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宝宝烧伤的预防与急救
夏季来临,衣着暴露,郑州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接诊量明显增加,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夏成德告诉记者,上周值班,一个晚上就接诊了7名烧伤患儿。
据夏成德介绍,每年5月到9月是全年中的烧伤高峰期。从接诊病例来看,幼儿患者所占比重较大,占到住院烧伤病人的三分之一,门诊上接诊的小面积换药的轻度烧伤病例中婴幼儿所占比重更大,达到一半,其中又以1到3岁的婴幼儿最多。
“主要是热水、热汤烫伤,而且多发生在晚饭前后。”前天晚上6点到9点之间就有4个孩子住院,全是在饭桌上烫伤的。夏成德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是好动,二是不知道危险,特别容易被烫伤。
专家提醒,家中有幼儿的,家长一定要留意让孩子远离热源,饭桌上要看好孩子,不要把热汤放在孩子跟前,以免不小心打翻烫伤。目前家庭中电热饮水机非常普及,孩子按到热水龙头被烫伤的例子也很常见,家长一定要做好教育和防护。
烧伤后的早期处理方法
烧伤的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夏成德呼吁大力普及烧伤后的家庭早期急救常识,因为儿童烧伤大多数发生在家庭,但很多家长当时都吓得不知所措,其实早期的处理非常简单而且有效——
首先,烧伤后要立即脱离热源。热水烫烧伤要立即把衣服脱掉,因为衣服仍留有热度,会造成创面进一步加深,加剧疼痛。
如果皮肤很红、起泡,明显感觉疼痛,表明创面较浅,可以在脱离热源后进行冷疗,即用自来水冲洗或清水浸泡二三十分钟。之后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创面,然后用干净布覆盖创面送往医院治疗,以防灰尘等污染创面。早期得当的冷水处理,不但能减轻疼痛,还可以减轻水肿,以及余热造成的深部组织损伤。当然如果烧伤面积大、程度深,则不主张冷水处理,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抹牙膏、酱油等土法不可取,会加深创面深度
夏成德对上周接诊的一个病例印象深刻,这是来自须水的一个中年男子,双下肢热水二度烧伤,他先在当地一家个体诊所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这家诊所给他使用了一种自制的黑药膏,造成创面感染,送来医院时已由二度烧伤发展到三度,不得不进行植皮手术。
记者还见到一个来复诊的6岁小患者,由于脚面烫伤后创面处理不当,感染加深,形成瘢痕增生,除大拇指外的四个脚趾全部变形向上生长,无法着地。
“如果现在不做手术,以后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影响到行走功能。”夏成德为他进行了整形手术,进行了脚面植皮、脚趾复位,夏成德说,烧伤创面如果处理不当,感染加深,两三周不愈合就会形成瘢痕,两个月后就会增生,不仅影响外观,还影响正常功能,像这个小患者,就是由于瘢痕挛缩影响到骨骼的正常发育生长。
夏成德特别提醒,一些治疗烧伤的民间土法很有市场却是错误的,不但会刺激创面,还会加深创面深度,增加感染机会。如涂牙膏、酱油、风油精、碱面、紫水、红汞等,这些土办法是完全错误的,一定不要再使用。
忌口鱼虾等“发物”是误区,应少吃辛辣食物
人们烧伤后在饮食方面将鸡、鸭、鱼、虾等食品称为“发物”列入禁食之列,夏成德说,这是一种认识误区。
被烧伤后,机体会调动自身的能力去修复创伤,尽可能使受伤皮肤复原,在修复烧(创)伤过程中需要许多生物原料,最重要的是蛋白质。其次是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而这些物质大多存在于猪、牛、羊、鱼等动物的瘦肉中和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中,因此,应该适量摄取对创面修复有利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等。民间将鸡、鸭、鱼、虾等食品称为“发物”列入禁食之列,有人担心食用姜会长“姜疙瘩”,食用酱油、醋促使皮肤变黑等,从现代医学角度考虑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西医虽然在烧伤病人的饮食方面没有严格的忌口,但辛辣、油腻、刺激食品应尽量减少食用。
夏季烧伤事故多,父母多操点心,别让心爱的宝贝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