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宙的起源不是大爆炸,那会是什么?

  「宇宙的起源是一场大爆炸,它炸开了空间,也创造了时间;星系、星球、地球、空气、水和生命就在这个时空里渐渐形成。」这是连爱因斯坦都相信的理论。但这个学说在最近一、两个星期内开始受到严厉的挑战和质疑。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空间里所有的物质应该生于大爆炸之后,这是个因果关系。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则上不需有绝对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如果宇宙有一个起源,它就有一个绝对时间的原点,破坏了时间的相对性,所以这个因果律便是一个绝对的定律。最近美国的哈伯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些现象,显示这个绝对的因果律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宇宙可能没有起源,就像相对性的空间一样,时间也是没有原点,时间也不是绝对的。

  哈伯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如果宇宙真是由大爆炸所造成的,那么爆炸距现在的时间是小于很多老星球的年龄。最老星球的年龄可达一百六十亿年,但观测显示爆炸的时间顶多是一百二十亿年前而已。这个发现上星期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引起天文物理界莫大的震撼。

  从二十世纪初以降,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部分天文物理学家都相信,宇宙是由大爆炸所产生;由于质能互换原理,爆炸的能量最后转为物质。这个学说建立于三个重要的基石上。第一个,由数学上证明广义相对论只容许唯一的解,这个数学解就是在时间的原点,整个宇宙的大小是一个点,大爆炸炸开了一个三度空间。由于空间以一定的速率不断的膨胀,因此整个空间瞬间的大小也给了时间一个指标和定义。这就像武侠小说中``半柱香的时刻’’,以一柱香的长短来测量时间是一样的。第二个基石是,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在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的二十年后,发现了宇宙是在膨胀,并且越远的星系膨胀的速度越快。这个发现大致吻合相对论的数学解。第三个基石最具关键性,在七十年代,美国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的背景辐射。由于宇宙的膨胀,大爆炸时的热能目前应已降到绝对温度数度左右,符合观测结果2.7度。从此,天文物理学家发展了一套标准模型,来解释这个膨胀的空间里一切物质的起源。但是宇宙到底确实膨胀多快,哈伯并无法确定。这个缺憾预留了一些空间让以后的天文物理学家去发展另一套不同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说。但是这些学说都是非主流。美国的哈伯太空望远镜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要弥补当年哈伯观测的缺憾,要决定目前宇宙在单位距离内膨胀的速度。星球在膨胀空间里的分布就像一些点分布在正在膨胀的气球表面一样。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会因膨胀而变大,分离的速度不但和气球膨胀的速度成正比,也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的两点,它们之间分离的速度越大。所以若不知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只光知道两点分离的速度是无法知道整个气球膨胀的速度。同样的,若欲决定宇宙膨胀的速度,我们不但要知道星球之间分离的速度,也要同时知道星球之间的距离。天文学家可用所谓的都卜勒效应来测量任一星球远离地球的速度。但是,星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便不容易决定。因此哈伯常数(单位距离内的膨胀速率)相当难决定出来。

  上个星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发现为在室女星系团内的上千颗造父变星。变星是光度有周期性变化的星,愈大的变星周期愈慢,可是愈大的星愈亮。所以变星的周期和绝对亮度有一定的关系,而造父变星的周期和绝对亮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准确的决定出来。但是,星球距地球越远看起来越暗,因此观测到的亮度并不是星球本身的绝对亮度。若是有办法知道星球的绝对亮度,再加上观测到的量测亮度,星球的距离便可知道。在天文上,远距离是无法直接测量的,造父变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测量距离。天文学家可以量遥远变星的周期,大致上是几十天之谱,从而决定变星本身的绝对亮度,再和观测到的亮度相比,变星和地球的距离即可决定。

  室女星系团距地球相当远,大约为几千万光年之遥,因此膨胀的速度可以相当快,可以利用都卜勒效应准确的测量出来。要是它的距离亦可准确的测量出来,哈伯常数便可准确地决定,大爆炸距现在的时间的上限便也能决定。上星期发表的造父变星让天文学家准确地决定哈伯常数。宇宙在单位距离内膨胀的速率为每一百万光年27公里。它也代表大爆炸至早发生在一百二十亿年前。但是,天文学家又知道,银河系中的一些古老的星球年龄为一百六十亿年。这代表星球需要生于大爆炸之前。这个结果不符合因果律,因此大爆炸标准模型受到质疑。这个发现也让非主流学说有一个发展的空间。

  其实,在逻辑的结构上,非主流派中的主流理论是可以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比美。如上所述,相对论的宇宙观是空间是相对的,没有原点,但时间是绝对的,有一个原点。相对论的宇宙观并且认为,宇宙的总能量守恒,没有凭白无故冒出多余的能量,也不能损耗总能量。但是另一个学说却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两者都没有原点,所以宇宙是在一个时空的平稳状态中存在。在这种理论架构下,时间和空间有完整的对称性。为了要解释宇宙膨胀,这个学说必须放弃能量守恒的想法。它认为能量是可以无中生有,并且越来越多,物质也可以无中生有,愈来愈多。这就好像宇宙中蕴藏著无数的涌泉,随时随地冒出物质来。这些涌出的物质必须往外流,因此宇宙膨胀。因为物质随时涌出,所以不需要一个时间的绝对原点;物质随地涌出,所以空间也没有绝对原点。这个学说不需要大爆炸便可以解释宇宙的膨胀,并且也可以解决宇宙年龄的问题。可是,这个学说必须面对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解释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在1970年代,这个大爆炸理论的第三个基石是此学说的致命伤。在不久的将来,此学说会不会因上星期的发现而败部复活?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相对论宇宙模型或上述非主流的平稳态宇宙模型,对有创意的天文物理学家而言,绝非是个二选一的答案。其实,一般相对论的教科书上都不会提到广义相对论本身是有些缺陷的。从时空的完美对称性来看,它有上述需要时间原点的问题。除了时间、空间的问题之外,从物理学的相对性原则而言,它也有另一个问题,所谓的惯性座标问题。十九世纪末,一位澳洲科学家马克提出一个宇宙学的问题。我们举目观星,如果连续看一、两个钟头,就会发现群星绕著北极星转。马克问道:「到底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还是群星真的绕著地球旋转?」这个问题乍看之下相当不智,因为这像是十六世纪哥白尼时代的问题:「到底是地球绕著太阳转,或是太阳绕著地球转?」标准答案当然是地球自转所造成的。但是马克又道:「如果一切物理现象都是相对的,地球自转和群星绕地球转就必须是一体的两面。」举例来讲,要是你绕著原地自己旋转,你会感觉头晕,但是如果你站著不动,而周遭所有的物体都绕著你转的话,你也将会感到头晕。马克认为一个理想的宇宙模型应该能具有这个特性,一切都是相对的,转动也是相对的。这便是所谓的马克原则。爱因斯坦自己也承认,他是受到马克原则的启发才发明广义相对论。但是,不幸的是相对论无法做到马克原则的要求。相对论的宇宙必须很清楚地标示到底宇宙本身转不转。现存的标准宇宙模型是采取宇宙不转。所以我们对群星绕天的标准解释才会是地球自转。附带说明一点,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宇宙模型可以完全符合马克原则,上述的平稳态宇宙模型也不例外。

  虽然最近的发现开始让天文物理学家对现存的标准理论提出质疑,但我们还需要一连串进一步的观测证据才能宣判标准模型的对否,国际的天文学界在未来的几年必然有一番激烈的竞争,看那个国家或那一个研究群抢先掌握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在宇宙学的理论模型方面,亦会有百家争鸣的机会。台湾的天文物理学界在这个热烈的气氛中可做什么贡献呢?我们没有太空望远镜,没有研究用的中大型望远镜,但是我们有世界研究级的玉山天空。可以做的可能是带著一群一流的脑袋上玉山,看著万星钻动的夜空去想像,去思索如何建立一个更完美的宇宙学理论模型。

  西班牙人发现太空物体

  一个名叫胡安·桑切斯的西班牙老妪日前宣布,她在外出散步的时候被一块冰球砸中。据说,这块冰正是近一阶段来当地科学家一直寻找的天外来物的一部分。桑切斯讲述到,她外出的当天天气晴朗,但一块神秘的冰却突然落到她的肩膀上并险些将其砸伤。

  科学家把碎冰带到实验室分析后发现,其中的一些元素是地球上没有的,这些冰因此有可能是落到地球上的彗星解体后的一部分。生活时报(2000/1/27,10:2)

  夜黑是因为宇宙在膨胀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限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太阳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可事实上为什么却是黑的呢?

  这是1826年德国业余天文学家奥尔伯斯医生提出来的一个问题。自然科学史上称之为“奥尔伯斯佯谬”。

  在奥尔伯斯之前,大科学家牛顿把物质、时间、空间分隔开来,把宇宙说成像一个存放物质的容器,在这个无限大的容器中,到处布满了天体,运动的永远运动、静止的永远是静止。这样,夜黑便遇到了难题。到了20世纪,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哈勃定律的问世,人们终于发现牛顿的学说是错误的。时间和空间是紧密相连、彼此互相影响、不可分离的,它们存在的形式受物质和物质的运动决定,宇宙在不断地膨胀着。由此,夜黑就不难解释了。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的观测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的光减弱;距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河外星系,可能会以光速退行,以致发出的光传不到我们这里来。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少,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由此可见,夜黑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等结合成氘、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等天体。

  宇宙早期时,星系碰撞、合并曾经是很普遍的现象,那时宇宙刚刚开始膨胀,还比较小、比较拥挤,星系多如雨滴,大量小星系下雨般落到其他星系中,渐渐形成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200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有一天会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急剧暴胀和膨胀。这种循环可能会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回振荡式的变化之中。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宇宙会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大约在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 ...

  • 宇宙大爆炸理论

    意外发现而产生的理论 一个理论的产生往往要以人们大量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经过反复验证而形成.但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却是天文学家和电讯专家们在经常不断的偶然发现中确立和产生的. 1925年,美国天文学家W·S ...

  • 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应当追溯到与生命有关的元素及化学分子的起源.因而,生命的起源过程应当从宇宙形成之初.通过所谓的"大爆炸"产生了碳.氢.氧.氮.磷.硫等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谈起. 大约在66 ...

  • 大冒险丛书

    "大冒险丛书"是由<大战老蚁王>.<疑案大解密>.<千里大追捕>.<惊天大比拼>4个各自独立的冒险故事组成的长篇童话丛书,由青岛出版 ...

  • 成绩好,未来就好吗?

    这篇"不合时宜"的校长致辞,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自古以来,王侯将相就没有天注定,成绩好,未来就一定好吗?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总常开玩笑说成绩好的都给成绩不好的去打工了.虽然只是开个 ...

  • 后[老友记]时代的窘迫

    导读:<老友记>的结束不仅成为了"喜剧已死,全民哀悼"的标志性事件,它还更为具象地揭露了"是电视创造明星,而非明星创造电视"的残酷事实. <老 ...

  • 与孩子沟通:双行道才能更畅通

    寒假来临,家长们终于有了和孩子们好好沟通的机会,可效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与孩子交谈突然发现没有了共同语言,原本很乖的孩子突然变得很不听话,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这些都让家长觉得自己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代 ...

  • 生命的奥秘

    在古生物学中,一直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大谜题,那就是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寒武纪大爆炸.伟大的达尔文一方面正确地坚持了唯物主义,一方面却不相信大突变.他在一封信中说:"如果我的天择说必须借助于突变,那 ...

  • 宇宙究竟有多大?

    导读:同学们,你一定想过这样的问题吧:宇宙究竟有多大?前不久,一位美国科学家在一家杂志上撰文说,假如你能以光的速度,即每秒186000英里去太空旅行,那么,从地球到太阳,你将要花8分钟.接着,从太阳到 ...