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和社区"对话"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纲要》还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孩子是社区的一分子,在与社区的接触中认识社区、了解社区,形成他们最初的是非观、善恶观,从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处事、与人交往。因此社区这个大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对孩子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我园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幼教课程改革试点园之一”以来,学园领导认真组织全园教职工学习幼儿园新《纲要》精神,结合学园的实际,确定了《社区资源的整合课程模式》的实验课题,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一年多来,在全园教职工的不懈努力、认真研讨下,经过精心设计、大胆实践,已获得阶段性成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走进社区,以社区教育为切入口,全面带动幼儿园教育教学
社区本身就是一部大教材,它时刻在起着教育作用。我园地处云谷小区中心花园,幼儿园周围优美的环境、完善的绿化设施,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可利用资源。我们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景中”来。
1、引领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到“社会情景中学习”
知识是通过社会情景中的交流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社会情景中的交往与合作对于儿童的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多地禁锢了幼儿的创造与想象空间,因此,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社会情景中学习”,给幼儿充分、自由的想象、发挥的空间,我们的教育效果远比预期的来得好。如:在活动《云谷小区是我家》中,我们充分利用小区公园幽雅、整洁的环境优势,以自然、亲切的绿色环境呈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去感知环境的优美,幼儿自发地萌生出热爱小区进而爱护小区的情感,从而促使环保课题《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的产生与开展。一连串的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幼儿浓厚的兴趣下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样优美的地理优势即使教师精心布置也不及于此。因此,把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社会情景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是一种新举措,新的进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从“课堂中学习”到“社会情景中学习”,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替代,而是更进一步的资源整合。
为了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我们通过带幼儿到小区超市观察售货员是如何接待顾客,货架上的物品如何摆放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1元钱购物”活动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另外,我们还带幼儿参观理发店、银行、小吃店等,让幼儿通过与社区内人员的语言交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利用节假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宣传活动,将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成果向社区展示、汇报,让教师、幼儿产生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如“三八”妇女节时,中段老师组织幼儿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世上只有妈妈好”主题画展,孩子们大方地站在画展前为来往的小区行人介绍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妈妈的一份祝福,让来往的行人们称赞不已,也让妈妈们十分欣慰。
2、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各主题活动开展。
每一个地区都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泉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戏剧文化、古建筑文化、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等,将这些本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精心选择、设计,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将给家长、孩子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中二班的主题活动《地方戏剧瑰宝》中,老师们通过挖掘泉州木偶戏剧这一特色文化,选择以木偶艺术和高甲戏欣赏为主,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戏剧图片、木偶教具、欣赏戏剧VCD、实地参观等多种途径,让幼儿初步感知戏剧文化的特色,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从而推进本土特色活动在其它领域的开展。中一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泉州建筑物》同样也挖掘了泉州古建筑的特色文化:古建筑的古朴、楼群的错落有致。经过一阶段的活动后,孩子们不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幼儿说的欲望。另外,在开展了这个活动以后,孩子、老师、家长之间产生了很好的互动关系,如:老师与孩子共同探索,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后,幼儿与家长之间据此话题产生互动,家长对主题活动所产生的疑问反馈到教师处,又产生了教师与家长的互动,由此形成了三者之间“流动型”的互动关系。
二、融入社区,让幼儿园真正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使幼儿园与社区在互动中升级。
幼儿园与社区互动,对于双方都是十分有益的:幼儿园充实了课程内容,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家庭和社区则有更多的机会接收到来自幼儿园的教育辐射。
1、定期开展开放性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与社区的互动形成。
我园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幼儿园开展各种对外开放活动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在与社区各有关部门的认可、支持下,学园定期组织幼儿与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开放性教育活动,如: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同时为抗战在“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孩子们最真挚的祝福,我园与丰泽源淮社区、街道居委会联合主办了一场以“告别非典、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社区现场作画活动,整个画幅长达10米,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笔触、纯洁的童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深切关怀,社区的人们目睹这一场面,也被孩子们的举动深深地感动着。
2、与社区合作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在社区内开展各种文娱活动,是丰富社区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我园地处小区的中心花园位置,小区内拥有场地(休憩场所)、布景、安全保障等有利的资源,如:小区的老人协会里有一支热情、活跃的老年表演队伍,于是,小段老师们通过精心策划及安排,与小区老人们开展了一次精彩的联欢会,年逾古稀的老人们看着孩子们笨拙的表演、听着孩子们稚嫩的童音,心里乐开了怀,孩子们也被老人们的秧歌舞逗乐了,大人、小孩们一起坠入了欢乐的海洋;“夕阳无限好”——在为丰泽区老干部、教师们的祝寿活动中,老人们矫健的步伐、优美的舞姿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憨态可拘的动作引来会场的阵阵掌声,孩子们同样也以精彩的节目回报给爷爷奶奶们:动听的《妈妈格桑拉》、时尚新潮的《宝贝时装秀》、诙谐有趣的《老鼠和醉猫》……逗得爷爷奶奶们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表达着对爷爷奶奶深深的敬爱与祝福,一句句“祝爷爷奶奶生日快乐”的话语在老教师们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联欢活动,实现了幼儿园与小区的合作互动关系,实现了园内外的资源共享,不但丰富了活动形式和内容,节省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扩大了幼儿园的影响,提高了服务质量,深受小区居民的喜爱。
三、服务社区,让社区为课程搭建平台,促进幼儿的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形成。
我们带着孩子走进社区,亲近社区,融入社区,孩子们深深地爱着这个给了他们许多快乐和回忆的“城堡”,于是,就萌发了为“城堡”服务的念头——孩子们有了保护社区、为社区分忧的意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幼儿萌发主动为社区服务的念头时,我们及时地给予引导、启发,并相应地引领幼儿开展一系列的为社区服务的活动。如:孩子们发现小区公园的环境遭到居民的破坏时,自发地为制止环境破坏“出谋献策”,通过“为小区设计环保标志”、收集环境污染图片在小区进行现场宣传、升旗仪式上的环保小卫士宣言等途径呼吁人们爱护身边的环境,让公园永远那样整洁、美丽。另外,孩子们还利用节假日主动向老师提出为小区劳动的想法,如:植树节里,小小班的孩子们提着小水桶小心翼翼地为小花小草浇水,中班的孩子们提着塑料袋认真地在替公园清扫垃圾等!由孩子们因环境因素自发形成的保护意识,将更加容易形成幼儿的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这样的学习方式取代了教师只是借助挂图、木偶教具等方式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而且效果更加显而易见。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社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社区教育已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社区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宝贵的,它为教师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作为受益者的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挖掘社区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辟新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