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上的幼小衔接心理辅导课
导读:因为总拿“优秀的孩子”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所以拥有家长身份的人,时常处于焦虑状态,都不会摆出什么好看的脸色。忘了自己是这世上最普通的父母,生出来的也是最普通的小孩,凭什么要求她做什么都奇迹般的不出错?
闺女幼儿园毕业时,园方很郑重地,特别为毕业生的家长们上了一堂幼小衔接的心理辅导课。
讲课的老师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座有谁是单位的一把手?
都在偷笑,没人吭声,肯定也有那么几个坐在人民群众中间,只是为人比较低调。
老师很自然地引出所以——所以啊,你们不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到了小学就非得考一百分,非得当上班长。
道理都很明白,然而,等真正升入小学,真正面对孩子的试卷时,自以为平和的心态却是假的,仍然会有小小的失落气急败坏地写在脸上:这道题这么简单,怎么会错?那个明明教过了,怎么还是忘了呢!
有时急的还不止这些,比如,几乎每顿饭,她都要笨手笨脚地打翻一只碗,递给她一杯牛奶,总有半杯会洒在地上,同样学一项运动,别人都可以丢手了,她还停留在最初的起步阶段……
因为总拿“优秀的孩子”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所以拥有家长身份的人,时常处于焦虑状态,都不会摆出什么好看的脸色。
每次为小事发过脾气后,也会立马清醒立马进入追悔阶段——每个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长时间表,为什么我要那么着急?
忘了自己是这世上最普通的父母,生出来的也是最普通的小孩,凭什么要求她做什么都奇迹般的不出错?
我闺女有时会小声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件事,但是你听了一定会发脾气的。这句话让我心惊肉跳,不仅失望于自己失败的慈母形象,有时也颇害怕地想,以后她大了,很多事情更不愿对我说了吧?
我的女领导感叹过,真应该持续地去办一个公益性的家长学堂,请老师给家长们上上课,因为没有人教过我们,应该怎样去做父母,怎样和孩子沟通。
有一点朴素的道理其实我们都懂——耐心,也许就是最好的教育。
面对大度的从不记仇的孩子,我常常无比惭愧,痛下决心,并抄下一段教育专家的提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大人要学会自我调适,脾气快发作时,深呼吸至少10下;情绪受影响时,写下来:孩子什么事惹我不开心?用什么方式有效?换人处理,自己情绪失控时,找家中其他大人处理,自己静一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