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继承多少父母的优点

  新生宝宝降临,少不了亲朋好友的祝贺,也少不了对宝宝长得像父亲或者像母亲等进行一番点评。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父母会把自己的哪些“优点”传给自己的孩子呢?一、绝对遗传

  肤色:让人别无选择。它总是遵循父母“中和”色的自然法则。比如,父母皮肤较黑,绝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在胚胎时“平均”后大部分会给子女一个不白不黑的“中性”肤色,但也有更偏向一方的情况发生。

  下颚: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像”得让你无可奈何。比如即使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们常毫无例外地长着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离奇。

  双眼皮:也属“绝对”性遗传。有趣的是,父亲的双眼皮,大多数会留给子女们,有些儿童出生时是单眼皮,到长大后又“补”上像他父亲那样的双眼皮。另外,大眼睛、大耳垂、高鼻梁、长睫毛,都是五官遗传时从父母那里最能得到的特征性遗传。二、有半数以上概率的遗传

  身高:只有30%的主动权握在你的手里,因为决定身高的因素35%来自父亲,35%来自母亲。假若父母双方个头不高,那只剩30%的后天身高因素,也决定了你力求长个的尝试不会有明显效果。

  肥胖:会使子女们有53%的机会成为大胖子,如果父母有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便下降到40%。这说明,胖与不胖,大约有一半可以由人为因素决定,因此,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充分运动使子女体态匀称。

  秃头:造物主似乎偏袒女性,让秃头只传给男子。比如,父亲是秃头,遗传给儿子的概率则有50%,就连母亲的父亲,也会将自己秃头的25%的概率留给外孙们。这种传男不传女的性别遗传倾向,让男士们无可奈何。

  青春痘:这个让少男少女耿耿于怀的容颜症,居然也与遗传有关。因为父母双方若患过青春痘,子女们的患病率将比无家庭史者高出20倍。三、概率不高的遗传

  少白头:属于概率较低的隐性遗传,因此不必过分担心父母的少白头,会在孩子的头顶上如法炮制。四、后天可塑的遗传

  声音:通常男孩的声音大小、高低像父亲,女孩像母亲。但是,这种由父母生理解剖结构的遗传所影响的音质如果不美,多数可以通过后天的发音训练而改变。这使某些声音条件并不优越的人,可以通过科学、刻苦的练习而圆一个甜美嗓音的梦。

  腿形:酷似父母的那双脂肪堆积的腿,完全可以通过充分的锻炼而塑造为修长健壮的腿。倒是那双腿若因遗传而显得过长或太短时,就无法再塑,只有听任自然了。

(0)

相关推荐

  • 孩子学会了撒谎,父母应如何对待?

    孩子一天天长大,经常会弄出一些趣事,有时甚至学会了撒谎.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孩子撒谎,以及孩子撒谎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呢? 1.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 ...

  • 孩子不愿对父母直接说的话

    话题:如何减少或消除两代人的隔阂?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应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在想些什么,孩子要求什么. 以下是几位小学生通过写信的 ...

  • 孩子最反感的父母行为排行榜

    每一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每一個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於一些家長在教育方法上的欠缺或不當,使得自己的教育不僅沒有效果反而產生了負面效應,引起了孩子的反感,這樣的事情是可悲的. ...

  • 注重孩子心理需求 年轻父母和孩子共成长

    现在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老一辈教育孩子的方式大有不同.但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成为父母的角色转换问题.对年轻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自己,认清自我的角色. 发现孩子说脏字 年轻父母开始有意识 ...

  • 孩子为什么不重视父母的话

    常有不少父母抱怨,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总是置若罔闻,或者只是随便敷衍,采取"忽视"的态度.那么,如何让孩子重视父母的话呢?以下是儿童教育专家提出的5项建议. 建议1:让孩子关注谈话 在 ...

  • 家长和网吧争儿子 专家支招:救孩子先问责父母

    "儿子能不能不进网吧了,为了玩游戏你一次次的学会了许诺和欺骗,游戏让你快乐让你满足,可是你的行为却让爸妈难以承受!孩子,我该拿什么戒掉你深深的网瘾?"这段充满无奈的文字,出自西安北 ...

  • 孩子多大与父母分床睡

    分床而睡是每一个孩子都要面临的问题.常听家长谈论自己的孩子八九岁了,还赖在大人床上不肯走,甚至近年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已有十几岁的孩子,为与父母分床而患上焦虑症的事件见诸报端. 父母与孩子分床不要超过3 ...

  • 孩子七种行为父母必须说不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 ...

  • 孩子异常信号及父母的应对策略

    父母如何洞察孩子身上的异常信号,并加以有效引导,以防患于未然? 一.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 这是他们各种情绪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心理学家阿德勒和杜莱克斯认为,他们无非想要: ·被爱与被接纳 ·有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