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善于把握教育契机
有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能依据即时即景果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为了支持、引导幼儿充分学习和发展,教师需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反思,向自己的教育行为挑战。那么,在实践中如何体现这一点呢?请看以下幼儿园中常见的情景:
[情景一]
在一次玩沙游戏时,教师提议孩子们开展“沙中捡石”的比赛。比赛结束,教师为难地自言自语道:“好像很难比较,该哪一队得冠军呢?”片刻,教师灵机一动,热情洋溢地宣布:“两队的孩子都很会动脑筋,都获得冠军。”
从这一片段可以看出,这位教师还是比较了解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的,所以给了孩子们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但细想一下,这个过程是否发挥了最大的教育效益呢?
[调整后的情景]
……教师热情洋溢地说:“你们可能都认为自己队赢了,现在先请你们把自己队获胜的理由说出来,看看谁说得有道理。”
甲幼儿说:“我们队人数少,但是捡的石子和他们队一样多。”
乙幼儿说:“我们队捡的石子干净,他们的石子里尽是沙。”
丙幼儿立即反驳道:“这次是比石子的多少,和沙子多少没关系。”
待孩子们充分讨论后,教师才不慌不忙地说道:“两队的孩子都很会动脑筋,都获得冠军。”
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幼儿的好胜心理,灵活安排了一次小辩论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景二]
甲教师正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某一主题的谈话活动,这时,一迟到的幼儿急匆匆地冲进来,大声嚷着家里养的蚕宝宝结茧了,活动室里开始有点骚动。未等他说完,乙教师在甲教师的示意下,轻轻捂住了他的嘴,让他赶快坐下参加集体活动。活动室里又恢复平静。
从表面上看,甲乙两位教师配合默契,很快处理完了突发事件,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地继续着。但细想一下,一个多好的教育机会错失了呀!本来,这位迟到的幼儿有极强的表达愿望,如果甲教师暂时中断一下当前的活动,和其他孩子一起倾听这个孩子的诉说,并及时肯定他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的好品质,那么幼儿的感受会更直接、深刻,收获也更大。
上面两例告诉我们,幼儿园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着教育契机,但我们有些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简单处置,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教师过于注重按预定计划组织教育活动,当出现新的教育机会时,缺乏“追随儿童兴趣”的意识;第二,教师忽视随机发生的、或个别幼儿身上发生的情况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回想一下,在幼儿园教育中,为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行,刻意设计专门的活动却收效甚微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刚刚看过“玩具大家玩”的情景表演,几个孩子却仍为争抢一个新玩具而僵持不下,他们一边嚷着“小朋友应该谦让”,一边争来抢去;又如,教师带领孩子进入预选布置好的“小熊家”,并提议孩子们去劝说那个因不肯自己动手吃饭而饿得奄奄一息的小熊(另一教师扮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有的孩子毫无反应,有的孩子东张西望,有的孩子则偷笑不已……这种“人造”情境与那些即时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情境相比,显得多么做作、苍白、教条。
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这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更大的发展,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的观念。②有一颗细致观察的心和一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眼睛,及时发现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③有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能依据即时即景果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