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育:多元智能与建筑游戏的多种教育功能
多元智能理论将智能定义为:在一定社会文化条件下,人解决实际问题及创造新产品的能力。这与我们素质教育提出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建筑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玩具建筑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构造建筑模型,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此种游戏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性,有利于幼儿积极动手动脑,是促进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与幼儿创造潜能充分开发的有效途径与手段。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的多元性,启示教育要充分挖掘建筑游戏的多种教育功能,在真实的游戏(生活)情景中使幼儿运用多种智能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作活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简单的认识和作法: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促使幼儿建立起平等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实践与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才能激活幼儿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与从事创新的愿望。在建筑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大家有事互相商量,共同想办法,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例如:在美化“小区”活动中,我们通过设置场景,启发、引导小朋友美化环境,小朋友们自由结合,2、3人一组商量怎样搭建,在商量中,有的小朋友说搭建商店,有的说搭建超市等,他们各抒己见,先搭建谁的构想呢?小朋友们想出了个好办法--“猜丁和”的游戏。谁赢了,就先帮谁搭建他的构想。这种愉悦游戏氛围,对培养幼儿平等合作意识及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大家共同制作丰富的辅助材料,激发幼儿构建兴趣,丰富创新思维。
首先,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建筑图片、照片、书等材料,供小朋友们欣赏、观察,使小朋友对一些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有了感性认识,为建筑活动提供了素材,为再创造做充分的准备。例如有些小朋友在搭积木时,时常去看看图片、看看书,找点灵感或是查查资料。过一会儿,他们搭出的建筑物既有模仿的部分,也有创造的部分,构成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其次,我们经常和小朋友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出许多辅助材料,如各式贴画、色块数字等。这些材料的投放,使建筑游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堆砌游戏,而成为有主题、有创造、有变化的复杂活动了。例如:以“我的家真美丽”为主题的游戏中,我们先引导小朋友们谈自己家附近的各种游乐场、商店、超市等设施,同时在建筑区里投放了大家一同制作的各式屋顶、招牌、数字牌、秋千、滑梯、果树、草坪等材料,然后,我们在建筑区搭建了一幢孤零零的住宅楼,引导小朋友美化这里的周围环境,小朋友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他们搭建出各种高大漂亮的住宅楼,还贴上了楼号,装上了漂亮新颖的“窗户”、“门”,(小朋友们用油画棒先画在纸上,再剪下贴在积木上)在住宅楼的附近搭建出幼儿园、医院、超市、公园、停车场等建筑。通过给这些建筑物挂招牌,小朋友们还认识许多字,培养了小朋友们认识汉字的兴趣。在搭建中,我们还注意引导小朋友们怎样美化环境,小朋友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小区”里种上各种绿树、鲜花,在“楼房”周围铺上绿油油草坪,摆上路灯、亭子、长椅、垃圾筒等公众设施。在老师的不断启发引导下,小朋友们搭建小区环境新颖漂亮、别具一格,充分显示出小朋友们独特创造力。
三.拓展建筑区游戏功能,为幼儿创设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空间。
就如,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水平与组合方式存在,促使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和成就自己。建筑游戏中,有许多小朋友具有独特的见解,创造力较强,但有的小朋友往往会模仿别人,使其作品产生雷同,没有特色。如何使使更多的幼儿在建筑游戏中都能获得成功与发展呢?我们在建筑游戏中尝试着遵循了探索性和个性化原则,鼓励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大胆构思,大胆活动,不拘一格。例如在“国庆节”主题活动中,汉汉、曦曦、依依等小朋友在建筑区搭出高大的“大舞台”,“大舞台”旁边有“化妆室”,下面有“看台”等,我问他们:“在电视里,我们看见的大舞台由于有各种颜色的灯光一照,显得非常漂亮,我们能不能再想想,使我们的大舞台也变得更漂亮些?”小朋友们想了想,汉汉最先想出好办法。他用油画棒在纸上画了一些色块图案,然后贴在“台面上”,“大舞台”好象灯光闪烁,整个舞台都漂亮起来。台上还摆上了正在翩翩起舞的“小朋友”,大舞台顿时流光溢彩,充满了勃勃生机。这时我又问到:“在这么漂亮的舞台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时,有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当起了“节目主持人”,叫来其他小朋友表演节目。大家在歌声、哭声中举行了“欢渡国庆”的小小联欢会。在建筑游戏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幼儿创设“人人可求新”“人人可参与”“人人可表现”机会,使每位幼儿的实践及创造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一学期来的探索与实践,我认识到: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在建筑游戏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充分挖掘其多种教育功能,不仅能促进幼儿进视觉空间、语言智力、肢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儿实践及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