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导读:实践证明,上述园本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且促使教师从教材的“执行者”变成了教材的“研究者”,促使他们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能力,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幼儿园教材,它们以其新的观念、新的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欢迎,为《规程》的贯彻、《纲要》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但鉴于地域的特殊性,这些教材在幼儿园运用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季节,北方四季分明,冬天白雪皑皑,夏天烈日炎炎,而处于南方的通海县,地处低纬高原,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冷暖不太分明,素有“四季如春”的说法,一般幼儿活动用书中的“滑冰游戏”“打雪仗”等活动,在通海就无法实施,而我们的幼儿又需要认识有关季节的知识。因此,我们就尝试着删掉教材中不符合当地情况的一些内容,通过挖掘本地丰富的自然、社区、民族、历史、文化等乡土教育资源予以补充,以达到同样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乡土资源的开发

  (一)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通海县文化早兴,素有“礼乐名邦”之美称,且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秀山是云南省四大名山之一,她以其小巧玲珑、幽雅秀丽的景色被誉为“秀甲南滇”;杞麓湖风光绮丽,为久负盛名的游览胜地;少数民族(彝、蒙古、哈尼、回族等)民间文学、歌舞艺术丰富多彩,独具魅力;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如石雕木雕、豆末糖、黄芥菜、布伞、银饰制品等土特产品名扬省内外,蔬菜、花卉远销国内外。同时,我们还查阅了大量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文献,如《通海县志》《通海县文史资料》(第一辑至第十五辑)《通海县文学集成》《通海工业》《通海县少数民族志》等,并组织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到高大傣族自治乡、兴蒙蒙古族自治乡、里山彝族自治乡、纳古回族镇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访问,搜集民间广为流传的各种乡土材料,如民间文学、音乐、游戏、故事、民族歌舞等,还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图片、录音磁带、民族服饰等。

  这些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社区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三类,其中,社区资源包括:小新村木雕格门、石雕厂、银饰厂、豆末糖厂、伞厂等;自然资源包括:秀山、杞麓湖、花卉基地、菜园等;人文资源包括:彝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歌民乐、民间文学、民间游戏,以及名胜古迹、名特产品等。可见,我们身边的乡土教育资源极其丰富。

  (二)选择乡土资源的依据

  我们依据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基本规律,确定了如下选择的依据:

  1、生活化原则。幼儿在其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如:有些家长休息时常会带幼儿到杞麓湖边捉小鱼,或是带幼儿到秀山上去赏花、游玩;每个幼儿出生时,按照通海的风俗,亲友就要送几件银饰品给新生儿,像长命锁、银项圈、小手镯等,班上每个幼儿或多或少都有几件,有的还会喜滋滋地戴着到班上来炫耀一番;逛街时,银行、商店门口的石狮子常常吸引孩子们的目光,父母也常抱起孩子去看看、摸摸,或者骑到狮背上玩一玩。所以,我们就把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银饰品、小伞、石雕狮子等民间]二艺制品纳入了幼儿圃课程。

  2、兴趣性原则。通海春节期间举行的迎春花街和地会(耍龙、舞狮、踩高跷、高台等)都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带领幼儿到花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幼儿都发出一声声感叹:“花街上的花太多了!…‘梅桩很漂亮!”欣赏过热闹的地会之后,孩子们不禁对那些踩高跷、迎高台的人们充满了羡慕和敬佩,许多孩子还情不自禁地“舞狮、耍龙”。因此,我们把这些幼儿感兴趣的民间风俗活动也纳入了课程内容范围。

  3、经验性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家乡的土特产往往有很多接触,如他们比较爱吃的豆末糖、绿豆糕、乌鲤、当地产的新鲜蔬菜等都是通海的特产。因此,我们围绕这些幼儿熟悉的事物开展主题活动,以提升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社会情感体验。

  二、围绕乡土教育的主题进行活动设计,形成园本课程体系

  遵循上述原则,我们从通海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中精选了12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并设计出了如下包含66个活动案例的园本课程体系。

  (一)小班

  主题一:“香香的豆末糖、甜甜的绿豆糕”,包括科学、语言活动“猜糖认糕”;社会活动“参观糕点厂”。

  主题二:“大乌鲤”,包括艺术、科学活动“大乌鲤”;艺术、科学活动“乌鲤宝宝回家”;艺术、科学活动“乌鲤与鲨鱼”;健康、科学活动“捕鱼”。

  主题三:“游秀山”,包括语言活动“金青蛙”;社会、科学活动“游秀山”;社会、科学活动“金青蛙和它的小伙伴”;艺术、科学活动“小动物找食物”。

  主题四:“新鲜的蔬菜”,包括科学、健康活动“好吃的蔬菜”;健康活动“不挑食”;艺术、健康、科学活动“小兔买菜”;科学活动“找朋友”;健康、科学活动“小小搬运工”。

  (二)中班

  主题一:“母亲湖——杞麓湖”,包括语言活动“落水洞的传说”;科学、社会活动“参观杞麓湖”;语言、社会活动“乌鲤的话”;健康、社会活动“杞麓湖”;健康、科学活动“捕鱼捕虾”。

  主题二:“神秘的秀山”,包括科学活动“秀山探秘”;艺术、语言、社会活动“秀山上的居民”;社会、科学活动“再访秀山”;艺术、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树”;艺术活动“快乐的小动物”;社会、艺术活动“我爱秀山——说句心里话”。

  主题三:“我们家乡的蒙古族”,包括科学、社会活动“家乡的蒙古族”;艺术、科学活动“多彩的民族服装”;艺术活动“制作霸王鞭”;艺术活动“欢乐歌舞霸王鞭”;艺术、社会活动“小礼物”;社会、语言活动“到蒙古族小朋友家做客”。

  主题四:“家乡的民间工艺”,包括语言、科学活动“石头是怎样变成狮子的”;艺术、科学活动“漂亮的银饰品”;社会、科学活动“通海的伞”;艺术活动“美丽的小伞”;艺术活动“伞花花”;艺术活动“巧手创造的美”。

  (三)大班

  主题一:“彝山乐”,包括社会、艺术活动“做客彝山寨”;语言、艺术活动“我的彝族小伙伴”;科学、艺术活动“漂亮的服饰”;艺术活动“做烟盒”;艺术活动“烟盒舞”;语言活动“米和糠的故事”;艺术活动“火把节的火把”;综合活动“欢乐的火把节”。

  主题二:“纳训与《一千零一夜》”,包括语言、娱乐活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社会、语言活动“纳训爷爷与《一千零一夜》”;语言活动“一本好看的书《一千零一夜》”;艺术活动“有趣的纸偶”;语言活动“故事会”;健康、科学活动“芝麻开门”。

  主题三:“美丽的秀山”,包括综合活动“秀山的传说”;艺术、语言活动“我喜欢的秀山”;艺术活动“虫鸣鸟唱”;社会、健康活动“登山比赛”。

  主题四:“高高兴兴过春节”,包括社会、艺术活动“春节剧场”;艺术、科学活动“美丽的花”;艺术、科学活动“漂亮的花瓶艺术”;语言活动“有趣的大头娃娃”;健康活动“踩高跷”;艺术活动“舞龙”;综合活动“大头娃娃闹春节”。

  三、乡土资源潜在教育价值的实现

  在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实现乡土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

  (一)情感体验法

  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有助于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及爱家乡的情感。例如:在“母亲湖——杞麓湖”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带孩子们去参观杞麓湖。有的孩子采访了湖边垂钓的老爷爷,了解了杞麓湖的过去和今天;有的孩子采访了湖边田里的菜农,初步了解了水的作用。在挖泥机的轰鸣声中,孩子们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捡起了湖边的垃圾。孩子们通过这些亲身体验,激发了保护母亲湖、长大后建设母亲湖的情感。

  (二)探索发现法

  幼儿在大胆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并增长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民间游戏“滚铁环”的活动中,孩子们探索出了铁环的多种玩法,有的用手滚,有的用铁柄滚,还有的把铁环当成铁轨,在上面开火车等。

  (三)尝试操作法

  这是让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等活动感知、认识事物,并在动手摆弄与操作中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中班幼儿参观了银饰厂后,教师让幼儿尝试利用锡纸、橡皮泥等材料,设计出各种新颖逼真的银饰品;在小班幼儿参观了豆末糖厂后,教师让他们尝试用彩面泥做豆末糖和绿豆糕。

  (四)情境学习法

  这是通过教师创设各种情境.能使幼儿获取新的学习经验的方法。如在大班“高高兴兴过春节”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就创设了一个喜庆欢乐的节日情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随音乐舞龙、跳彩带舞、踩高跷,尽情地感受节日的快乐。

  (五)开放活动法

  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开放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如在“游秀山”的整合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从封闭的园所环境走向开放的大自然,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对话,与蜜蜂、蝴蝶嬉戏。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发现秘密,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实践证明,上述园本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且促使教师从教材的“执行者”变成了教材的“研究者”,促使他们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能力,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我同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文化差异显著,如何因地制宜地建构适合本地、本园发展的课程模式,是幼教工作者而临的艰巨任务。我们将继续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6.1

(0)

相关推荐

  • 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教育发展

    导读:打破封闭的教育观念,改变传授规范的学科知识才是课程的教育思想,我们的老师树立了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请进来,走出去"开展了多种多 ...

  • 社区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研究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是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地域.共同利害.共同意识的社会共同体.随着城市社区的发展与壮大,社区已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级基层组织,其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健全,尤其是社区的教育 ...

  •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一.引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情感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 ...

  • 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导读:关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种良好品德.教育.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引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 ...

  •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之际,世界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绿色教育,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全球正掀起绿色浪潮,21世纪将是"绿色 ...

  •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 ...

  • "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认识文字之前,都先以极大的兴趣,拿起笔涂涂画画.一个点.一段线.一个圆.纵横交错.满纸涂鸦--.这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他们认识生活.观察事物.加上奇异想象的一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幼 ...

  •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拓展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进行自主.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