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也需要学习?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正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只要父母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1.家庭教育缺失“人格平等”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

  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俗话说:三岁看老。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望于孩子来完成。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

  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这可是《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2.父母不进步,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

  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印证:

  张家港某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复习迎考,他父母邀了几个朋友来家搓麻将,其响声搅扰了孩子,孩子无奈说:“11点多了,还打,我明天怎么考试?”麻友们正在兴头上,对孩子的话不予理睬。孩子生气了,就将电视打开,并把音量调大,弄得左邻右舍上门抗议,他父母觉得丢了面子,将他打了一顿。孩子连夜出走……

  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身教远大于言教。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3.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拿过家中东西,但我们让他知道,犯这种错误受到的处罚远远胜过考试学习的失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不是很看重分数,而很重视品德,使他成为一个谦和的人。

  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很重要的。我的孩子小时候整天丢三落四,今天买的尺子明天丢,到三年级骑车上学,钥匙也常丢,常要我们送。怎么行!后来我们决定:钥匙再丢得自己跑回来拿备用钥匙。四年级还这样,他自己把车扛回了家。那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呀!但换来的是钥匙再也不丢了。所以,父母们应充分重视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前不久,复旦大学一位研究生跳楼自杀,他曾是某省的文科高考状元,应当说学习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可又怎么样呢?父母白养了他,还不如考不上大学留在身边的子女,对社会也没有贡献可言。一位学者说过,哲学家与普通工人的差距远小于野狗与家犬的差距。哲人与工人的差距是分工造成的。一个单位里同工种的人其差距是状态造成的。有些人聪明,但他无所事事,怨天尤人,他就无所成。所以说,最重要的是状态,是精神方法。凡有助于精神状态培养的,就要去做;凡无助的,就要少做或不做。

  4.把童年还给孩子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

  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当然学习也不是为了给孩子快乐,而是寄托了许多幻想。逐渐地,现实让他们梦破,到了初中,那些美丽的幻想中的爱好便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是“苦”。正如孩子们所说:“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追问孩子幸福吗?答案是不。可孔子《论语学记》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呀。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为什么关在书房才叫学习呢?我们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快乐指数啊!别让范进重现!

(0)

相关推荐

  • 孕前手记:准备做父母的四个阶段

    做妈妈和爸爸,不是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从准备阶段就开始了.应试体制下,我们常常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口号,而最要命的是,我们搞清楚起跑线在哪儿了吗? 我 ...

  • 我们是如何做父母的?

    我们是如何做父母的? --和孩子一起成长 转眼间升级做父母已经5年9个月了,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探索--同时也在不断的总结着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用心呵护,画好人生第 ...

  • 做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做爸爸.妈妈,你准备好了吗?我问每一个要做爸爸和妈妈青年朋友,和已经是爸爸和妈妈的朋友.你可能说,有什么好准备的,奶奶做了衣服,外公买了小床,家里请了小保姆等等,一切准备就绪.当然这方面的准备是必要的 ...

  • 做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希望

    导读:做父母是做一件不容易但最应该做的事情,即使别人做不到,你做到了,你就给了孩子更多的希望. 近日,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42名学生集体致信家长,向家长们提出"给我们一点娱乐的时间,不要总拿 ...

  • 40岁可以做父母吗?

    你种的恶果别给孩子吃 40岁时可以生小孩,难道这还有什么疑问吗?但你必须承认,你不仅只关心能不能生,而更关注是否能生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我们想提醒的是,你每天都在做的一些小事---它们已经成为你日 ...

  • 做父母,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的孩子今年幼升小,我托朋友找关系花银子择了校.但是我和她爸爸商量小升初的时候一定要靠孩子自己的实力.那时候她已经12岁了,已经有能力为自己的梦想和心仪的学校奋斗了.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是: ...

  • 孕前做父母的必看的疑问

    你跟丈夫是近视眼吗?你担心你们的孩子遗传你们的近视眼吗?你担心你的丈夫查出是乙肝阳性,影响你们的生育计划吗? 疑问1:近视眼会遗传吗? 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 ...

  • 准备做父母 孕前需准备

    倘若可以选择,每个人一定希望自己是健康的来到这个世界,而想孕育出优质健康的下一代也是每个即将为人父母的共同心愿.由于胎儿的健康与父母的健康.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所以怀孕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 准 ...

  • 孩子吃饭,父母不应学习的反面教材

    导读:让宝宝吃的零食过多,就会使得宝宝的正餐不能保证.孩子肚子不饿,就自然不会专心吃饭.因此,爸妈们不要担心孩子营养不够而一个劲地添零食,其实,正餐吃得好是最重要的. 案例1 宝宝:杜鼎冠(男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