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5大"拦路虎"3招来应对
最近,广州多所小学纷纷开展2015年新生报名摸底工作,让不少家长都莫名紧张起来。眼看着孩子上小学日益临近,虽然报名不愁,但这半年到一年里如何才能顺利过渡,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日前,越秀区某省一级小学校长受邀在其对口幼儿园举行幼小衔接讲座,专门就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于讲座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记者据此记录和整理了一份小学新生入学“备忘录”,以供家长参考。
幼升小最容易遇上的“拦路虎”
幼儿园和小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一个以游戏为主,一个以学习为主,由于教育方式、生活作息及评价标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幼升小的前三个月到半年内,孩子的适应能力也将经受诸多考验。一年级新生入校后最常见的困难有几类:
1.生物钟失调。随便迟到早退、想请假就请假、中午午休时间长等,这些在幼儿园是很寻常的事。可到了小学,为了不耽误学习,早起早睡是必须的,午休时间也大大缩短。这样的转变,让很多一年级新生都难以适应,常常出现早上不想起、下午上课想睡觉等生物钟失调现象。
2.畏难情绪。在幼儿园玩耍惯了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守的规矩多了,学习的要求高了,老师也更严格了,往往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特别是活泼跳脱、调皮捣蛋的男孩,自控力比较弱,在学习压力增大、玩耍时间减少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焦虑感和畏难情绪,抗拒上学。
3.坐不住。刚上小学的孩子,还有一个喜欢乱走乱动的习惯。一会儿摸摸文具,一会儿跟同桌讲几句悄悄话,一会儿在座位上跳跳蹦蹦,一会儿挠挠耳抓抓头,要想安安稳稳听课,那是难上加难。就算能集中精神,多半也就在20分钟左右。而这个习惯,不但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也往往不被老师所喜爱。
4.孤独感。从幼儿园到小学,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不少孩子都会产生不安全和孤独感,尤其对于性格比较内向、交友能力比较弱的孩子,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他们在学校也很难感到快乐。
5、自理能力低。小学期间,老师的职责主要是教学而非保育,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少,需要孩子有很强的自理能力。然而,即便是上厕所、喝水、吃饭、睡觉、穿衣、穿鞋、整理书包和文具这些简单的事情,不少孩子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一旦上了小学,就会因自理能力差而面临诸多困难。
新生入学要做好哪些准备?
第一,心理准备要充分。
这位校长表示,在上小学之前,家长要告诉孩子TA所就读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正向的引导,会让孩子对学校产生向往感。然后,可以多给孩子描述一下小学的活动场景,以快乐、积极的内容为主,切勿说上学多苦多累,令孩子感到害怕、抗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趁着新生报名的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到新学校参观,看看学校的环境,和老师交谈几句,也能进一步增加孩子对学校的亲近感。
第二,共同准备学习用品。
1.书包、文具盒、作业本,以及其他学习工具,如拼音卡片、新华字典(第11版)、现代汉语字典(第6版)。
2.小闹钟。家长务必教会孩子看闹钟,有意识地规划好作息时间。
3.作业正确率统计表。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该表,并让孩子每天自己检查作业,全对的画星,不对的继续检查,直到检查出来为止。在此期间,家长可以适当给一点提示。根据统计表,家长和孩子每周和每月都可以小结一次,对孩子的进步和做得好的方面,应该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上述“拦路虎”提出的对策。
1.规律作息的培养,不能等到上小学以后再慢慢着手。建议从暑假开始调整孩子的作息,每天早睡早起,缩短午休时间。但有一点要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父母首先就要做好榜样,和孩子一起作息。若能坚持做到这一点,孩子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什么难事。
在提升注意力方面,还有一些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视觉辨析、符号辨认、舒尔特训练法、听觉注意力训练以及听动协调能力训练等,家长可以在网上查找具体内容。2.专注力培养。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听课、大胆发言,每天自己完成作业,自己检查。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多下棋、画画、做手工,或督促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从而通过这些方式来锻炼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
3.自理能力的锻炼。上小学后,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当天的事情也应该当天完成,为此,家长要提前一到两个月教会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图书、文具、玩具,自己穿衣系鞋带,自己按课程表整理和带齐学习用品以及衣服、搭餐的餐具等。千万不要像在幼儿园那样,孩子漏带了东西就赶紧往学校送。只有家长放手,孩子才能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