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孩子的"攀比"消费

  上海市闵行区佳佳幼儿园 汤健

  案例故事:

  快到圣诞节了,孩子们聊天时都会回忆起以前过圣诞节的情形,还会联想起今年的圣诞节会爸爸妈妈会带去哪儿玩。虽说圣诞节是外国人的新年,但是离我们新年——元旦这个节日很近,快到圣诞节的时候,人们也为过新年做准备了。“圣诞节”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家的期待。过节总是开心的,我们的孩子也喜欢上了圣诞节。当然,商家也十分看好这个节日,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宣传、推销举措。

  早上,文文小朋友带着“麦当劳”的“魔法棒”玩具兴高采烈地来到幼儿园,吸引住了一大群孩子。“这是动画片里的‘魔法棒’,过圣诞节可以点礼物的!”。“这是麦当劳里的玩具!过圣诞节才有的!”“肯得基也有圣诞节礼物!我明天也去吃!”的确,这根魔法棒很吸引人,孩子们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比我们还多。第二天,果然有很多孩子也带来了相同的魔法棒,或者是肯得基的圣诞玩具。可见,那些孩子也想拥有这样的玩具,这就是孩子身上的攀比现象。而孩子的家长也只是一味的顺从,满足了孩子的要求。

  既然孩子们喜欢“魔法棒”,那么,何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个呢?于是,我请小朋友们一起商量怎样做魔法棒。大家为做好这个魔法棒可动足了脑筋,一起找来了五颜六色的手工纸、亮晶晶的粘贴纸、固体胶、透明胶……开始动工了,很多孩子在动手制作时发现了很多问题:这根棒棒怎么做、五角心怎么做、怎样让纸卷起来的棒硬硬的、在棒上装饰点什么就更像魔法棒等等。“我们在棒棒里塞点小棒积木吧”、“我们把两支记号笔用胶布连起来,再包上手工纸吧”、“我们把圣诞树上亮闪闪的东西贴在魔法棒上吧”,这些都是孩子的好注意,在大家的合作下,在我的帮助下,一根根的魔法棒做成了,孩子们都高兴地挥舞起手中的魔法棒来。虽然没有麦当劳里的漂亮,但是,从孩子们的神情上我发现,他们在自己动手做魔法棒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快乐。

  感悟:

  其实,班中孩子身上的“攀比”消费现象很普遍,男孩子看到别的朋友有遥控车、有天线宝宝、有奥特曼等等,小女孩看到别人有漂亮的娃娃、衣服,连一个小小的发夹,他们都会攀比,别人有的自己没有的、自己喜欢的就吵着、闹着要爸爸妈妈买,甚至还会要求买比别人更好的东西。家长如果忽略了孩子“攀比”心理的膨胀,宠爱孩子、满足孩子,任其发展,那么,攀比消费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将深深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孩子的身心就无健康发展可言。

  策略:

  攀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状态。攀比心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方式、消费习惯都有关系都有密切的联系。作为孩子的老师,作为孩子可以信赖的人,当我觉察到孩子的攀比消费的心理之后,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改变孩子盲目攀比的现象。

  一、改变家长的消费观

  消费观反映着人的健康心理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高档化,社会与家庭消费的时尚影响着孩子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儿童的消费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不良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缺乏辨别能力,因此,需要从改变家长观念做起。在家长论坛活动中,我一一举例孩子身上的攀比消费的现象,又举出小学生、中学生的品牌消费现象。这些攀比心理若得到父母错误的支持,会使孩子的消费欲望不断膨胀,虚荣心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和家长共同分析了孩子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形成原因,共同商量改变这一现象的策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们也感觉到了高消费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应提倡适度消费,对于幼儿的攀比消费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在选择玩具时要考虑玩具的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为孩子选择购买衣服时要考虑衣服的实用价值,为孩子购买吃的东西时则要考虑营养价值等等。

  二、转移攀比的支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我们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好习惯、好行为、动手能力、为班级做好事、帮助别人等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我了解到茜茜小朋友用自己的旧娃娃攀比邻居小朋友的芭比娃娃,也要妈妈买时,我就和她一起用纸巾给娃娃做了一条“纱裙”,又用漂亮的布料给娃娃设计了好几套可以拆换的衣服,茜茜剪衣服样板,妈妈再把衣服缝好。就这样茜茜再也没有提起要买芭比娃娃了。茜茜妈妈说:还是老师有办法!

  三、扩展游戏的材料

  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孩子的消费愿望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现在,市场上幼儿价位颇高的游戏材料、消费广告良莠不齐,不断地刺激孩子的购买愿望,驱使孩子产生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我们仅仅有这方面的认识和忧虑是不够的,应该以自身的渲染力引导孩子理解、感受并不是高价位的活动材料才是最好的,一些不起眼的废旧的材料同样变成好玩、好用的东西。因此我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自然材料、废旧材料,投放、运用到了孩子的活动中。如用食品袋、包装盒开“娃娃超市”的游戏;用各种废旧纸盒制作汽车、小动物住的房子;又如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布料做沙包、布棒;用可乐瓶做保龄球、酸奶瓶装上橡皮筋做“拉力器”等等。我们的孩子参与收集、参与制作、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感受到了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游戏材料会玩得更开心,才是最有价值的。

  孩子是好模仿的。他们的消费价值观来自于成人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转变孩子攀比消费的心理,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0)

相关推荐

  • 怎样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

    尤女士的孩子4岁多一点,以前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后来才把她带到自己身边,也送进了幼儿园.也许爷爷奶奶跟她说过,爸爸妈妈在外面赚好多好多钱给你买好吃的,现在孩子变得爱攀比了.有一天她气喘吁吁地从幼 ...

  • 孩子有攀比心理怎么办

    一.案例: 尤女士的孩子4岁多一点,以前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后来才把她带到自己身边,也送进了幼儿园.也许爷爷奶奶跟她说过,爸爸妈妈在外面赚好多好多钱给你买好吃的,现在孩子变得爱攀比了.有一天她气 ...

  • 透视孩子淘气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

    导读:孩子淘气确实让人头疼,但也并非无药可医,现在就让我们从孩子的五大经典淘气行为开始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常听些妈妈说"孩子哪儿都好,可就是太淘,打人,有时还撒谎,真不知他是怎么形成这些习 ...

  • 活动透视孩子健康状况

    父母亲对子女的祈望,不仅是不希望他或她输在起跑点上,也更不希望他或她在成长的任何阶段中有稍微的落差存在.此时,父母亲最关心的莫过于喂养宝贝的拿捏是否恰当?小宝贝的生长发育是否合宜?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从 ...

  • 近年子女教育消费排名第一,学前教育需关注孩子内心需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共同的心愿.据一项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子女教育费用已经在城市居民总消费中排在第一位,大大超过对养老和住房的投入比例,而这种教育 ...

  • 孩子不喜欢家长攀比

    导读:家长之间见了面,讲述各自的育儿心得,并相互交流经验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过,交流之中,许多家长往往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人家的孩子比较,而这种场面经常都会"上演". 家长凑 ...

  • 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攀比怎么办

    攀比付出的代价 代价1小小的人儿学会了攀比 远的不说,就说在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么一丁点儿的孩子竟 ...

  • 留守儿童:接不过来的孩子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无视和误读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不少与如何跟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的活动吸引了家长们的眼球. 吸引眼球的活动背后,折射的是对家庭教育的反思.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在工作快节奏的城市,父母们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