如何增进和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当今世界上,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人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心理发展问题,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幼儿的衣食方面.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