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在弱智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的低智商儿童占正常儿童总人数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一百个儿童中就有一名弱智儿童。对于如此之高的比例,我们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
我的班级来了个新生——小丽,虽然穿着干净合体的衣服,但眼神和举止却透露着不正常,这种儿童为何不送到弱智幼儿园去,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迷惑不解。
开学一周后,我见到小丽的妈妈,她的一番话打动了我,“我是一个母亲,虽然她的智力不正常,但既然我生养她,就应该付出爱,就应该让她得到更多的爱。我希望她能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接受和正常人一样的教育,让同龄人去影响她,也许会对她的智力转变有所帮助……”
有的教学方法即使是对正常儿童效果也不太显著,何况是一名弱智儿童呢?面对一位母亲的殷殷爱子之情,我怎忍心让她失望,我决定运用尝试教学法对小丽进行尝试教育。
尝试教学把以往的“先讲后练”改为“先练后讲”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提供给孩子一个轻松的尝试动手机会,让幼儿自由地发挥想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我首先从小丽的能力培养上着手。
小丽有个特点,喜欢看热闹。于是我就有目的地引导她观看小朋友劳动的情景,然后再鼓励她加入小朋友的队伍。一边“玩”一边模仿同伴的劳动技能,当她“玩”得不高兴时,我就教她一些小窍门,她就会继续“玩”下去。经过几次反复,小丽终于学会了一些劳动技能。
运用尝试教学,小丽学会了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还能主动为班级和同伴服务。如:帮同伴摆好椅子,将洗净的毛巾挂好等。看到小丽的进步,她的家人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坚定了我对小丽进行进一步尝试教育的决心。
小丽的耐心十分有限,仅相当于同龄人的三分之一,因此要求她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知识是困难的。在教小丽认识正方体的时候,我提供给她动手尝试的机会,第一步我要求她从众多的形状各异的积木中找出跟老师出示的相同形状的积木。第二步要求她为积木“化妆”,每一面都贴上漂亮的彩色纸,每贴好一面在桌上放一个圆片,最后她得出结论:这个积木有六个面。第三步要她将几个一样大的正方体积木顺次堆积,然后启发她想想:为什么不论哪个面朝上堆放,而最后堆好的积木却是一样粗呢?经过反复观察,她得出结论:这个积木每一面都是一样大的。
这样小丽通过动手尝试,知道了正方体的特征: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同时我还奖给她一朵小红花,并且在全体幼儿面前表扬了她。这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一种鼓励。渐渐地,我经常听到同事们和其家人反映:小丽变“好”了。
小丽的转变证明:我们尝试教育成功了,更说明了教师应给幼儿提供较多的动手尝试机会,唤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留给幼儿发挥想像和动脑筋的余地,这样才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