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家长上"幼小衔接预备课"
下学期,又一批幼儿将开始他们的小学生活,很多父母开始为孩子入学后的学习而苦恼。为此,有近40年小教经验的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怡馨花园小学副校长范建国给面临入学的小学生家长们上一堂“预备课”。
学校开幼小衔接课
范建国校长指出,一年级现象不仅体现在家长与孩子的压力倍增上,带班老师同样要辛苦很多。“有30%的孩子入学后不适应小学生活,心理紧张,或是不同程度的厌学。”在范校长看来,都是从幼教到小教缺乏顺畅的过渡所致。
因此,该校从今年3月起,就利用休息日,给所有已登记报名的“准新生”开设了免费的幼小衔接课程。
让范校长感慨颇多的,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多大的挑战。“这个时期的孩子面临多个断层。孩子眼中的老师,由保育、教育兼备的呵护照顾型,变成了以教育为主的要求引导型;学习的方式也由幼儿园的随意玩,变成强制学习;而行为规范、各项制度的增多,也给孩子带来压力;加之入学后家长期望值的增大,无不对孩子造成压力。”若在入学前忽视了准备工作,入学之初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孩子很容易由兴奋而恐惧,形成困扰与学习障碍。
一堂课拆成三堂
那么家长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呢?范校长指出,孩子们亟需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帮助建立规则意识,并促使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上课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有事举手……这些对新生来说,都是规则。家长们需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强化规则意识。”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家长们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玩。
一堂课坐45分钟,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集中精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只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后面即使坐在教室时,心思也不容易跟着老师。”范校长称,该校一年级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发现到15分钟左右孩子开小差了,就让大家都站起来,带着他们跳跳动动,然后坐下。撑个15分钟,又不行,再运动一下。但也有孩子,连15分钟都坐不住的:“家长如在入学前就有了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将会使孩子在课堂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父母的爱,请正确给予
家长的过度呵护,未必对孩子有利。教学过程中范校长发现,那些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学生,学习上也更主动积极。“现在的文具越来越花哨,有时孩子玩一个铅笔盒一堂课还不够。”范校长认为,学习用品只须准备必要的,且越简单越好。如此则减少了课堂干扰,也避免孩子攀比。
那如何引导孩子以积极美好的心态进入小学?范校长建议家长们可提前告诉子女,你马上上小学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这是成长的标志。“如能在身边亲友中为他找一个学习方面的榜样,将会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范校长称,当孩子带着美好的期待进入小学,遇到困难时又能得到父母引导,就不会出现厌学现象了。
秦淮区学科教学带头人、高级教师陈骏指出,有四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其一,父母言传有余身教不足。要求子女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其二是与孩子沟通的方式:给孩子表扬与鼓励、相信他们可以战胜困难的激励式教育,其效果要比只提要求下命令或批评否定的打击式教育要好得多。其三,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以免孩子无所适从。第四,就是一个规则建立之后,就要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