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孩子各方面的认同

  毫无疑问,在强者对孩子产生的所有吸引力中,孩子能感受到还有对于温柔、理解和安全感的需要。他们可能一方面寻求来自强大的父亲的认同,另一方面也需要已经获得了的来自母亲的温暖。想要变强的愿望在男孩身上表现得远比女孩强烈。前面我已经说过,等级对于女孩的重要性无法与男孩相提并论。一般而言,男孩会把自己当作团队的领袖,而作为领袖,他就必须证明自己拥有强大的人格,最好能像故事和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那样。孩子把自己与领袖形象等同起来,他在自己的团体中早就用他的身体语言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他们试图提高自己在团体里的声望,以此来挑战成年人,比如说他们的老师,并且不会因此受到惩罚。那些挑战行为,比如一些典型的身体姿势和动作,他们称之为冒险,都属于炫耀,他们也可能因此会遇到危险。他两腿分开,挺起胸,抬起下巴,好像在说:也许我还小,但我谁也不怕!

  父母和老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应该总是想要维持自己的权力,他们的权威并非无往而不利。如果他们自始至终拥有权力,那孩子就必须放弃,这样一来,他会失去全部的信心,因为他永远不会赢。孩子们不应该永远是失败者。还有第三种解决方案既可以让孩子有取胜的机会,同时成年人也不丢脸。这往往需要妥协。如果双方的愿望是对立的,那就一个一个轮流满足,在不同的时间,今天满足一方的愿望,明天满足另一方。妥协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讨价还价,比如替代游戏。对于第三种解决方案,我们必须给创造性留有余地,当然主要是留给孩子的,因为他们同样也应该有机会去尝试,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年幼的儿子应该睡觉了,他不能继续玩了,但可以允许他把玩具带到床上。在床上他也不能继续玩耍了。为此他要求喝口水。这种情况可能没完没了地继续下去。可以给孩子一次或者两次逃避的机会,但必须有个限度。

  对于偶像的认同也包括争取他的宠爱。别人挑战强者的力量,这在强者的感觉里似乎是一种恭维。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获得认可,否则一切只是空谈。天真以及需要帮助的信号永远不会失效。通常,女孩比男孩更适合运用这种技巧。

  人们为获得强者的青睐而做出努力,但却常常事与愿违。

  勇敢的孩子知道,他必须去做那些别人期望他的事。一个孩子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被认为不够勇敢。那么勇敢的孩子是否比其他人更轻松呢?在我们的思想中,一个好学生以及勇敢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轻松。他可以炫耀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偏爱。但是我们忽略了勇敢的孩子也必须放弃很多东西。他当然也希望能随心所欲地做一些事,然而他知道,那样做是在拿他所尊敬的人对他的宠爱冒险。所以他宁愿放弃实现这些愿望!在他内心的优先顺序中,长辈的宠爱比他对自主性的愿望更为重要。但要满足他人的愿望而不是自己的,这也并非易事。

  而那些不那么勇敢的孩子却总是敢冒失去长辈宠爱的危险,他们只是依照自己的冲动做事。两种儿童都牺牲了一些东西,一方是长辈的宠爱,另一方是自己的愿望。

  如果这两种人都忠实于自己所做的选择,那他们会形成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一个会发展成乐于助人、积极主动之人,但有些孩子对于这种方式却并不总是喜闻乐道,因为他只是要得到偶像的宠爱,不可避免地会置他人于不顾。有些孩子完全放弃了这种宠爱,尽管他们知道,他非常依赖于这种宠爱。他总是去创造一种小团体的氛围,在这一氛围中,把不够勇敢也看作是值得追求的东西。而那些所谓的强者也组成了一个团体,他们和那些所谓的弱者的团体相反,他们会争取父母和老师的宠爱。

  这方面我想指出一个基本区别。一个孩子是率性而为,把老师和父母的宠爱视同儿戏,还是通过反抗来吸引长辈的注意力,并且认为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能提高声望,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瞧,我像你一样厉害!我只能通过我的反抗来证明这种力量。

  孩子的这些想法都可以从他的行为举止中看出来。他两脚分开,伸出下巴,双手叉腰,双肘弯曲来避开别人,从而表明:没有你,我一样可以活!(爱的剥夺。)

  一个具有自我封闭的抗拒态度的孩子,几乎从不会去炫耀。手臂在胸前交叉,下巴向下垂,这一切似乎表明,孩子必须抵抗别人。事实恰恰相反,他是通过抵抗来获得认可,这种抵抗意味着防御:我再也不要了!我受到伤害了!连伸展开的膝盖也在表明孩子的抵抗。我让自己看起来更小,我尽可能不做出任何举动!对于儿童来说,他必须体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在加入某个团体之后加强这种必要性,也就是在幼儿园,或者更准确的说在学校,从和其他孩子的交往开始。有时候一个儿童喜欢一个女同学,并把她当作权威,但他常常会用拒绝来抗拒,并且拒绝做她要求的事,他试着实现自己的人格。因为只有当他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他才能和世上的其他人区分开来。如果母亲强迫孩子散步,她总是不得不一再停下来或者往回走,把孩子带过来,孩子的这种拖沓也是一种反抗,是为了引起注意,或者更正确的说,是为了引起关注。到这些行为背后去寻找一个符合逻辑的原因可能是徒劳的,因为孩子的拒绝只是出于他当时的心境,某种本能的感受。孩子对世界的体验和成年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还不够强大,所以他迫切希望自己能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强,这样他才会对自己有信心。这在老年人身上也很相似:安全起见,他们会在门上多加几把锁,以此来补偿身体的虚弱。

(0)

相关推荐

  • 给予孩子爱的同时给他自由

    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我们知道,自由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 ...

  • 小学阶段应该给予孩子什么?

    "其实大多数择校的孩子,并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武汉市有关部门一份调查显示:在武汉市择校生中,近七成来自工薪家庭."我们都是工薪家庭,省吃俭用甚至向亲友凑钱,无非想让孩子 ...

  • 给予孩子表达爱的机会

    俗话说,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对于每个人,我们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孩子,对自己,学会感恩,才会感到真正快乐.经过手机失而复得的幸福,这让我更加明白,每个人只有心 ...

  • 寓教育于游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各类人物.动物及各种事件,使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发 ...

  • 父母怎样给予孩子恰当的奖励

    当孩子出现新问题时,家长就会在情绪状态下处理孩子,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恶性循环,增加父母的无力感.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平时在家中要培养孩子定时作息的习惯,还要建立常规和良好习惯.可以建立奖励 ...

  • 5-8个月宝宝各方面的营养需要

    宝宝看到大人吃东西时会流口水,而且会挥手表示要拿,或者在大人吃饭时哭叫不已,表示也想尝尝,这就到了宝宝需要添加辅食的重要时期. 1.热量 这个时期的宝宝的体重如果大幅度增加,80%是摄取了过多的热量, ...

  • 让自由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导读:儿童的自由从来都不是抽象的.由遗传而来的,与秩序相对立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生长的,和秩序相伴而生的.剥夺儿童主动实践.自我成长.自由表达的机会,实际上是对儿童自由的一种戕害.只有认识到这些,教师 ...

  • 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别陷入四大误区

    核心提示:特长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的教育,而不应该太功利,所以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用正确的心态来教育.引导孩子. 现在,很多的父母都认为孩 ...

  • 怎样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让孩子不再胆小?

    一位母亲非常苦恼地讲述了自己孩子的情况,寻求帮助.她的女儿胆子小,不爱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常常独自玩耍;家里来了客人,她通常会躲藏在父母身后,或躲进小屋. 其实造成孩子这种内向.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