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个月新生如何应对新环境
新学期伊始,很多刚刚升学的学生都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刚上小学的一年级新生。而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准新生也出现了一些的状况,专家建议,应重点培养行为习惯。
“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很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这也是令老师们感到很头疼的一个时期。
开学仅一周,记者走访沈阳市多所小学,发现要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阶段,除了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家长讲究些教育方法。
记者在一所小学看到,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排着整齐的队伍进教室,而一年级新生不是打打闹闹,就是跟不上队伍,零零散散地往教室里走。上课时,有个别同学注意力不集中,随便说话,甚至不举手就站起来。
宁山路小学一年级杨老师认为,新生之所以散漫,是在幼儿园阶段养成的习惯。虽然很多孩子在上学前都去过学前班,但那毕竟与学校的环境和要求不一样。
多年从事一年级教学工作的王老师表示,新生课上坐不住,老师可以在上课20分钟左右带领同学做做手指操或者讲讲儿歌,做一些律动。对于孩子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新环境。王老师建议,开学第一个月应该作为新生过渡期,尤其是刚入校的一周,最好不要安排全天授课,让孩子们有个适应的过程。
同时,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比如看电视时,要求孩子坐下认真地看20分钟,再给孩子提一些问题,看看孩子听懂了没有,听听孩子的回答,听他是否表达得清楚,口齿是否伶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定时喝水等习惯,这样将有利于让他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要经常强调作息时间,看书时要求孩子坐姿端正,爱想、爱问并认真回答问题,写字时正确握笔,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
记者通过对多所小学的了解,发现一年新生的学习程度和基础都各不相同,而要求他们在入校后短时间内就达到同样的标准,难度很大。杨老师告诉记者:“个性化教育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老师要善于通过日常行为,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并因人而宜实施差异化教育。”这里也需要家长的配合,不要总是跟孩子说“看人家孩子表现怎么怎么好,同事家孩子都当班长了……”由于孩子的性格、特长不同,他们在刚入学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各不相同,家长不要过多的给孩子压力,而应该正确引导,让孩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