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材料库的创设研究
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指出的理论依据与社会背景
材料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的发展以来于对材料的操作。蒙台梭利认为:认同的内在前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由此可见,材料的投放是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不同,幼儿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
目前,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材料库的创设成了近年广大幼教工作者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但丛幼儿园收集、投放或使用材料的现状看,还存在不少问题。
1、游戏材料
(1)随意性、盲目性。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实丰富的游戏材料,处于直觉思维阶段的幼儿就不能充分地调动各种感官去玩。但是,头反个材料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时看似“琳琅满目”丰富的材料也会对幼儿产生不利的刺激,造成幼儿思维的混乱。
(2)功能单一。幼儿游戏材料多为制成品。成品玩具最大缺陷在与重新组合,拼装新物件的余地太小,可供幼儿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太有限。而教师们对于制作或购买那些颜色鲜艳、具体形象的成品玩具乐此不疲。
(3)背离儿童的自然性。材料多为购买的塑料制品。忽视了幼儿对自然材料天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4)固定性。材料种类之间存在固定搭配,使幼儿在选择时受到限制。
2、环境创设中的材料
(1)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看的多,参与少。由于过分强调环境布置的美观性,很难避免在创设意图、喜好、功能上带有成人“主观化”成分,却与幼儿的交流与沟通。儿童意愿、儿童需要很难在环境中体现。在材料的收集上,也都为教师“一人承包制”。
(2)自然材料少。很多是使用在环境布置上的材料多为幼儿园购买来的各色卡纸、泡塑等。极少存有废旧物品或使用当地自然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园前期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关于环境课题的研究中,初步尝试构建了以多元主题活动和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的幼儿活动模式,探索了角色实践活动培养发展幼儿多元只能以及家园、社区协作模式的运用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老师、家长有了更进一步的合作。对幼儿的培养在意识上也有了更深刻的共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也有了更大的提升。在对这些工作进行肯定的同时,我们意识到,环境这一领域中关于材料库的创设这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需要深入地探究。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顺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不仅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包括废旧物品的利用等,更是将研究的重点落实在提供适合幼儿多方面智能发展的有效材料上。幼儿园、家庭共同着眼于幼儿多元智能的开发与优势智能的培养,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由此可以说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创设幼儿园材料库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与说明
1、有关幼儿园材料库创设的实践原则;
(1)主体性原则。幼儿是发展、能动的主体,幼儿自身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遵循这一原则,在培养过程中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收集与制作各种材料。使幼儿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2)因地制宜原则。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利用社区、当地资源和幼儿身边常见的、熟悉的材料进行替代、组合,选择符合幼儿任职需求,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材料。
(3)环保的原则。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或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引发幼儿亲近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节约资源的意识。
(4)选择性原则。要体现在符合幼儿兴趣的选择、学习方式的选择、能力的选择、同伴交往方式的选择上,不能一刀切。应减少统一化的成分、拘束性的原则。要让儿童在环境中能够自由,找到自己的所需。因此,材料应尽可能有多种功能,材料种类之间没有固定搭配,不受教师局限在某个区角使用,没被教师设定统一玩法,以使孩子大胆地选择性地使用。
(5)个体适宜性原则。维果斯基主张,教育应当定位于幼儿现有心智发展状态的“最近发展区”,根据每个幼儿的能力、生活习惯、兴趣偏好、学习方式,让孩子对于材料能用自己的理解、想象、愿望去操作,通过自己与材料的互动获得发展。
2、有关幼儿园自然材料库内容与创设:
自然材料
利用废旧物品
自制材料
教师
幼儿园
幼儿买购
社区和家庭
说明:幼儿园材料库的创设中材料的来源包括幼儿园幼儿园、社区、家庭和幼儿购买的成材料,利用废旧物品的自制材料与幼儿园和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可利用的社区自然环境,以及家长幼儿发现的可利用的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库的创建应主要通过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家庭多方的自制材料为主。做到幼儿园材料既充分,又种类多样。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接触更宽广、真实的生活环境。同时挖掘幼儿的多元智能,提高动手能力。并积极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为幼儿提供丰富开放性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动材料。
(四)研究过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