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看国外学前教育
这些年,在大城市上小学变得越来越难,本应该寓教于乐、轻松自在的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家长们也是带着小朋友投身各种辅导班、特长班之中。有专家指出,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讲,要谨慎看待这种"学前教育义务化"。
■ “剥夺想象力”的幼儿园教育
而在美国,40多年前的一起案子则对幼儿园教育影响深远。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母亲给3岁的女儿买回了生日蛋糕,当妈妈取下蛋糕上的樱桃时,女儿指着原来镶嵌樱桃的凹陷处不断喊叫英文字母"o"。事后,这位母亲把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类似的"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而自从幼儿园教她26个字母后,孩子便失去了这种能力。这位母亲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听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但是在美国,最后这位母亲竟然胜诉了。
■ 结构型的知识教育和放养型教育
随着全球的经济市场的竞争,使一贯具有满足感的美国民众开始感受到了压力,于是对上幼儿园孩子的压力也开始增大。许多幼儿园5岁的儿童的生活也就因此开始改变了,原来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自由的童年,开始搀入了基本的数学和识字的内容与有结构性的教育。有的甚至还留家庭作业以及进行考试。30年前美国的幼儿园的孩子当中只有5%的会识字算术,十年间比例上升到30%,近期的统计显示90%的幼儿园的孩子会识字以及做简单的算术。儿童教育部门对5岁的孩子开始接受有结构性的教育,表示是最佳时机,因为根据孩子们的大脑组织的生长和发展,在这个年龄对接受有结构性的知识是最敏感的时期,所以对孩子今后的记忆和逻辑思维有正面的帮助。
但是儿童健康与心理部门则反对,他们认为这个时期培训孩子接受结构型的知识教育限制了孩子从社会当中独立思考和摄取知识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社交能力和做独立决定能力都会造成伤害,从家长的角度也反映不一,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够在学校中学习成绩优异,所以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早期教育,于是就为孩子专门选择有教育课程的幼儿园。但是也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年龄更成熟的时期再开始接受有结构性的教育,于是坚持让孩子到不推进任何教育的幼儿园去,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获得两种不同的培养机会,就在一个星期之内安排一两天到传统幼儿园,无忧无虑的玩耍,另外一两天再有教育课程的幼儿园去认真的学习。
国内那些试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早点学小学课程,但是早开花不一定早结果。加拿大早教专家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如果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甚至智力发展。
■ 各国早期教育的观点
而韩国的教育学家则主张让孩子慢慢长大,等到孩子想学的时候才让他开始学习,先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到好奇时,在后面轻轻推他一把即可。此外,要多让孩子接触无所不包的大自然。
德国的家长和幼儿园的做法是通过简单的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德国幼儿园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不分班,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不同年龄段的人相处,学会不分大小平等对待,网上有人说,德国禁止学前教育,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德国所禁止的实际上是帝国时期的那种收费高昂的贵族学前班。德国幼儿园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不注重技能型的特长教育,而是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尝试和简单的社会规则。
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尤其会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些简单的小玩具、小作品之类的东西,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经常会让他们把自己做的东西带回家送给父母,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快乐。除此之外,幼儿园也会经常组织一些户外的参观活动,比如说参观巧克力博物馆,让他们知道自己平时吃的巧克力是怎么产生的,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学到了知识。德国幼儿园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脏”,加引号的,平时孩子们非常的规整,比如说玩具玩完之后一定要放回原处,衣服和帽子要挂在指定的位置,但是孩子们在动手的时候,比如说画画,就会把自己抹成一只小花猫,尤其是户外活动,但凡天气允许都会让孩子们在外面玩耍,又是沙子,又是土,一个个又都成了小泥猴,总之德国幼儿教育归纳起来就是顺其自然,秉承天性、合理引导寓教于乐。
中国的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投身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其实,家长累,孩子更累,小小年龄就有了厌学情绪。而澳大利亚的幼儿园主张--孩子最重要的事就是玩好。
澳大利亚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学业压力非常的小,平时主要的任务就是玩,甚至小学低年级同样也被澳大利亚人视为是幼儿园的延续,因此平时回家也没有什么作业,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好很重要,在玩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的也会获得一定的知识,但是任何的幼儿园都不会像小学、中学那样为了获取特定的知识而制定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