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小学生"轻装上阵:良好行为习惯是法宝

  对于5岁至6岁的幼儿园大班孩子来说,今年春天是即将告别温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幼儿园的老师们正着手为孩子们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做准备。怎样才能更好地使这些“准小学生”们轻松过渡?许多教育界人士指出,非智力因素的衔接更为重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人在一个社会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约束着人的行为,孩子也不例外。

  因为对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加强了关注,新学期开学不久,许多家长和老师通过观察都发现了不少问题,大多是行为习惯上的小细节,却让教育者有些哭笑不得。本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其实对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细节的纠正,是当前“幼小衔接”课题的关键。

  尴尬:不良习惯让人哭笑不得

  赣州某小学的一名老师介绍说,有一次,一名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突然在课间十分钟时躲在墙角哭泣,老师觉得很奇怪,走过去问了半天才明白,孩子哭的原因有点让大人哭笑不得——当天,这个孩子在和老师打招呼说“早上好”的时候,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摸摸他的头,拥抱他一下,他觉得老师是不是不喜欢他了,正越想越伤心呢。

  这名老师表示,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有部分孩子特别有礼貌,看见班主任老师和校长都会亲热地跑过来问好,然后举高两手,要求抱一下。如果老师满足了孩子的这个小要求,孩子会一整天心情很好,否则他们就觉得很委屈。这是从幼儿园生活中带来的典型习惯。

  还有的一年级新生回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爸爸妈妈:“我最讨厌学校的某某老师!”家长问为什么,孩子回答说:“他从来都不笑!也不说我们‘呱呱叫’。”家长到学校一问才明白,这些老师年纪稍大,上课时脸上表情比较严肃,不会像幼儿园的老师那样口气非常柔和,缓慢地说话和赞扬孩子。

  赣州市大公路一小的一名老师说,孩子们在幼儿园最爱听老师说的话就是自己被夸“呱呱叫”,现在注重教学知识的小学老师不这么说了,有些孩子就自闭,产生抗拒心理,拒绝听这类老师的课,让人头疼。

  有的孩子回家后,还一本正经地对爸爸妈妈说:“明天开始,我还是回幼儿园去上课,小学不好玩!”让家长束手无策。有的孩子到了小学,还特别喜欢在下课后,突然间要求老师抱一下,或者突然跑到一名女同学脸上亲一下,惹得教室里哭闹声一片,让老师更是有些哭笑不得。

  在这些突出的行为习惯问题上,幼儿园、家长和小学联手摸索,培养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习惯和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大班尽量贴近小学生活

  现在,许多幼儿园都把“幼小衔接”当做重要的工作来抓。日前,章贡区保育院就专门为大班家长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家长会,邀请经验丰富的小学老师,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作分门别类的专题介绍;赣州市保育院、章贡区保育院等幼儿园都适当调整了课时,延长了大班每节课的课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能够安静下来,为小学课堂的45分钟学习习惯做准备。

  一名姓曾的老师谈到对大班孩子行为习惯的改变时说,小朋友一升入大班,老师都会开始给他们做心理准备,树立他们是大孩子、小主人的观念,让他们从心理上长大,对小学有很向往的感觉,期待到小学去读书,同时从课堂到言行举止和生活方面规范他们,比如上课的坐姿等等。总之是要让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尽量贴近小学。

  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会比中班、小班更严厉。老师在教学中举例也会尽量贴近小学教学事例:比如课间做操,小班的小朋友都是模仿做些卡通的动作,而大班的孩子就要和小学一样做规范的动作。包括课堂上的游戏也是和小学的游戏接近,让孩子渐进式适应。

  同时配合些交流活动,如让大班的小朋友参观小学;让小学生到幼儿园给小朋友做讲座;把教室布置成小学课堂的样子。这些活动无形中都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小朋友,小学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心理上有准备。

  小学:渐进式改变培养好习惯

  由于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小学一年级新生时,小学老师和班主任也面临很大的压力,正在做积极的探索。

  有小学老师指出,小学与幼儿园大不一样的是上课的纪律问题及定时完成作业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就很难坐下来听好一节课;如果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因此,首先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必备因素,从而培养幼儿的各种姿势、任务意识和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倾听。比如通过复述故事,培养幼儿用心听的习惯,正确的坐姿,正确的举手姿势,正确的握笔姿势,科学地用眼、用脑小常识,爱护学习用具,单独完成当天的功课等习惯。

  其次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的生活习惯、社会秩序,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违反。例如:站队时不能拥挤、大声喧哗,收玩具时摆整齐,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

  三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与幼儿园最大的不同在于,幼儿园里每天都有几名老师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内,每天老师都会不断地提醒小朋友要洗手、擦脸,脏东西不能往嘴里放等,可是到了小学后,每班仅有一个班主任,需要孩子自己学会照顾自己,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四是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形象的教学,学习生活技能,比如开展主题活动“我的小书包”,通过整理书包、画书包、书包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达到了书包整洁、文具保管好的教学目的。在游戏后,让孩子清理场地等,通过持之以恒和循序渐进的练习,达到形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专家:学校家长形成合力

  对此颇有研究的秦秀清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学一年级新生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是最基础的自理能力——做到自己穿衣服、吃饭、整理书包这样的小事情;能按照学校的规定坐在教室里坚持上课;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学会和小朋友交朋友,也就是老师说的找朋友的意思;脱离老师,能自觉地学习,完成作业。[!--empirenews.page--]

  有专家还表示,有了这些良好的培养行为习惯措施,最重要的巩固是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因为在幼儿园里形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了。如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自我服务的内容,往往会家人取而代之。因此,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家长的配合支持,才能收到效果。为了巩固幼儿园里学到的自我服务技能,我们应该利用家长会和宣传栏,向家长们介绍培养幼儿的重要意义,希望家长尽量在家里安排幼儿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坚持要求孩子去做。可见,做好家庭工作,使家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

  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原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绝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成功。因此,它最需要的是持之以恒。

(0)

相关推荐

  • 暑期家长聘训童师训练准小学生行为习惯

    "让女儿坐在课桌前,不给她零食吃她就哭闹.奶奶平时疼她,常用零食哄她安静,结果这个习惯就改不掉了."昨日,准小学生家长邹静向记者感叹,女儿平时一直由奶奶看管,幼儿园上得断断续续,今 ...

  • 准小学生如何顺利过渡?

    上学读书,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如何协助家里的"准小学生"顺利完成这个过渡阶段,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爸爸妈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

  • 你买齐了么?如何帮准小学生采购学习用品

    还有两周左右的时间,年满6岁的孩子即将踏入小学校门,开始人生的新阶段,这是家庭中一件可喜的事情,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孩子成了小学生,就要有专门的学习用品了,高分小编咨询了几位有经验 ...

  • 准小学生的四大"病症"疗法

    病症1:对学习缺乏兴趣 现在的"准小学生"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幼儿园里,每天都是欢乐的"游戏时光".上了小学,每天都是课堂学习,以"静"为 ...

  • 恶补拼音和数学 准小学生在家上课进行时

    眼下距离9月开学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但沪上一些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准小学生们已经提前"开学",有的在家按照小学课表作息,也有的赶"末班车"恶补拼音和数学.昨天, ...

  • 准小学生要玩得益智.健康

    从现在到开学前的两个多月里,准小学生们又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没必要刻意去做大量识字.学算术.学外语这样的学科知识准备,要让孩子轻轻松松地进小学."教育专家们表示,在幼升小的当口, ...

  • 如何培养准小学生阅读习惯

    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就培养.家长们就应该抓住孩子喜欢听故事的阶段,努力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 1.作一个新闻讲解员. 当他在场时,讲述你今天做了什么,你在为他做什么,甚至在读什么书.将文字与事物 ...

  • 准小学生需培养四种习惯

    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一.写的习惯. 学生完成作业就好比家长做完工作一样,是一种责任.所以,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建议孩子放学回家 ...

  • 80后父母如何为"准小学生"做习惯准备

    大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怎么办,特别想抓紧上学的一段时间给孩子提前喂一点知识,免得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和父母想象的不同的是,小学老师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缺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指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