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依恋" 给孩子爱的基础

  “我的宝宝跟妈妈最亲,特别粘我。”有的妈妈甜蜜的抱怨;

  “我的宝宝根本不找妈妈,却追保姆。”有的妈妈不无烦恼;

  “我离开时宝宝大哭,回来后宝宝却不找我。”有的妈妈满怀不解。

  妈妈们对此不知所措。殊不知,这都源于宝宝对妈妈的“ 依恋”。正确面对“依恋”,妈妈才能给宝宝安全的爱。

  故事:宝嘟儿和宝嘟儿妈的“恋情”

  随着宝嘟儿一天天长大,宝嘟儿妈准备上班了。可是烦恼的事情也就接踵而来。宝嘟儿成了妈妈的“小膏药”。只要妈妈不在身边,再有趣的玩具都无法安慰他,一双大眼睛总是到处寻找妈妈的身影,紧张、焦虑,又哭又闹不肯吃饭。妈妈回来后他却又发脾气,推开妈妈,好像在惩罚、抱怨。宝嘟儿妈被他缠得痛苦不堪,尤其是早晨出门前,就像生离死别一样,宝嘟儿哭得“肝肠寸断”,宝嘟儿妈也急得满头大汗,到了公司还偷偷抹眼泪,几次被同事撞见,直劝说她去看心理医生。宝嘟儿妈内心也开始打鼓:孩子这么依赖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问题?真的要去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学上,妈妈与宝宝的这这种关系被称为“依恋”。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主要存在于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指母亲)之间,是婴儿寻求与母亲保持亲密联系的行为倾向。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依偎和跟随行为。母婴依恋是母婴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

  认识依恋 给孩子爱的基础

  依恋被儿童心理学家看作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那么,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为什么宝宝对分离有不同的反应?我们为您一一解析。

  依恋的形成假说

  一般地,每个婴儿都会形成一种依恋,那么,依恋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关于依恋形成,存在着哪几种解释?


学派


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


依恋起源于母亲对婴儿的喂养,母亲如何与婴儿相处决定着婴儿依恋类型的性质。那种积极、温暖、宽容和充满爱心的育儿方式,会产生安全的依恋,反之则会产生不安全的依恋。依恋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联结。儿童的依恋就是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学习理论


婴儿天生就存在一种依恋某种客体的力量,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基本生理需要,母亲的拥抱和微笑具有强化的功能,因此依恋的实质就是母亲满足婴儿基本生理需要的一种替代产物。


习性学


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即婴儿不需要学习,就可以被环境中所存在的适合的客体所激起。

  任何年龄的个体,不仅是婴儿,也包括成人,都具有一种发展依恋关系的生物学倾向,这与依恋所固有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依恋是人类的印刻,就像每个人的头脑中天生就被印刻了的标记。依恋可以使婴儿和成人保持一个可接受的距离中,保护幼小的婴儿不受到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


认知理论


  婴儿的依恋具有某些认知能力。首先,婴儿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这种能力,就会把周围接触的人都看成是同样的,既不能发展专门人的依恋,也不会在陌生人前感到害怕。其次,婴儿必须具有认知客体永久的能力。当他所依恋的对象不在眼前时,依然知道这个对象还存在,并期望他重新出现,奋力的焦虑依赖这种能力。

  虽然依恋的形成原因存在多种解释,但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满的解释依恋的产生,都是从各自的理论体系出发对依恋做出说明。

  依恋是如何发展的?

  依恋不是突然出现的,根据心理学研究,依恋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称为无差别的反应期。这个阶段的宝宝看见或听见任何人都会向那个方向转过去,眼睛会骨碌碌的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一会向这个人靠过去,对他发出微笑和咿呀语等。这个时候的宝宝并没有与妈妈发展起独特的一对一的依恋关系。因此,出门时遇到陌生的叔叔阿姨抱宝宝,宝宝的反应基本上是良性的,不会有明显的哭闹。

  第二个阶段(3到6个月),称为有差别的社交期。此时宝宝对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对母亲或照顾者的反应越来越频繁,并会做出专门反应,如张开小手,或眼睛紧盯着妈妈,表现出企盼的样子。

  第三阶段(7个月到2岁),宝宝与妈妈的依恋关系进入了明确期。此时宝宝对于特定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并主动探索环境。他们把妈妈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这个“基地”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他们感到需要安全时,就又返回到妈妈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在这个阶段,宝宝不但形成了分离焦虑──离开妈妈时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方式对待与妈妈的分离。


年龄


阶段


主要特点


0-3个月


无差别反应期


对陌生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3-6个月


有差别社交


追随母亲,表现出需要母亲


7-2岁


母婴关系明确期


对照顾者尤其偏爱,对陌生人开始抗拒与回避

  一般2岁以后,宝宝开始能够较好地理解爸爸妈妈愿望、情感和观点了,他们还能够根据这些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他现在能够忍耐妈妈因为别的事情而迟迟没有注意自己,也能够忍耐同电话铃声或家务暂时吸引了妈妈的注意,还能够忍耐同妈妈的短期分离,因为他相信妈妈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

  为什么不同的宝宝对待分离有不同的反应?

  儿童心理学家们常常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婴儿在妈妈离开的时刻显得特别的不安、害怕,而有些孩子会很快的恢复平静?如果换一种问法:“为什么一些婴儿对母亲的可亲近性和母亲能否及时回应自己的需要而缺乏信心?”则答案似乎很明显。自信源于经验,婴儿的心理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如果妈妈总能及时回应我,则我预期下次也能得到同样回应。而如果在我需要妈妈时没有回应,下次我就不知道该预期什么。

  心理学家大多数的研究都采用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测验”的方式来评价婴儿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依恋。这种“陌生情境测验”的基本原理就是仿照婴儿与分离的场景进行的:在一个小型研究专用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供妈妈使用、地板上有玩具供宝宝玩,妈妈和宝宝一起在房间中玩耍,整个过程被录像。在两个关键性时刻,发信号让妈妈出来,让宝宝自己在房间里呆三分钟,妈妈第一次走出来,只留下女助手和宝宝在房间里,第二次则只有宝宝自己留在房间里。

  许多心理学家期望在幼儿对母亲的离开所产生的反应中,获得关键性信息。一位叫做Mary D. Ainsworth的心理学家耐心仔细地收集了近三十个婴儿的资料,令人惊讶的是,无论婴儿属于哪种类型,在妈妈离开的时间,他们都哭闹得十分厉害。婴儿之间的区别在于当母亲返回时他们的反应。

  依据这些不同的反应,Mary D. Ainsworth将婴儿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


依恋类型


妈妈返回时的表现


安全型


很高兴,靠近妈妈、伸手,等待妈妈拥抱。
在远处微笑或愉快的用手势打招呼。
妈妈拥抱后,平静的继续玩耍


不安全型


不安全-回避型


转过身去,不看妈妈,拒绝面对妈妈。
先靠近然后再转向一边闷闷不乐。
入迷的玩地毯上的线头或茫然拍打玩具。


不安全矛盾型


仍然嚎啕大哭。
无力接近妈妈。
推开妈妈的拥抱。
在妈妈身边哭很久,不理会妈妈,也不要求拥抱。

(0)

相关推荐

  • 孩子逆反家长需要正确面对

    导读: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孩子成长之路的必经阶段.这个时候,家长要正确面对,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逆反期.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全部罪 ...

  • 如何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偶然遇到老朋友,闲聊间被问起"你怎么看老师对学生的批评",细细回味,还真值得我们揣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成人需要关注孩子的一切:品行.知识.情感等.有人曾这样说过,不犯错就不是孩子 ...

  • 孩子爱比较,父母要引导

    3岁左右的孩子,一般已经开始出现比较的心理,跟身边的小朋友比高比低.比好比坏.孩子的观察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系统.即使没有大人把他们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其他孩子 ...

  • 家长怎样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孩子上学后,有的时候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时候家长要又怎样的态度呢?理解.换位.配合,是正确看待老师对孩子批评的三步曲. 一.理解:平衡心态 正确对待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批评观.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老 ...

  • 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的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爱,似乎也涵括了爸妈对刚出生小宝宝的爱.那么,该如何把对宝宝的爱把握得保质又保量呢? 如何正确地向宝 ...

  • 怎么才能让孩子爱听父母的话

    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幼儿园一线教师,我在与家长们聊天沟通时,经常发现有些在幼儿园里非常听话的孩子,在家里却不爱听家长的话,家长们反映: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可在家里却任性. ...

  •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Q:容容今年4岁了,一直挺听话的,可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爱和爸爸妈妈顶嘴,有时要她帮忙做点小事,也不情愿,比方叫她帮妈妈拿个东西,她根本不听,不像以前那么乖了.这种情况一阵一阵的,过了一段时间又好点. ...

  • 正确对待调皮的孩子

    导读: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调皮是紧密相连的,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运动帮助生长,孩子的很多"调皮"现象都是这种帮助生长的 ...

  • 你会正确夸奖你的孩子吗?

    要想把孩子夸好,还得做到以孩子为本,讲究夸的艺术. 但是,有些父母渐渐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只有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时只能生活在掌声中,十分在意别人的夸奖,挫折忍受力很低,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