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动--爆城六区教育变盘迷局!
这几天网络上最令人关注并广受热议的是“北京市政府将迁往通州区”。北京市府要迁到通州区的传言早在3年就有了,而且时隔一段时间就又会被人提起。原来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都会出来讲,“没有此事”、“没有计划”、“从没听说过”……6月13日,在香港具有党报地位的《文汇报》刊出《北京党政机关国庆前迁至通州》的长篇报道。消息一经公布引来如潮的议论和更加详细的搬迁计划。国内各大网媒纷纷转载、报道。直到今天,与以前极大不一样的是:这么大的事儿,还没有见到任何官方部门出来否认或证伪,就让人感觉更加不寻常了。
暂不说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及其他委、办、局、室等是否真的要迁往通州,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大学(东校区)、北京电影学院(东址,已拿下330亩土地)、多家市区内著名的三甲医院、知名中小学校等多达30几家公立优质资源单位已经或正在通州建立新址。在通州某个交通便利、视野开阔、环境优良的区域早已经预留或拆迁完成了15平方公里的“神秘土地”。仅从这点判断,如此大规模的动作,绝不仅仅是提升通州区的生活品质这么简单。当居住人口、办公规模、商务辐射等还远达不到“大规模”的前提下,就下此重手,可以显见,一定是为将来提供的高端配置服务。闻风估计家长们更关注,一旦北京市府真的搬出了北京城区,会对城六区,特别是教育三强东城、海淀、西城带来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从目前的消息面、教育改革举措做一个概要梳理和分析。
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会有知名中小学搬离吗?
据了解的消息是,北京实验二小、史家小学、人大附中、人大附小等铁定要落户在通州那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外了。这是这些知名中小学在通州区办同等水平的同名称学校,而不是将原来的学校全部搬迁到通州,原校址仍然会保留在原地继续高水平办学。直到目前为止,至少东城、西城并没有收到来自上层要求知名中小学校大量迁入或进入通州开新校办学的“指令”。
东城区、西城区教改力度如此之大,海淀却明显滞后是否在强力暗示着什么?
我们多次说过,东城、西城教改力度几乎超越了所有局外人的想象,这已经不是东城、西城这两个区本身能够左右的了,背后一定有一支特别强有力的有形之手在分分秒秒地快速推动。北京市府一旦搬入通州,新近传言的东城、西城合并而成为“中央行政区”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也就是说,东城区、西城区将发挥首都核心区的功能,直接为中央各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种服务一定是而且必须是包含教育功能的。大家都很清楚,中央首脑机关主要分布在西城区,国务院所属部委主要位于东城区。中央为了推动全国的教育改革,以身边的东城区为先锋打头阵,又以贴身的西城区为龙头当表率,这当然是顶层设计的良苦用心。不过,不知道大家是否做过两点重要考虑。
第一,东城区、西城区对入学人口的限制已超越从前,远远严格过海淀区,而西城区2015年一下子由几十年来全市入学最松的区县,跃升为最严的区县,已经明确提出外地人无论买房、租房,同一套房产6年才有一个入学指标。闻风先前已做过分析,这意味着东城、西城,特别是西城区今后学生生源的构成将大致只有三类:本区的本地户籍人员、金领外地人、高端外籍人士。为什么呢?本区本地户籍人员上学是有法律强力保障的;租房的外地人子弟上学风险极大极大——房主随时改变主意、随意不配合,租房人子弟一定上不了学;租房不仅仅是为了居住还附带了新的入学功能,租价必然攀升或入学指标性大加价,外地籍人员只有买房才能决定自己孩子上学的命运,但东西城房屋的单价白领是很难承担的,金领才可以不用去过蜗居的生活吧;外国籍子弟上小学要到官方指定的可以接收外国人的学校就学,而这些学校都是公立重点校或直升校。这几点强烈表明,要疏解非首都区核心功能、限制低端人口,而要符合“中央行政区”的特点;
第二,如果真要定位中央行政区的功能,那么这两个区服务的大众人群必将是高端“同质”的,因此,高端同质化的人群所享有的公共资源配置也必须是同等或接近同等水平的。就教育本身而言,东城、西城就必须要搞优质的高位均衡教育,而不能再像原来那样掐尖或学区之间教育水平有明显差距。所以,我们就此判断如果东城、西城真的要合并成为中央行政区,在现有的基础上,在没有合并之前,东城、西城内部还将会使优质均衡教育更加向前推进,以后各学区间的差异将会进一步缩小。因此,我们也就此猜测——东城、西城教改力度如此之大、如此之强、如此之深,冲破了人人都认为冲破不了的阻力,是不是要成为中央行政区的题中应有之义呢?一旦是中央下了决心就没有办不成、办不好的事了吧!反观海淀区的教改,其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海淀的教育作为丘陵地带高低反差很大,又是北京教育第一大区,义务教育阶段掐尖选拔层出不穷、比比皆是,虽有改变却也微不足道,而教改的进度、力度、广度都是在缓慢前行,也没有东城、西城石破天惊的举措,更少有上层的强力督办……海淀的教改要做得纯粹而彻底,受益的人群才会最广、最大,相比较东城、西城的教改,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耐人寻味呢?或者说这也是一种非常明确的暗示了呢?
朝阳、丰台、石景山的教育又会走向何方呢?
朝阳区拥有北京各区县首屈一指的巨大经济总量,她很有钱,近几年教育投入飞速增长、引进全国优秀教师创北京之最,已经形成了陈分帝景、陈分嘉铭、朝阳外国语、人大附朝阳、清华附朝阳、华师一附朝阳等一批9年一贯制、12年一贯制的优质学校,还有80中、陈分、陈分实验、陈经纶、人大附朝分等强劲的学校大发力,朝阳区已经出现多个类似东城、西城、海淀的优质教育群体,目前只是水平略逊一筹。如果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大队人马东迁,朝阳区作为通州的邻居、产业连接带、生活依托带,她的教育会受到“活跃“性的刚性提升。初始迁入通州的很多很多政府、机构各级人员最初肯定会把生活、教育的大本营安插在朝阳区的,实际的广泛需要使朝阳区的教育迎来了多元、优质发展的新机遇,北京更大范围的教育”锁区“之后,朝阳区教育将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版块而强有力地去追赶东城、西城、海淀。丰台区教育先天不足,从现有改革成立的20几个教育集群来看,带头校、龙头校、辐射校本身也比较偏弱,要集体式高水平进步太有难度了!不过,丰台区六里桥地区也将形成一个庞大的高端政府部门、机构办公区,很多教育界人士对这里很有期待。石景山区,2015年为了使教育资源配置更”石景山“化式的均衡,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下,大动作不少,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最广泛的调研,可以说石景山在教育结构调整后已经做到了她所能做到的均衡,不过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均衡还不能说是优质的均衡,应该是石景山特点的相对均衡,这种均衡在中等水平以上与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还有极大或较大差距。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