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乳房文化

  史前时代。我国曾出土一些新石器时代的女体雕像,乳房肥硕,臀部丰满。不过,就文字记载而言,乳房归入隐私,很少提及,巨乳更远离中国特色。上古描写美女的诗文,无微不至,然而基本都遗漏了乳房。《诗经·硕人》写女子的手、皮肤、颈、牙齿、眉毛、眼睛,不提乳房。

  司马相如《美人赋》写东邻之女“玄发丰艳,蛾眉皓齿”,没有乳房。曹植《美女篇》和《洛神赋》也是如此,尤其《洛神赋》,铺排华丽,堪称对女性身体的详尽描述,可是胸部阙如。谢灵运《江妃赋》也一样,对胸部不赞一词。六朝艳体诗,包括后世的诗词,尽情歌颂女子的头发、牙齿和手,对女性乳房视而不见。敦煌曲子词倒是提到乳房,例如:“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胸上雪,从君咬……”不过,它们反映的是西域新婚性爱的习俗。在华夏文化中,乳房没有成为审美的对象。

  在古代笔记里,可以见到乳房的蛛丝马迹。《汉杂事秘辛》描写汉宫廷对梁莹的全身体检,堪称巨细无遗,居然提到了她的乳房,只有“胸乳菽发”四字。菽是豆类的总称,大约形容她的双乳刚刚发育,仿佛初生的豆苗,非常娇嫩。另外,《隋唐遗史》等多种笔记记载了杨贵妃的故事,说是杨贵妃和安禄山私通,被安禄山的指甲抓破了乳房,她于是发明了一种叫“诃子”的胸衣遮挡。又传说,杨贵妃有次喝酒,衣服滑落,微露胸乳,唐玄宗摸着她的乳房,形容说:“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在一旁联句:“滑腻初凝塞上酥。”唐玄宗全不在意,还笑道:“果然是胡人,只识酥。”安禄山描写的是乳房的触觉,未免过分,褚人获《隋唐演义》便评论说:“若非亲手抚摩过,那识如酥滑腻来?”

  房中术是专门讲性爱技巧的,汉唐最盛,其中也极少涉及乳房在性爱中的作用。如何选择好女,《大清经》等书列举了耳、目、鼻、皮肤等标准,对乳房却不做要求。《玉房秘诀》倒是说了乳房,然而是“欲御女,须取少年未生乳”,竟排斥了乳房。乳房在上古和中古性爱生活中都显得无足轻重。

  宋以后,房中术的著作少了,然而春宫画和情色文学发达起来。春宫画并不强调女子的胸部,乳房也不丰满。情色文学里对乳房的描写也简陋得不像话,通常是“酥胸雪白”、“两峰嫩乳”,便敷衍了事。《浪史奇观》里,“浪子与妙娘脱了主腰,把乳尖含了一回,戏道:‘好对乳饼儿。’”《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郎摸至慧娘的胸前,“一对小乳,丰隆突起,温软如绵;乳头却像鸡头肉一般,甚是可爱。”《株林野史》描写子蜜与素娥调情,算是在乳房上大做了文章:“因素娥只穿香罗汗衫,乳峰透露,遂说道:‘妹妹一双好乳。’素娥脸红了一红,遂笑道:‘哥哥你吃个罢。’子蜜就把嘴一伸,素娥照脸打了一手掌道:‘小贼杀的,你真个吃么?’子蜜道:‘我真个吃。’遂向前扯开罗衫,露出一对乳峰,又白又嫩,如新蒸的鸡头子。乳尖一点娇红,真是令人爱杀。”还有《红楼梦》,书中塑造了一群美丽女子的形象,可是我们全不知她们的胸脯大小。尤三姐施展性诱惑时:“身上穿着大红小袄,半掩半开的,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仅此而已。

  中国的古典情爱文化,都像尤三姐的装束,只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乳房的确与性有关,然而和肩、腹、臀等其他部位一样,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好的乳房,是小乳,古人又称丁香乳,所以女子不但不隆胸,反而束胸。现代作家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描写过这种古典乳房,她用的是白话,精彩得多:“她的不发达的乳,握在手里像睡熟的鸟,像有它自己的微微跳动的心脏,尖的喙,啄着他的手,硬的,却又是酥软的,酥软的是他的手心。”在西方文学以及现代情爱文学中,丰盈的乳房向来扮演性感的主角,在古代中国,占据这个中心位置的是脚,是三寸金莲。

  中国的足崇拜传统在20世纪初中断,西方的乳房崇拜漂洋而来,落地生根。

(0)

相关推荐

  • 我国古代十大兵书是什么?

    我国古代十大兵书是什么?

  • 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主要

    据<史记>记载:"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妊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妊为能胎教."古人所 ...

  • 我国古代有关胎教的学说

    据<史记>记载:"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妊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妊为能胎教."古人所 ...

  •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幼儿英语教育

    导读:语言和文化并不是孤立进行传授的,开展幼儿园的英语教育活动不能偏离任何一个方面,教师要注重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还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年龄特征.儿童的差异性进行英语教育,使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生活化 ...

  • 我国胎教的历史发展历程

    胎教的思想起源于我国.目前国外亦在大力开展胎教的研究,并普遍认为中国是胎教的发源地.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有关胎教的论述颇多. 西汉刘向的<烈女卷>中讲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 ...

  • 古代"见物而变"的胎教

    古代胎教之"见物而变" 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提出了妇女怀孕以后"见物而变"的胎教理论,后世并将其发扬广大.如隋·巢原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写道:& ...

  •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军事控制,并漕运南方的粟米丝帛,以满足中央政权机构的需要,隋唐统治者发起了运河的大规模开凿活动.开皇四年(公元584 年),隋文帝为解决交通运输的困难,令宇文恺率水工开凿广通渠, ...

  •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环境影响,他认为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晋代思想家傅玄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qu ...

  • 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导读:陶行之先生说:"教育可以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那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力量才能伟大."社会教育"数学化",就是要带孩子走出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