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爱更有力量"--[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让我们的爱更有力量”
——中小学生在《开学第一课》中学习爱家、爱国
“我要珍惜身边每一个人”“我要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北京四中和北京小学的中小学生们在共同收看《开学第一课》后,表达的心愿。
9月1日晚6时30分,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中央电视台开播。按照教育部的号召,全国各地寄宿制学校都要组织中小学生统一收看节目,在家的中小学生也要在家长陪伴下观看。
这是教育部继2008年首次制作《开学第一课》后,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再次推出的节目。今年的“第一课”特别选在长城脚下录制,并以《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等四个主题小节,向同学们诠释爱家与爱国。
爱是什么?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答案。在《开学第一课》中,一位位知名人士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着他们心中的爱。
歌唱家彭丽媛说,汶川地震时,爱是妈妈为保护孩子而被压弯的身躯,是老师让学生先逃而撑起的生命之门,是战士们从废墟里救出孩子时的笑脸。爱,是大家捐赠的每一分钱,是全国共同跳动的一颗心,是天安门广场上发自内心的呐喊,“中国,加油”。
虽然北京小学一年级学生甄笑滢对成人讲述的爱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她却记住了李宇春带领小伙伴们做的“相互帮助”的游戏。
“同学们都是我的好朋友。”这个只有6岁半的孩子一脸自豪地说,“今天加餐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因为想家哭了,我就帮她拿了酸奶。”
《开学第一课》中,13岁的男孩马鹏飞自强不息,从4岁起就边上学边照顾奶奶的故事,感动了北京四中高一学生马骁扬。
“之前我经常抱怨自己的学习生活太苦太累,但跟马鹏飞相比我才发现,所有的困难和挫折算不得什么。”他说,“学了第一课,我面对困难会更有毅力,更有勇气。”
同学们的感受正如教育家俞敏洪在《开学第一课》中所讲到的,爱是承担。承担是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动力”,承担让孩子学会坚持,承担让孩子更加自信,承担让孩子充满爱心,承担让孩子找到人生目标,承担让孩子更主动,承担给孩子一颗上进心。
主持人王小丫说,这堂以“爱”为主题的班会,将在孩子们心间播撒下爱的种子,和孩子们一起去领悟“爱”的真谛,学会爱的表达。爱我们的亲人朋友,爱我们的老师同学,爱我们的美好家园,都是爱国。
“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北京四中高一年级学生董怡晨特意把于丹老师的这句话记了下来。她说:“爱并不宏大,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点滴当中。我们应珍惜每一份亲情、友情,珍爱与身边人交流的每个契机,珍视每一次付出和分享的机会,这就是爱的最好体现。”
北京四中团委董薇老师也从《开学第一课》中收获不少:“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教育者,”第一课“不仅使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学会了承担、付出、分享和感恩,也让我领悟到,用心做一个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者更是幸福的爱。”
时长两小时的《开学第一课》很快就要结束。教育部部长周济饱含深情地对同学们说,你们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再过一些单位年,当你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时候,正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潮。你们将亲身经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你们将亲眼见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振兴中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