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生入学年龄应加以区别?

  男女生入学年龄应当加以区别,这是山西省政协委员阎润德日前的提案建议。提案中说,现行的教育机制,男女学生入学年龄在同一标准线上。从6岁上学到大学本科毕业是22岁,硕士研究生毕业是25岁。工作相对稳定后,很多青年,尤其是女青年错过了谈恋爱的黄金时期。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有类似禁止女员工在参加工作几年内结婚或生育的规定,使许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女生短时间内,无法在事业、婚姻和生育的狭小空间内取得公平。

  这种状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传统婚姻配偶的年龄搭配就是男大女小,起码也要男女年龄相当。我们身边常见丈夫比妻子大三五岁、甚至七八岁的例子,却鲜有妻子大丈夫三五岁的情况。《婚姻法》也明确规定,结婚法定年龄男性不小于22岁,女性不小于20岁。在这种传统环境下,女性往往只能在比自己大的男性中寻找对象,因此她们的选择范围较之男性要小得多。

  其次是不断增长的就业竞争压力。在市场经济的良性有序运转下,用人单位出于不同的利益角度,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很多用人单位都有类似禁止女员工在参加工作几年内结婚或生育的规定,这就使得许多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女学生无瑕顾及个人的感情婚姻生活。在就业初期,她们面临的情况往往是要么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要么结婚生孩子走人。这种压力会让她们徘徊在正常婚姻家庭的殿堂和工作岗位之间,无所适从。

  再次就是我们现行的教育运行机制。把男女学生入学年龄放在同一标准线上,这种做法没有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一些中小学教师反映,男女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的年龄段上有一定差异。女孩发育、懂事较早,在小学教育阶段,女生多比男生更早进入学习状态,成绩相对要好。而到了高中,女生的成绩往往不如男生。

  阎润德委员说,综合上述三种原因,文化传统很难在短期内转变,让用人单位用自身经济利益去换取社会效益也不够现实。相对来说,适当改变现行教育机制比较合理。如果能够对男女小学生入学年龄加以区别,女生提前一年,男生退后一年。那么不论在学校教育阶段,还是在就业婚姻阶段,男大女小长期共处这种相对合理的格局,将使我们向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0)

相关推荐

  • 郑州:入学年龄这道槛短期不会降

    离入学规定年龄只差几天或几个月,却要再等一年.这种现象在每年适龄儿童入学时都会出现,不少家长为此满腹怨言.前天,各大媒体的一则新闻关于"教育部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儿童入小学"的留言答 ...

  • 郑州最低入学年龄卡在六岁 专家建议别入学抢跑

    看到北京"入学抢跑"的孩子今年办不了学籍的消息,郑州的家长们不淡定了.郑州市各区小学入学年龄不统一,是不是有的也办不了学籍?孩子明明年龄小,为什么非要"入学抢跑" ...

  • 上海2009年有望放宽入学年龄

    为了让九月以后出生的孩子提前一年上学,家长们各出奇招.日前,在2008年上海国际儿科精英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沈晓明教授呼吁:医学专家和教育专家应联手共创中国的入学年龄评 ...

  • 幼升小入学年龄"一刀切" 幼儿园大班出现"复读生"

    幼儿园毕业,照应进入小学,但本市却惊现所谓的大班"复读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名叫小跃的男孩今年6月上完了大班,同班同学都将在下个月升入小学,唯独小跃的家长找到幼儿园,希望再 ...

  • 入学年龄不宜"一刀切"

    据<东方早报>10月21日报道,为了让9月以后出生的孩子提前一年上学,家长们各出奇招.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沈晓明教授呼吁,中国不要再规定上学的年龄,让孩子的心智发育 ...

  • 8月出现剖腹产小高峰 担心宝宝入学年龄受限制

    临近九月,各大医院妇产病房人气又旺了起来,不少应该在9月临产的孕妇,争先恐后赶在8月底剖腹产.由于"年满6岁才能入小学"的年龄限制,担心晚生几天,孩子入小学就会晚一年. 不能让孩子 ...

  • 小学入学年龄严格限制 孩子晚出生6天成为大班复读生

    由于小学入学有严格的年龄限制:未满6周岁的孩子不得入学.使许多九.十月份出生的幼儿园大班生不得不复读一年,而这样的现象在武汉各大幼儿园或多或少均存在. 案例: 晚出生六天成为幼儿园复读生 由于父母交了 ...

  • 幼升小新入学孩子应注意什么?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刚结束学前教育.进入新学校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前教 ...

  • 孩子入学前应提高注意力

    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比较轻松愉快.入小学以后,每节课40分钟左右,需要孩子坐在椅子上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这对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容易造成孩子的不适应.因此,在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