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探索型主题活动
苏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元化已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课程之间需要整合、教材与生活需要关联、学校与社会之间需要交流、师生之间需要互动、个别差异需要受到尊重。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实施能充分体现以上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幼儿园课程中的各类活动一部分是由教师预设,另一部分由幼儿自发生成。探索型主题活动从主题内容的产生、发展和探索成果的展示,都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愿参与、主动探索和自主建构,使这类活动有了明显的低结构、开放性的特征。探索型主题活动作为低结构活动,体现它有结构但不僵化、有弹性却不松散。在教师对整个主题活动的展开有预期的目标。但是,整个活动中所出现的幼儿随时生成的探索热点,就不是教师事先所能决定的。整个活动过程既重视个体差异,也促进了人际和谐,从鼓励自由分享中寻求共识,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显示教师和幼儿都在互相学习,两者都是活动情景中的主人。综合主题探索活动是整合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兴趣的基础上,选择系列活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贯彻幼儿培养目标。我根据课程指南和本班实际,对活动的可能方向、所需环境、资源和材料作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发生成的,具有发展价值的兴趣点与预设活动的内容有机结合。有关专家认为,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有三点:一是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长期的深入主题探索;三是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主题网建构的原则应是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可运用家长和社区资源的、方便幼儿实际操作的。根据以上认识,针对小班幼儿特点,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结合节日确立活动主题
幼儿教师作为和幼儿朝夕相处的人,在课程设计中的参与最具体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进行主题方案教学时的预设与生成。因此,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设计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我发现最吸引幼儿关注、对幼儿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主题就是各个节日纷纷到来有一天,徐文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五彩拉花,我们两位老师在布置班级挂拉花的时候,小朋友都围在我们的身边,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说个不停:“老师,你们在干什么呀?真漂亮呀。”“知道为什么橙橙班打扮的这么好看吗?”孩子们摇摇头。于是,我告诉小朋友:“元旦马上就要到了,要过新年了。”“我知道过新年要穿新衣服”“我妈妈已经给我买了新皮鞋了。”“过新年要放鞭炮的”“我爸爸已经买了好吃的蛋糕了。”于是,《过新年》这个主题就这样产生了。近期我选择了“过节真热闹”为主题,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新年文化,为幼儿提供一个了解本民族传统节日时不同的风俗习惯,有助于幼儿树立开放意识。在“三八节”来临之际,我又选择了“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意义,我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制定了适宜的活动目标,选择了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本班幼儿学习特点的活动内容。幼儿在活动中非常投入、专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结合季节确立活动主题
《纲要》指出:在确立活动主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特点和幼儿生成活动的需要,灵活地、有针对性地选编、组织内容。如:在秋天里,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树叶特别感兴趣,落叶飘飘,每天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孩子们都爱捡地上的树叶。“你看这片树叶黄了”“我捡的树叶是尖的”“我的树叶上有一道一道的”。孩子们把他们捡到的树叶当成宝,有的小朋友还把它偷偷的装在兜里,舍不得丢掉。我设计了“五彩的秋天”这一主题,预设了几个二级主题——《香香的蔬菜》、《小树叶找妈妈》、《秋天的水果》等,根据幼儿对树叶的浓厚兴趣,融入了音乐活动“扫落叶”,语言活动“秋风吹”,美术活动“美丽的树叶”的教学内容;引导了全班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贴画活动,同时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象什么,和他们一起去贴一贴,拼一拼,画一画,引导他们共同合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利用秋天的树叶等自然物标本进行剪剪、拼拼、印画、贴贴、等操作技能,选择各种材料自由表现,大胆想象,从而感受了秋天的丰富性。
三、在主题背景下的生成活动
探索型主题活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而广阔的教育模式。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从原来的课程的操作者转换成课程的编制者、研究者。现代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处理好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我们幼教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教师应处理好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注重活动的过程,支持幼儿的发展。新年(元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目前,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老师们精心准备了这一主题活动。当主题活动《过新年》在欢乐的气氛中接近了尾声。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唱唱跳跳,做做玩玩。既是老师预设的活动,又是孩子的生成活动。既有老师的预设活动,又有孩子们自发生成的活动:如:过新年真开心的谈话活动就是孩子们自发生成,老师加以整理的。在体验我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同时,增进了小朋友间、小朋友和老师间的感情,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增长了见识,学习了新的本领。每天午餐后,幼儿总拿出不少玩具车玩,听起来孩子对车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加上孩子对车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开始建构初步的车的主题网络,网络的建构依据是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比较关注外形特征等表面的问题,如马路上常见车的名字、特殊几种车的用途等,在进行主题探索活动过程中,我及时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活动的有效指导和展开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在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新课程实施,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要求。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条件;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
环境是主题活动的催化剂,是为主题活动服务的,主题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开展;室内环境的布置应随着幼儿主题活动的发展而变化,不断地充实和调整。在班级环境中主题墙、活动区最能体现出与主题的互动。主题墙是主题活动预设与生成的刺激物,墙面主要展示主题活动的内容、发展脉络、相关信息资料、以及幼儿的作品等,是动态的,随幼儿的学习、活动需要而变化,更好地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在《秋天真美丽》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发动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观察树木、捡落叶等,孩子们把他们捡到的树叶当成宝,有的小朋友还把它偷偷的装在兜里,舍不得丢掉。根据幼儿对树叶的浓厚兴趣,引导了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贴画活动,同时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象什么,和他们一起去贴一贴,拼一拼,画一画,印一印,引导他们共同合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来完成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让他们随意的贴贴玩玩,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孩子对树叶感兴趣,但他们对树叶的认识却非常有限。于是我们从认识树叶的形状开始,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了各种树叶,幼儿喜欢用各种形状的树叶想象各种物体,在操作摆弄中探究用拓印、拼贴等,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情境里想象树叶的变化。新课程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强调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孩子们的学习是快乐的,他们一直在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活动区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方式为主地自主学习的活动区域。区域活动是实施分组教学的有效途径,它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教师能更好地关注每位幼儿的活动过程和个体差异,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同时,区域活动还能帮助主题活动进行延伸和扩展。因此,区域活动环境具兴趣性、探索性及可操作性。在主题目标的引领下将主题内容呈现在活动区中,使幼儿与之互动并获得经验。我们还注意活动区为主题提供信息和材料,不断推动主题的深入与扩展。材料应经常增添或更换。区角活动的学习如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必须根据材料的难易循序渐进地分步投放。如果把所有的材料一次性投放进去,幼儿感到眼花缭乱,难以选择,且会造成每天都是同样的材料而没有新鲜感,游戏的主题也不容易深化。随着教育目标和幼儿水平的提高,适时增添,灵活调整,才能使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保持区角的吸引力。对材料的调整,有时可以增加难度,继续提高幼儿兴趣;有时可以引发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有时可以调换新的内容。如在“我的小手真能干”的区域中,开始提供了给娃娃穿衣服、扣纽扣的材料,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增加了材料的纬度,提供了扣拖鞋。以后,我们又增加了扣毛毛虫,不断地调整材料,使幼儿对这一内容始终能保持操作的兴趣。
五、探索活动中家长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必不可少的
以往幼儿的教育活动主要由教师预设,并在幼儿园进行的,而现今,活动的开展成为师生共同构建、同步进行的过程。家园双向互动,多方支持,创造幼儿探索的空间。它改变了以前幼儿回家以后,家长只是帮助复习一首在幼儿园学过的儿歌这种被动配合的局面,而是将内涵扩大,探索的触角延伸到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中去。而在“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活动中,同样由于家长的积极参与,拍摄一家的照片,使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所拥有的一个幸福、美好的家。由此可见,家长的参与在“主题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家长能为孩子提供大量的物品和信息,这对于主题的展开与深入都十分有益。在“汽车”主题探索活动中,我让幼儿带来了各种玩具车,让幼儿尽情地玩,孩子边玩我边提问:你带来的是什么车,有什么用,逐渐过渡到马路上的车。我提供了马路上各种车的图片,让幼儿每天回家在马路上看一下还有什么车,请幼儿说说坐过什么车,坐车去干什么。当一名孩子说出了各种颜色表示不同车队的出租车时,孩子都聚精会神地听他说,但也有孩子提出不同看法,幼儿在相互争论的过程中学会了主动表达、分析和判断,为以后的探究活动起了奠基作用。我在重阳节邀请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来园参加庆祝活动,老人们在笑声中看着孩子表演的节目;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重阳小旗;在孩子们的祝福声中品尝了美味的重阳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孩子们更从中知道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培养了他们尊敬长辈的优良品德。
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在一天天进步、学习积极性在不断的提高,也从最初的不理解逐步转变为理解、支持、配合。在生成了“热闹的元宵节”的探索型主题活动后,家长们自发地带来了各种有关的剪报,有的还特意从网上下载了有关的照片、数据。在得知我们要开展“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题后,家长们纷纷带来了贺年卡和各种小饰物;并积极参与我们的亲子活动,活动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总之主题活动的探索过程是幼儿不断主动学习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反思中实施教育,教育能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