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有纯真的自我而不是"小大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报告》调查结果的显示,与别国的孩子不同,中国的孩子更喜欢的课程不是音乐、美术等跟兴趣爱好有关的课程,而是语文、数学、外语等与高考密切相关的课程。可以说,中国的孩子很“懂事”,颇合中国万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心理,但正如参与调研的专家所言,这种“喜欢”和“懂事”更多的是来自“理智”而不是发自内心。
这种“喜欢”和“懂事”不一定是值得欣喜的事。因为其背后是孩子背负的更多压力和对其他事物兴趣爱好的过早扼杀和放弃,也意味着孩子天然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被喜欢”中消磨,而后者也许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更有价值。而现在,有几个学琴、画画的孩子是因为喜欢?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为了得到各种名目的加分,是在为拥有一个特长生的资格而“被喜欢”着。
现在,学业负担已经成了大多数中小学生的不能承受之重。孩子成为家庭中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最辛苦的人。不要说面临着高考压力的高中生,在北京,一个小学生上五六个课外辅导班都是稀松平常之事,双休日成了名副其实的星期六、星期七。好好学习上个好初中再上个好高中再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几乎一上学,我们的孩子就像个齿轮似地被安排在这个链条中按部就班地转动着。由此导致厌学、沉迷网络游戏、甚至采取结束生命这种极端反抗形式的案例不时见诸媒体。这不是个别家长的错,也不是某个学校的错,而是整个教育的功利导向所至。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沦为实现功利的工具。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育应该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而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初期的中小学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但现在孩子像大人似的知道如何自我克制和约束,甚至“说慌”,则预示着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偏离教育的本意了。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个考试的高手,而是一个个健康、智慧、真诚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纯真的灵魂。
刚刚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针对目前的择校、学生减负以及高考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发展措施,希望我们的孩子有更公平的学习环境、更多元的评价认同和升学途径,更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享受学习求知的快乐的时候,能保持更多的纯真的自我,更像个孩子而不是“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