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脸谱艺术
在我国京剧艺术中,往往通过脸谱的变化,来反映角色的特征。
在京剧中,生、旦是不勾画脸谱的,只有净、丑要勾画脸谱。丑行脸谱的化妆,是在鼻梁之上、两眼之间,抹一小块水白粉,因其形状甚丑,故而得名。与净角大花脸对比,所以又叫小花脸。
丑角脸谱的谱式也比较丰富,它与净角脸谱一样,都具有刻画人物、突出性格的作用。它有时也采取象征性的面貌造型,如昆剧《十五贯》中娄阿鼠脸上匀的是一只 尖嘴、长尾巴的老鼠;《下山》的小和尚则在眼角当中勾一只小木鱼等。总的来说,丑角脸谱主要分文丑和武丑两种。文五以“豆腐块”为主,武丑以“枣核长条” 为主。根据不同人物的需要,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谱式,主要区别在于“白鼻子”的大、小、方、圆、长、扁、歪等方面。具体来说,大小是年龄之分,方圆是地位之 分,歪扁是个性之分。例如《吊金龟》的张义、《小放牛》的牧童,属于孩儿类,鼻梁间幻的小圆脸,给人以活泼、可爱、稚气的感觉。《法门寺》的刘公道、《问 樵闹府》的樵夫等,因年纪大,勾的白彩就大一些,周围加上一些细线条,表示皱纹。丑角脸谱的变化也是基于生活中人物的千姿百态而决定的。丑角扮演的人物种 类繁多,有些是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动诙谐的人物,如《女起解》的崇公道、《乌盆记》的张别古等,也有奸刁险恶、卑鄙毒辣的人物,如《审头刺汤》的汤 勤、《望江亭》的杨衙内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