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教学对幼儿健康情绪培养的实践
音乐,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人的影响又是巨大的,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讲过:感情和情绪是音乐的内容。音乐应该是培养幼儿健康情绪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一个学期来,把律动教学作为对幼儿健康情绪培养的一种手段进行实验探索,体会如下:
(一)律动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是培养幼儿健康情绪的基础。
1.律动的素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律动的素材是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学习一种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基本步伐或一组综合动作的活动。通常,律动多为模仿动作的组合,如动物的形象、人的动作等等。要对这些形象进行模仿,首先要求幼儿对它们要有深刻的认识。幼儿若有了一定的认识经验,就能与教材所反映的内容产生共鸣,发生兴趣。由于幼儿的认识特点是以无意性为主,而“无意性”的主要特点就是受自身情绪所左右。因而当幼儿有了兴趣,便能激发其在认知过程中积极的情绪。例如,律动《看球赛》的素材来源于一次观看大班幼儿的篮球比赛。当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创动作表演时,都能大胆而自信地将自己在看球赛时的心情,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再如,律动《跷跷板》也是来自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他们情绪饱满地创造出各种充满童趣的动作来表现《跷跷板》的形象。如:两肩一耸一放,两腮一鼓一瘪,两眼一张一合,两手一高一低等。可见,幼儿对类似这些来自身边的题材很感兴趣,而这又能迅速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体验。
2.音乐与动作紧密配合。
达尔克洛兹曾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则通常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因此,随音乐进行的身体活动,不仅是幼儿学习舞蹈、学习音乐的最自然的方式,更是幼儿体验和表达情绪情感最自然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对律动音乐的选择应具有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性质,并有相对清晰单纯,易于辨认和记忆的结构。而律动的动作则应具有童趣和幻想,两者在情绪性质和结构上要达到相符一致,紧密配合。幼儿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下,由对音乐的兴趣、理解,继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会自然地、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按照音乐的性质结构来表现所要表达的情绪和形象。例如,在课前认识并观看了录像《美丽的孔雀》的前提下,当幼儿欣赏乐曲《孔雀舞》时,他们会被轻柔、优美的旋律深深地感染,仿佛自己已变成一只只在河边戏水,翩翩起舞的孔雀,激发了幼儿强烈的表演愿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是处于一种陶醉的、自然的状态之中。这也正是健康情绪的一种表现。在这些活动过程中,音乐适应了孩子们动作的需要,使音乐和动作在结构上、情绪性质上取得了一致,这样,孩子们便能在律动活动中积极、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幼儿健康情绪的关键。
1.教师以积极的情绪贯穿于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应有“三情”,即激情、热情和真情,这是积极情感的表现形式,它可通过老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富于感染力的言语表情、暗示性强的动作及亲切的提问与鼓励等方面来体现。幼儿的情绪是敏感易变的,往往教师的一句贴心话、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使幼儿受到启发和鼓舞。因此,当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营造一个融洽、轻松的学习环境时,幼儿将会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例如,在律动《快乐小木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充满激情的动作、言语、表情去调动幼儿的情绪。在幼儿发言时,及时送去肯定的眼光、真诚的鼓励:“嘿嘿,你真棒!”等等。幼儿的自信心、积极性在教师和同伴激励下迅速增强、提高,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可见,教师在组织律动教学或其他各科教学活动中时,都应以积极的方式表达情感,并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克服各种内外因素的消极影响,以保证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