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同构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指导策略
当幼儿第一次进入幼儿园,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适应集体生活,特别是进餐、午睡、入厕等生活自理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2——3岁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之中,而生活自理活动充满了精细动作的尝试和练习。所以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是他们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增强独立性,从而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心理学上说,孩子1岁半到2岁时就出现了“自己来”的发展需要。而对2——3岁幼儿我们如何关心他们,如何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中成长是急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主题活动《我自己》开展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自我服务意识已经形成,这一阶段孩子们的情绪相对稳定孩子们与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已经非常依恋老师信任老师了,他们的生活已经走上正轨,这时候,老师在午餐时放手让他们自己吃饭。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在吃饭时碗总会逃走,调羹的握法也是不一样的,每当孩子吃饭时总要老师帮助纠正拿调羹的方法等但实际效果还是不大。
一天午餐的时间到了,老师照惯例来给陈思为小朋友喂饭,当老师拿起调羹时他夺过老师手里的调羹说:“我自己来”老师就鼓励表扬他:“思为今天本领真大,要自己吃饭了”于是他一把握住调羹吃了起来,每次把饭舀起来吃时总吃到那么一点点米饭,有时还会把饭舀到桌上,老师看到了,手把手的教他正确拿调羹的方法可是一会儿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了。
针对我班当前情况我预设了《自己吃饭真能干》的生活活动,学习独立进餐正确使用餐具,我首先创设游戏情景,兔妈妈一家吃饭的情景,然后让孩子说说,小兔是怎样吃饭的?徐欣月边比划边说“小兔子是这样吃饭的,小脚并拢”小兔吃饭时坐在哪里?小手扶着什么?张诗妤说:“一只手拿调羹一只手扶好碗嘴吧凑上去吃。”调羹是怎么拿的?孩子们一时都说不明白,老师以兔妈妈的身份演示讲解拿调羹的正确方法。然后请小朋友一起学小兔子吃饭,不要妈妈喂。,因为在吃的时候我在碗里准备了孩子们喜欢吃的爆米花,孩子们学小兔吃饭兴趣很高,特别是拿调羹的方法,在兔妈妈一定要拿正确了才可以吃的要求下,有些孩子就很着急的举起调羹问兔妈妈是不是这样拿的,并不停的变换拿捏调羹方法,当兔妈妈说你拿的真好可以吃了后,开心的笑了并大口的吃了起来。对与个别拿捏不正确的孩子我也是耐心的手把手的进行指导。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午餐时的拿捏调羹的方法有了正确的理解,每当老师在午餐是只要说,我们今天学小兔子一样吃饭,小兔子是怎样拿调羹的呢,孩子们就会注意看自己手里的调羹,拿不正确的孩子就会自己纠正过来。
在这个同时老师注重家长的配合,对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实际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请家长在家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家园互动栏里张贴家教知识《培养孩子的午餐习惯》
并通过《娃娃家》游戏,巩固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调羹,以及正确的姿势吃饭。
在餐前活动是我们会让幼儿念一些有趣的儿歌,比如:“吃饭啦,吃饭啦,大家都来吃饭啦小小手,真灵巧,扶住碗拿起勺轻轻舀慢慢送自己吃饭真正好”《啊呜,啊呜,吃个饱》手扶小饭碗,手拿小调羹,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吃个饱。这样孩子在进餐时也进入儿歌情景吃得更香。
在非正式区角活动中为幼儿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我们在生活区中提供大嘴动物和大嘴娃娃,小勺食物,幼儿在给“娃娃”喂食的游戏情景中反复摆弄这些材料,有助于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后孩子们午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往往是出现反复不稳定的现象。
“让孩子自己来吃饭”这个工作并不是一朝一暮的事,而需要长期的坚持,尤其是家长配合。2——3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培养中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坚持正面教育,不断予以鼓励,根据年龄特点,坚持一致性和一贯性的原则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随着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总之,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习惯的培养,对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如何使2——3岁幼儿自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还须要继续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幼儿园 张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