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专家为家长指点迷津

  如何让孩子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就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何把孩子的心态调节到与小学生活节奏相合拍的状态?专家给小一新生家长指点迷津,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到学童的“美丽转身”。

  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应持怎样的态度

  家长的态度既要积极,也要有方法。平凉路第三小学陈洁老师建议家长:

  1.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收骨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学很光荣,很自豪。

  2.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你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

  如:(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

  家长踏好准备节奏,培养时间观念

  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对此,陈洁老师建议:

  1.开学前,家长要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作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来回走动)。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

  2.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

  3.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孩子升入小学后,在作息时间上,会有许多意外的变化,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观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赛等。如果过分刻板地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孩子的适应性反而会大大降低。

(0)

相关推荐

  • 报班成幼小衔接新节奏? 家长:提前学才能跟得上

    王妈妈最近很纠结,孩子9月份就要上小学了,一直提倡愉快教育的她至今没有给孩子在外面补过一堂课.可是最近她的耳边总是这位妈妈说要学会拼音,那位妈妈说100以内的加减法必须会,否则孩子进了校门会跟不上. ...

  • 幼小衔接案例:解析家长的焦虑心情

    案例:孩子幼升小 全家总动员 林薇薇今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家的气氛与往常有些不同,首先是五花八门的玩具已被束之高阁.爸爸妈妈也平添了几分紧张,从幼儿园回家后,薇薇就和妈妈锁在书房开始学习简单的数学.识 ...

  • 幼小衔接 一年级新生家长都"焦虑""择师"

    "您的暑假余额不足10天,请及时充值."看到这条微博,感到焦虑的不仅是欠下"作业账"的孩子们,还有那些家有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们.宝宝学习跟得上吗,能分到一个好班吗 ...

  • 幼小衔接:孩子和家长都要面对的过渡期

    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作为家长,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 ...

  • 四成孩子幼小衔接不顺利 专家:能力培养更主要

    "即将从幼儿园毕业,你家孩子做好准备了吗?"采访发现,不少家长对"幼小"衔接越来越重视:数学.英语.语文.珠心算--怕孩子跟不上,恨不得把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都教 ...

  • 浙江义乌幼小衔接体验营 聚焦家长关心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小学招生的临近,"幼小衔接"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儿童节当天,40余名小朋友分别在义乌福田小学和宾王小学参加了由本报和义乌家教中心联办的幼小衔接体验营活动,小朋友们参观了小学校 ...

  • 幼小衔接:注意五大能力的训练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教专家就"幼小衔接"给新生家长们提出了建议: 1.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一节课40分钟,孩子至少要能保持20分钟的注意力,这个能力 ...

  •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